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45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锚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套管,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外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套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套管外的一端连接有一沉降板;液压软管,其一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基座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透明的倒L型管体,所述倒L型管体靠近所述基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外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液压软管另一端的快速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锚板不会与沉降板同时下沉,沉降板下降的高度通过倒L型管体中的液体液位,能准确的反应到刻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基监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填方路基是指路基的填方高度大于18m(土方)或20m(石方),因此,高填方路基本身的岩土自重极大,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在路面修筑前有必要对路基的沉降情况进行详细测量,而现有路基沉降监测装置或多或少有些小问题。如在申请号为201820394109.1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沉降块需要埋设在路基中,而U型管设置于沉降块下方,因此U型管必然也要埋设于路基中,所以若路基发生沉降,沉降块和U型管同时会下沉,U型管中的一侧的推板是否能受压使另一侧的浮板位置上升并不能确定,所以该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缺点。又如在申请号为201721520292.7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交通路基沉降监测装置,其中的测试立柱在使用过程中一半埋设于路基中,一半竖立于路基上,由于筑路过程中经常会有大型载重汽车行驶,很容易擦碰或者压倒测试立柱,不仅造成测量不准确,还可能弄坏测试立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能避免沉降块与测量装置同时下沉造成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锚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套管,所述锚板与所述套管间密封连接,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外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套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略长度大于所述套管长度,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套管外的一端连接有一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与所述锚板平行;液压软管,其两端均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液压软管一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基座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透明的倒L型管体,所述基座板与所述倒L型管体间密封连接,所述倒L型管体靠近所述基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外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液压软管另一端的快速接头连接;其中,所述倒L型管体与所述基座板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刻度,所述套管、液压软管和倒L型管体内填充有液体。优选的是,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套管内的一端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直径,且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套管内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以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套管滑动密封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活塞杆包括同轴拼接的圆柱形的活塞头和杆体,所述活塞头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直径,且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密封圈均设置于所述活塞头上,所述杆体直径小于所述套管直径,所述套管远离所述锚板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一环形端板,所述环形端板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杆体直径,以使所述杆体从所述环形端板中穿出,所述环形端板上开设有通向套管内的气孔。优选的是,所述环形端板呈倒漏斗状,且大口端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锚板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活塞头与所述杆体的连接端呈圆台状,且所述活塞头与所述杆体的连接端的锥面与所述环形端板内壁匹配。优选的是,所述锚板和所述沉降板的表面均设置有浅槽。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锚板埋设于高填方路基下的相对稳定的基层,沉降板和液压软管埋设于高填方路基内,故锚板不会与沉降板同时下沉,沉降板下降的高度通过倒L型管体中的液体液位,能准确的反应到刻度上。另外,由于锚板、沉降板和液压软管均埋设于地下,基座板和倒L型管体均设置于路基旁不影响施工处,路基表面无任何凸出部分,因此,本技术中的沉降监测装置不会被来往运输车辆的擦碰或压到,确保沉降监测装置环境相对稳定,监测结果准确。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锚板、套管、活塞杆、沉降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环形端板、活塞头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锚板1,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套管2,这里锚板1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所述锚板1与所述套管2间密封连接,由于一般锚板1和套管2均采用金属材质,因此焊接的密封效果和持久性较好,当然也可以采用胶接等密封连接形式,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锚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外设置有第一管接头4,所述套管2内滑动密封连接有一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略长度大于所述套管2长度,这里所述活塞杆3可以采用处处等径的杆体,但是活塞杆3在向套管2外滑动时,容易从套管2内滑脱,因此可以用下面实施例中由活塞头301和杆体302组成活塞杆3的方式,所述活塞杆3处于所述套管2外的一端连接有一沉降板5,所述沉降板5与所述锚板1平行,这里沉降板5锚板1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但是沉降板5一定要有足够大的板面,使路基中的填方料能把持住沉降板5;液压软管6,其两端均连接有快速接头7,所述液压软管6一端的快速接头7与所述第一管接头4连接,这里的液压软管6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管壁材料,避免液压软管6埋入路基中以后,路基上来往的载重运输汽车对液压软管6造成挤压,造成液压软管损坏,影响监测结果;基座板8,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透明的倒L型管体9,所述基座板8与所述倒L型管体9间密封连接,所述倒L型管体9靠近所述基座板8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外设置有第二管接头10,所述第二管接头10与所述液压软管6另一端的快速接头7连接;其中,所述倒L型管体9与所述基座板8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刻度,所述套管2、液压软管6和倒L型管体9内填充有液体,这里的液体可以是液压油或者水。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先在高填方路基上挖出直达路基下相对稳定的基层的深槽,深槽的截面要大于沉降板5,将锚板1固定在基层中,注意锚板1放置一定要水平。这里基层若是岩层,可以在岩层上凿出可放置锚板1的坑,将锚板1放入坑中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在锚板1上表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锚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套管,所述锚板与所述套管间密封连接,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外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套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套管长度,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套管外的一端连接有一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与所述锚板平行;/n液压软管,其两端均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液压软管一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n基座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透明的倒L型管体,所述基座板与所述倒L型管体间密封连接,所述倒L型管体靠近所述基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外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液压软管另一端的快速接头连接;/n其中,所述倒L型管体与所述基座板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刻度,所述套管、液压软管和倒L型管体内填充有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套管,所述锚板与所述套管间密封连接,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外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套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套管长度,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套管外的一端连接有一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与所述锚板平行;
液压软管,其两端均连接有快速接头,所述液压软管一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
基座板,其一侧板面中心垂直设置有一透明的倒L型管体,所述基座板与所述倒L型管体间密封连接,所述倒L型管体靠近所述基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外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液压软管另一端的快速接头连接;
其中,所述倒L型管体与所述基座板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刻度,所述套管、液压软管和倒L型管体内填充有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套管内的一端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继鹏靳志强李九超单升升刘华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