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普及应用的食用菌液体栽培菌种产品的生产方法、真空无菌灌装设备和该产品应用时必备的自动化无菌接种机械,尤其是能让食用菌液体栽培菌种的生产和普及应用达到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的设备;技术背景目前,在食用菌液体菌种应用方面,只是以提供制造液体菌种的生产设备为主,由菇农自行生产液体栽培菌种,这种方式制约了液体菌种的普及应用和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目标的实现,因为1、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种设备投资巨大;例如,一个一万袋栽培种培养袋的生产过程,需投入购买相应制种量270L的制种设备的资金是55800,00元人民币,而固体菌种的生产只需投入500·00元人民币,液体菌种的生产周期7-15天,虽然比固体菌种的生产周期30-40天,减少了3-4.8倍,但资金投入量确增加了111·6倍;投资比例严重失恒;即使增加生产周期,也只是一个生产周期递减1倍,至使成本回收时间长;2、液体菌种的生产风险大;液体菌种的生产需要有清洁的培养环境和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保证菌种不污染;目前广大菇农还是以传统固体菌种为首选;3、液体制种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与实际生产不能协调一致;如上例购买的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液体栽培菌种商品化生产方法:1-1.种子的制备种子质量的好坏对发酵影响很大;决定了菌种本身和种子培养条件;食用菌深层发酵所用的种子要求(1)菌体生长旺盛,活力强种子的菌龄通常是控制在菌体的对 数生长期后期;种子菌龄以48-96小时为好;(2)菌球直径小、数量多培养基的营养组分对菌球的形状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地,含糖分多的培养基,培养出的菌球直径小,培养基黏度大的,菌球也较小;此外,用旋转式摇床比用往复式摇床,菌球直 径较小;在摇瓶内加几粒玻璃珠或一个小弹簧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液体栽培菌种商品化生产方法1-1.种子的制备种子质量的好坏对发酵影响很大;决定于菌种本身和种子培养条件;食用菌深层发酵所用的种子要求(1)菌体生长旺盛,活力强种子的菌龄通常是控制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后期;种子菌龄以48-96小时为好;(2)菌球直径小、数量多培养基的营养组分对菌球的形状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地,含糖分多的培养基,培养出的菌球直径小,培养基黏度大的,菌球也较小;此外,用旋转式摇床比用往复式摇床,菌球直径较小;在摇瓶内加几粒玻璃珠或一个小弹簧进行振荡培养,也可使菌球直径变小;(3)纯度高食用菌深层发酵用的种子,要求高纯度,不能有任何污染;1-2、斜面菌种制备用于深层发酵的原始菌株需经严格的提纯与鉴定;培养基葡萄糖2.0%,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琼脂2.0%,pH自然;灭菌在120-126℃的条件下,灭菌30分钟;培养条件25℃,7-10天;1-3、摇瓶种子制备培养基土豆20%、红糖1.0-1.5%、葡萄糖1.0-1.5%、麸皮3%、蛋白胨0.15-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VB110毫克/升,余量为水,PH值6.5-7.0.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内,并在三角瓶内放3-4玻璃珠,塞好棉塞,扎上防水纸;高压灭菌,1.4千克/厘米2压力、灭菌30分钟、冷却到30℃以下时,接入0.5厘米2大小的斜面菌种2-4块,然后夹于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其频率设计为80-120次/分;培养温度在25℃,培养2-7天;一级摇瓶种子、二级摇瓶种子的制备方法相同;1-4.制备一级、二级种子制备播瓶种子必须进一步扩大繁殖成一级种子,一级种子更扩大繁殖成二种子;一级种子和二级种子是在种子罐中培养的,一级种子培养基选用摇瓶培养基,二级种子的培养基,选用摇瓶培养基,二级种子的培养基,选用发酵培养基;2-1.发酵罐发酵工艺参数控制原料及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土豆10-20%、麸皮2-5%、红糖0.5-2.0%、蛋白胨0.1-0.3%、酵母膏0.1-0.3%、磷酸二氢钾0.1-0.2%、硫酸镁0.05-0.15%、维生素B110-20毫克/升、聚氧丙烯甘油0.03-0.035%、余量为水、PH值4.0-8.0%;培养基的配制按如下顺序(1)制作土豆汗和麸皮汁新鲜土豆挖芽去皮,切成0.5-0.4厘米厚的片或条,加5倍水煮至酥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汁备用;新鲜无霉变的麸皮加10倍水煮沸至20分钟,过滤取汁备用;(2)混合土豆汁和麸皮汁;(3)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溶水后加入混合汁中;(4)再将红糖、葡萄糖、蛋白胨溶水后加入混合汁中;(5)再将维生素B1碾碎后加入混合汁中;(6)用浓度为10%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PH值;(7)灭菌将培养基装入培养罐内,在温度达121-126℃时维持30-35分钟;(8)冷却灭菌后,立即通入冷水降温,使培养基温度降到23-30℃;2-2、菌龄摇瓶种子菌龄控制在4-10天,一级种子和二级种子的菌龄为48-96小时;2-3、接种量食有菌深层发酵时的接种量为10%-20%;2-4、温度食用菌深层发酵的温度在22-30℃;2-5、食用菌深层发酵的通气量以0.2-1.5通气体积/培养液体积/分钟为宜;2-6、搅拌速度食用菌深层发酵的搅拌速度一般是180-500转/分;2-7、酸碱度最适pH为5.0--7.2,平菇为5.0-6.5;在发酵过程中需定时取样,测定酸碱度,并进行调整;2-8、罐压在发酵过程中要维持一定的罐压,通常为0.2-0.7千克/厘米2;2-9、泡沫控制(1)机械消泡依靠装于罐内的消泡浆强烈机械振荡和压力的变化来破坏气泡的 表面张力;降低泡沫的稳定性,促使泡沫破裂;;(2)化学消泡常用的消泡剂有天然油脂和合成消泡剂两类;用于消泡的天然油脂有花生油、豆油、棉油等;常用的合成消泡剂有泡敌;目前大多数是使用泡敌做消泡剂,加入量约为0.006%;3-1.发酵终点合理的放罐时间应参考产物浓度、过滤速度、氨基氮含量、残糖量、菌丝形态、pH、发酵液的外观和黏度等因素才能决定;在发酵过程中间测定;(1)菌丝量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①离心法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液,经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倾弃上清液,称菌泥重量;②过滤去根据菌丝球的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筛子,样品液用筛子过滤,再用20-30倍体积水冲洗,把夹带的培养液组成冲洗去,滤得的菌丝体在80℃下烘干,再用105℃烘至恒重,称重;(2)菌丝球大小测量样品先经过滤、冲洗干净,取少量菌丝球于培养皿中,加少许蒸流水使菌球散开与充分伸展,用游标卡尺在培养皿底对着菌丝球测量;(3)纯度检查检查是滞有杂菌污染;检查方法可用平板培养或酚红肉汤培养,24-28小时后检查有否细菌污染;亦可通过显微镜检查,要用油镜才能看清楚有否细菌存在;(4)酸碱度测量通过检查发现酵液的pH变化,可以了解发酵的进程并间接了解污染情况;一般地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