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25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属于植物抗病性鉴定评价和资源筛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梨轮纹病病原体的培养,叶片处理,离体叶片接种等步骤,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梨轮纹病病原,观察比较不同品种的叶片在接种病原体后发病时间、发病率来鉴定不同品种对此病害的抗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早期、多次鉴定的优点,缩短了鉴定抗病性周期(鉴定一批只需6~8天即可完成),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节省了鉴定的人力物力,实现了鉴定的高通量,另外,该方法发病条件人为可控,抗性鉴定结果比较准确一致,通过该方法能够科学高效准确的鉴定出梨对轮纹病的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抗病性鉴定评价和资源筛选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梨轮纹病可造成枝干表皮脱落、树势减弱以及采收前后果实的腐烂,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枝干轮纹病的发生程度、寄生的生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显示,该病害主要通过雨水传播,造成梨园的大规模发病,严重危害梨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梨轮纹病主要危害部位为梨树枝干及果实部,病原菌在潜伏期及造成病害发生初期表现症状都不容易观察,早期鉴定比较困难。发掘抗病基因资源,培育抗性品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精确、重复性好、快速的梨树轮纹病抗性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性资源的重要基础。现有技术公开的果树轮纹病抗性鉴定方法一般是采用田间接种鉴定法或病圃抗性鉴定。病圃抗性鉴定方法是将不同品种的植物种植于发病严重的带病菌苗圃中,测量不同品种的发病率、发病程度并计算病情指数,比较不同品种对病害的敏感性和抗病性。接种鉴定法主要通过分离出病原,将菌丝或孢子接种于健康枝条或果实上,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栽培,依据特定部位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以鉴定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的指标包括果实或二至三年生枝条枝干部发病时间、发病部位的严重程度以及树体其它症状的变化等。病圃抗性鉴定结果易受区域菌落的密度分布、立地环境因素等影响,不同鉴定时间的鉴定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并且进行高通量的抗性鉴定也较为困难。田间接种鉴定同属大田鉴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病圃鉴定的局限性,但仍受接种树龄、种植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误差较大,而且不容易观察梨枝干部病害发生的时间、进程和发病的程度,操作复杂,成本高,准确性较差。田间鉴定试验占地面积普遍大,鉴定周期长,需要大量人力处理及管理,试验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速度快、准确性高和适宜梨树轮纹病抗性鉴定。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剪取梨树带柄叶片,消毒后在剪口处包裹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在金属托盘上平铺湿润无菌纱布,在所述无菌纱布的中线处放置隔水条;将所述叶片平铺在所述隔水条上,使所述无菌脱脂棉与所述无菌纱布接触,得预处理离体叶片;(2)利用田间轮纹病发病的植株,在PDA培养基中分离纯化轮纹病病原菌,培养5~7d后,沿菌落外围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3)在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主叶脉两侧对称穿刺6孔,将所述菌饼接种于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的背面刺孔处,避光培养2d后去除所述菌饼,继续避光培养5d,根据病斑的平均直径测算发病等级、病情指数并划分抗病性;其中,发病等级划分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病斑直径位于(0,5mm]区间内;3级:病斑直径位于(5mm,8mm]区间内;5级:病斑直径位于(8mm,12mm]区间内;7级:病斑直径位于(12mm,15mm]区间内;9级:病斑直径大于15mm;利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发病程度:利用病情指数DI划分抗病性:当病情指数为0时为高抗/免疫;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0,20]区间内时为抗病;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20,40]区间内时为中抗;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40,60]区间内时为中感;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60,80]区间内时为感病;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80,100]区间内时为高感;步骤(1)和(2)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包括将所述叶片以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10min后,再用无菌水漂洗3次。优选的,所述叶片选自一年生枝条中部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优选的,步骤(2)所述轮纹病病原菌包括Botryosphaeriadothidea的各生理小种。优选的,步骤(2)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5℃。优选的,步骤(2)中待外围菌丝伸展至培养皿边缘,以无菌打孔器打取所述菌饼。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穿刺的位置为主叶脉两侧平行于主叶脉中线处及上、下四分位处。