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3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和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设置电极,所述电极在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的定位包括对应于头部督脉穴位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非损伤性经颅电刺激方式,通过对头颅表皮局部施加电刺激,改变患者脑内皮层‑基底节核团之间广泛存在的异常同步化beta振荡,使患者脑内异常的电活动恢复正常,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多种症状。此治疗仪的应用,既避免了外科电极植入的外科创伤,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便携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仪器。
技术介绍
以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为代表的神经退变性疾病具有致病因素复杂、发病率高、慢性起病、持续性进展等特点,其病程长、危害大,目前也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不仅导致患者工作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认为,PD的发生是由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丢失触发了“皮质-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可引起震颤、肌僵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抑郁、失眠等非运动症状。基于DA药物治疗的有效期只能持续2-3年,并且长期服用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广泛的研究聚焦于非DA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逐步兴起的多种神经刺激与调控技术,在功能性脑神经退变性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以深部脑刺激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为典型代表的有创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脑深部特定核团并采用高频电刺激方式来改变神经核团的异常活动,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DBS存在着手术创伤严重、电池需定期更换、费用昂贵及术后的抑郁症等问题,难以在临床上大面积普及。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指线圈中通以时变电流,所产生的时变磁场几乎无衰减地穿过颅骨作用到皮层神经组织,从而达成无损伤地治疗脑疾病的目的。目前的TMS技术多采用圆形或8字形小线圈,定位于皮层某一部位,通过施加高电流产生高强度地磁场定向刺激靶点,使神经元去极化而产生诱发电活动,借助高频兴奋或低频抑制的作用而发挥神经调控的效应。但是,传统的TMS因为高强度磁场需要高电流,线圈容易发热而不能实现高频(一般只有20Hz,最高不过超100Hz),且磁场在空间上急速衰减、无法有效刺激到深部脑区,其作用局限。其次,TMS的操作需由专业人士在医疗机构使用而无法进入家庭,病人依从性差,从而限制了其疗效及推广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DCS)是另一种无创性神经调控手段,它是通过置于头皮的电极释放微弱直流电,改变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活动,并影响皮层下深部核团及其网络。目前已经在PD、抑郁症和癫痫等基础及临床前研究中证实了其应用价值。该技术优势在于仪器简单便携、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且治疗禁忌少,患者的依从性高。但由于其治疗机制尚未阐明,对功能性脑疾病的治疗适应症、模式、参数尚不明确,治疗电极的适用性差,目前还未能全面有效地应用于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设备导致治疗时存在创伤或者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只能部分缓解PD患者的症状,无法全面有效地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现,由于PD脑内的皮层-基底节环路中存在着的广泛同步化和爆发式放电,并且是以beta振荡的形式传递到整个环路,因此针对该核心病理改变,通过调节“皮层-基底节环路”异常同步化振荡,对皮层-基底节核团采用多模态神经调控的治疗新策略,研发出适宜于PD患者稳定高效、安全便携的可穿戴式的经颅多模式电刺激仪(transcranialmultipl-modalcurrentstimulation,tMCS),来解决PD治疗的迫切需求,将极大的造福于患者,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体来说,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和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设置电极,所述电极在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的定位包括对应于头部督脉穴位的位置。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头部督脉穴位选自神庭、上星、颅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风府和哑门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头部督脉穴位选自百会、后顶、强间和脑户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选自支架式电极帽、头盔式电极帽和/或头箍式卡带电极帽。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支架式电极帽包括弧形电极支架和耳麦式固定支架。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弧形电极支架设置电极卡槽,所述耳麦式固定支架可伸缩调节。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治疗仪包括独立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独立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包括贴片式电极片和/或吸盘式电极。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包括电刺激信号波形编辑模块和/或电刺激信号波形储存模块。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电源管理单元、命令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和电流脉冲生成单元。优选的是,上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开关、USB插孔、电极插孔、指示灯和显示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和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控制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的电极输出电流,从而以非损伤性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头部体表输入电流进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调节“皮层-基底节环路”异常同步化振荡。2.本技术的治疗仪的电极定位对应于头部督脉穴位,能够形成有效的刺激回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各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治疗仪的示意图,图中1为上位机,2为刺激器,3为耳麦式电极固定帽。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控制软件界面。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刺激器后面板。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刺激器前面板,4为指示灯,5为电极插孔。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刺激器逻辑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耳麦式电极固定帽的后视图,图中6为弧形电极支架,7为耳麦式固定支架,8为电极。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耳麦式电极固定帽的右视图,图中6为弧形电极支架,7为耳麦式固定支架,8为电极。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头盔式刺激电极帽的佩戴示意图,图中10为头盔,11为系带,8为电极。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头箍式卡带电极帽的佩戴示意图,图中12为弧形支架,13为卡带,8为电极。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头箍式卡带电极帽的后视图,图中12为弧形支架,13为卡带,8为电极。图11为使用本技术治疗仪时的刺激组合示意图。图12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PD大鼠转棒行为的影响统计结果。图13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PD大鼠旷场运动能力的影响统计结果。图14为不同部位施加电针刺激对PD大鼠转棒行为的影响的统计结果。图15不同部位施加电针刺激对PD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的统计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和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设置电极,所述电极在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的定位包括对应于头部督脉穴位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多模态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电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电刺激信号发生装置和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设置电极,所述电极在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上的定位包括对应于头部督脉穴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头部督脉穴位选自神庭、上星、颅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风府和哑门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头戴电刺激电流输出装置选自支架式电极帽、头盔式电极帽和/或头箍式卡带电极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支架式电极帽包括弧形电极支架(6)和耳麦式固定支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仪,其中,所述弧形电极支架设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民贾军王可宫晓丽仲奕画张旭王梦月蒋心欣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