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096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涉及铁路路基用具技术领域;上管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到上管体的内上侧,上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上侧,下管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板,下管体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设有槽孔体,且槽孔体延伸到下管体的内下侧,下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槽孔体的内下端,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槽孔体活动连接,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检测,能够检测两者之间的距离,用于判断是否出现塌陷或部分塌陷的现象;能够节省时间,且使用方便,提高了稳定性,操作简便,结构简单。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railway subgrade collap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铁路路基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铁路路基是承受并传递轨道重力及列车动态作用的结构,是轨道的基础,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重要建筑物。路基是一种土石结构,处于各种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和气候环境中,有时还遭受各种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崩塌、地震等。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多山地区,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9%,西南山区地壳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构造活动性强;另一方面,我国分布着广阔的岩溶区域,铁路在选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岩溶区域。由于地质断层构造的复杂性、长期抽取地下水、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河水水位涨落、溶洞顶板岩层自身强度不够,及铁路桥涵及隧道施工等自然环境和工程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导致路基塌陷,在铁路沿线已屡屡发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已成为铁路工程中的一大公害。铁路路基的塌陷,尤其是岩溶区域的路基塌陷已成为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工程问题。现有的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在进行监测时不方便安装,同时耗资高,导致其浪费成本,且不能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在进行监测时不方便安装,同时耗资高,导致其浪费成本,且不能实时监测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本技术的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包括上管体、上安装板、上检测传感器、下管体、下检测传感器、下安装板、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管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到上管体的内上侧,上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上侧,下管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板,下管体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设有槽孔体,且槽孔体延伸到下管体的内下侧,下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槽孔体的内下端,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槽孔体活动连接,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个浇筑柱。作为优选,所述下管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尘圈。作为优选,所述上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体。作为优选,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腐层。作为优选,所述上检测传感器为发光器,下检测传感器为收光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能够实现快速检测,能够检测两者之间的距离,用于判断是否出现塌陷或部分塌陷的现象;二、能够节省时间,且使用方便,提高了稳定性,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管体;2-上安装板;3-上检测传感器;4-下管体;5-下检测传感器;6-下安装板;7-微处理器;8-电源模块;9-无线收发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管体1、上安装板2、上检测传感器3、下管体4、下检测传感器5、下安装板6、微处理器7、电源模块8、无线收发模块9;上管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2,上安装板2能够实现上管体1的安装,上安装板2的内部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到上管体1的内上侧,上检测传感器3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上侧,下管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板6,下管体4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设有槽孔体,且槽孔体延伸到下管体4的内下侧,下管体4通过下安装板6来实现安装,下检测传感器5安装在槽孔体的内下端,上管体1的下端与下管体4的槽孔体活动连接,上检测传感器3与下检测传感器5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上检测传感器3与下检测传感器5能够检测之间的距离,当出现下沉时,其距离变大,当出现塌陷时,当上检测传感器3与下检测传感器5的连接线断裂,则无法传输数据,其需要第一时间实地查看原因,一般情况下出现下沉时会出现检测距离变大或变小的情况,上检测传感器3与下检测传感器5均与微处理器7电连接,电源模块8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7的电源端电连接,微处理器7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9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安装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个浇筑柱。进一步的,所述下管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尘圈。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体。进一步的,所述上管体1与下管体4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腐层。进一步的,所述上检测传感器3为发光器,下检测传感器5为收光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先将下管体4通过下安装板6来实现安装,且下安装板6在安装时通过浇筑的方式直接浇筑,然后将上管体1插接在下管体4内,将上管体1通过上安装板2进行安装在路基的上侧,接着将下管体4与上管体进行回填基层即可,其上管体与下管体为一个检测机构,在安装时需要多个检测机构连续安装,每个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为10-20m即可,同时5-20个连接一个微处理器即可,连接微处理器时根据情况来定,当情况特殊时,可以单独连接一个即可,然后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距离,并设定为初始值,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距离变化时,需要进行检测原因,并且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9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体、上安装板、上检测传感器、下管体、下检测传感器、下安装板、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管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到上管体的内上侧,上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上侧,下管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板,下管体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设有槽孔体,且槽孔体延伸到下管体的内下侧,下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槽孔体的内下端,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槽孔体活动连接,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体、上安装板、上检测传感器、下管体、下检测传感器、下安装板、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上管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延伸到上管体的内上侧,上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上侧,下管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板,下管体的内部开设有上端开设有槽孔体,且槽孔体延伸到下管体的内下侧,下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槽孔体的内下端,上管体的下端与下管体的槽孔体活动连接,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上检测传感器与下检测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全张亮国许早元
申请(专利权)人: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