优选的,步骤(3)所述避光培养的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0~10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包括梨轮纹病病原体的培养,叶片处理,离体叶片接种等步骤,本专利技术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梨轮纹病病原,观察比较不同品种的叶片在接种病原体后发病时间、发病率来鉴定不同品种对此病害的抗性。与现有梨树轮纹病抗性鉴定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鉴定轮纹病抗性方法的局限性,具有早期、多次鉴定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缩短了鉴定抗病性周期(鉴定一批只需6~8天即可完成),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节省了鉴定的人力物力,实现了鉴定的高通量,另外,该方法发病条件人为可控,抗性鉴定结果比较准确一致,通过该方法能够科学高效准确的鉴定出梨对轮纹病的抗性。附图说明图1为轮纹病菌正常菌落形态;图2为不同品种离体叶片接种轮纹病菌后的叶片正面发病情况。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剪取梨树带柄叶片,消毒后在剪口处包裹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在金属托盘上平铺湿润无菌纱布,在所述无菌纱布的中线处放置隔水条;将所述叶片平铺在所述隔水条上,使所述无菌脱脂棉与所述无菌纱布接触,得预处理离体叶片;(2)利用田间轮纹病发病的植株,在PDA培养基中分离纯化轮纹病病原菌,培养5~7d后,沿菌落外围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3)在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主叶脉两侧对称穿刺6孔,将所述菌饼接种于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的背面刺孔处,避光培养2d后去除所述菌饼,继续避光培养5d,根据病斑的平均直径测算发病等级、病情指数并划分抗病性;其中,发病等级划分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病斑直径位于(0,5mm]区间内;3级:病斑直径位于(5mm,8mm]区间内;5级:病斑直径位于(8mm,12mm]区间内;7级:病斑直径位于(12mm,15mm]区间内;9级:病斑直径大于15mm;利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发病程度:利用病情指数DI划分抗病性:当病情指数为0时为高抗/免疫;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0,20]区间内时为抗病;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20,40]区间内时为中抗;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40,60]区间内时为中感;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60,80]区间内时为感病;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80,100]区间内时为高感;步骤(1)和(2)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本专利技术剪取梨树带柄叶片,消毒后在剪口处包裹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在金属托盘上平铺湿润无菌纱布,在所述无菌纱布的中线处放置隔水条;将所述叶片平铺在所述隔水条上,使所述无菌脱脂棉与所述无菌纱布接触,得预处理离体叶片。本专利技术优选剪取一年生枝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剪取梨树带柄叶片,消毒后在剪口处包裹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在金属托盘上平铺湿润无菌纱布,在所述无菌纱布的中线处放置隔水条;将所述叶片平铺在所述隔水条上,使所述无菌脱脂棉与所述无菌纱布接触,得预处理离体叶片;/n(2)利用田间轮纹病发病的植株,在PDA培养基中分离纯化轮纹病病原菌,培养5~7d后,沿菌落外围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n(3)在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主叶脉两侧对称穿刺6孔,将所述菌饼接种于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的背面刺孔处,避光培养2d后去除所述菌饼,继续避光培养5d,根据病斑的平均直径测算发病等级、病情指数并划分抗病性;/n其中,发病等级划分标准如下:/n0级:无病斑;/n1级:病斑直径位于(0,5mm]区间内;/n3级:病斑直径位于(5mm,8mm]区间内;/n5级:病斑直径位于(8mm,12mm]区间内;/n7级:病斑直径位于(12mm,15mm]区间内;/n9级:病斑直径大于15mm;/n利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发病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鉴定梨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剪取梨树带柄叶片,消毒后在剪口处包裹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在金属托盘上平铺湿润无菌纱布,在所述无菌纱布的中线处放置隔水条;将所述叶片平铺在所述隔水条上,使所述无菌脱脂棉与所述无菌纱布接触,得预处理离体叶片;
(2)利用田间轮纹病发病的植株,在PDA培养基中分离纯化轮纹病病原菌,培养5~7d后,沿菌落外围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
(3)在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主叶脉两侧对称穿刺6孔,将所述菌饼接种于所述预处理离体叶片的背面刺孔处,避光培养2d后去除所述菌饼,继续避光培养5d,根据病斑的平均直径测算发病等级、病情指数并划分抗病性;
其中,发病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直径位于(0,5mm]区间内;
3级:病斑直径位于(5mm,8mm]区间内;
5级:病斑直径位于(8mm,12mm]区间内;
7级:病斑直径位于(12mm,15mm]区间内;
9级:病斑直径大于15mm;
利用病情指数衡量病害发病程度:



利用病情指数DI划分抗病性:当病情指数为0时为高抗/免疫;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0,20]区间内时为抗病;当病情指数数值位于(20,40]区间内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铃陈启明黄小三乔清海董慧珍金玉妍林立锟王春孟谢智华齐开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