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炳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保湿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2493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保湿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组成,其中,所述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垂直距离为10-80c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是将发好菌的食用菌培养物置于上述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中,进行出菇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食用菌保湿容器和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适于栽培各种食用菌,春秋季节可在林间空地中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中温型食用菌品种进行出菇培养,夏季对高温型食用菌品种进行出菇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及其专用保湿容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大国,有许多有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例如段木栽培法、枝柳栽培法、袋式栽培法、架式栽培法、床式栽培法、堆式栽培法、阳畦栽培法、露地栽培法和大棚栽培法等。这些栽培方法都有两个共同的缺点,第一是占用大量耕地,第二是耗水量大。这两大因素限制着缺水及缺少耕地的地区的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及大中城市发展生态林建设,使耕地大量减少,而林地面积迅速扩大。如何充分利用大面积的林间空地,是各有关部门十分关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与盒体匹配的盒盖组成,其中,所述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0-80cm。该栽培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的体积没有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述盒体底部与盒体顶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优选为10-40cm。所述盒体对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可由木材、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等方便易得的材料制成。根据食用菌对光的不同需求,所述盒盖可由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如聚氯乙烯、聚丙烯。为适应放置空间的需要,所述盒体和盒盖的形状均可为四方体、圆柱体或多角体等形状。所述盒盖可拆卸。所述盒盖也可枢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盒盖还可螺接于所述盒体上。为了适于栽培不同通气量的各种食用菌,所述盒盖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可设于盒盖的顶部,也可设于盒盖的中部,还可设于盒盖的下部边缘。通气孔的直径以1-5mm为宜。通气孔的数量根据食用菌对通气状况的要求而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林间空地,节约用水的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是将发好菌的食用菌培养物置于上述任一种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中,进行出菇培养。为了减少出菇阶段的补水次数,所述食用菌培养物间的缝隙以及食用菌培养物和所述盒体的盒壁间的缝隙用湿土、腐质肥料或沙进行填充。本专利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不仅不占用耕地,而且比常规栽培食用菌节约水资源9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中,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垂直距离为10-80cm,可保证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空气和湿度。设在盒盖上的通气孔,可满足食用菌对通气量的要求。装有发好菌的培养物(如菌棒或菌块)的保湿容器,可排放在林间空地或挂在树上,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出菇管理,或排放在宾馆、饭店的树荫下、过道等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方,供消费者观赏和消费。由于该容器具有保湿功能,仅需3-5天灌一次水,即可满足食用菌对水分的需求,不仅节约用水、节约人工,而且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一个合适的小环境。在林间空地适时放置装有发好菌的培养物的保湿容器,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种节水、节能,不占用耕地的食用菌栽培新方法,由于保湿容器为食用菌生产提供良好的稳定的生长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菇率,而且能提高商品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的食用菌优质商品要比常规方法高6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培养食用菌保湿容器和食用菌出菇培养方法适于栽培各种食用菌,春秋季节可在林间空地中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中温型食用菌品种进行出菇培养,夏季对高温型食用菌品种进行出菇培养。种植在保湿容器中的食用菌成熟后,不仅可按常规方法采收鲜菇供应市场,而且每一个保湿容器中的食用菌不需采摘,就可以以每个保湿容器作为单个商品供超市或饭店销售。消费者购买后,可放在家中还持续生长1-2周,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由长方体盒体和盒盖组成的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的纵向剖视2为装有食用菌培养物的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白灵菇的出菇培养如图1所示,该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1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2组成。盒盖2是可拆卸的,盒体1的底部与盒盖2的顶部的垂直距离为35cm。盒体1和盒盖2均为长方体。盒体1的长、宽、高分别为45cm、35cm、20cm;盒盖2的长、宽、高分别为45cm、35cm、15cm。盒体1由不透明的塑料制成。为增强透光效果,盒盖2由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制成。为了增加通气量,盒盖2上设置有6个通气孔,通气孔平均分布于盒盖2上。按常规方法进行白灵菇的发菌培养,即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经25-30天的培养,白灵菇菌丝长满培养袋。这时把发好菌的培养物装入上述保湿容器的盒体1内,向白灵菇培养物间的缝隙以及白灵菇培养物和所述盒体1的盒壁间的缝隙中填充无杂质的湿土。然后盖上盒盖2,搬运到林地、树荫下进行出菇培养即可。另一部分发好菌的培养袋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培养装入大棚后进行升温,白天温度在18度,晚上温度降至3度,当发现有小菇粒出现时,加大湿度至65-90%之间,白天温度不高于15度,夜间温度在6度,并保持每天通风一小时(如外界风大时,尽量不要通风)并将出菇菌袋解口。等蘑菇逐渐长大时,通风量逐渐加大,保持棚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保持不变,当菇体伞形边变薄时采摘。结果表明利用图1的保湿容器进行出菇培养的白灵菇因不直接向子实体表面喷水,其子实体表面光滑洁白,而奇形菇极少。因利用保湿容器栽培白灵菇容器上面有保湿盖,其子实体表面的灰尘、杂物、虫害很少。优质商品率为90%-95%。常规方法因在大棚里进行开放和管理,每天要给子实体喷2-4次水,开窗通风2-3次,其子实体表面喷水造成的水波纹、黄斑、杂物、奇形菇等现象可达40%-45%。实施例2、灵芝的出芝培养如图2所示,该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3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4组成,盒体3的底部与盒盖4的顶部的垂直距离为45cm。盒体3为圆柱体,高为20cm,底面直径为30cm;盒盖4为半球体,高为30cm,底面直径为30cm。盒盖4螺接于盒体3上。盒体3由透明的材制成。为增强透光效果,盒盖4由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制成。为了增加通气量,在盒盖4上设置有4个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为3mm。按常规方法进行灵芝的发菌培养,即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经25-30天的培养,灵芝菌丝长满培养袋。这时把一部分发好菌的培养物去袋后装入上述保湿容器的盒体3内,向灵芝培养物5间的缝隙以及灵芝培养物和所述盒体3的盒壁间的缝隙中填充无菌的湿土6。然后盖上盒盖4,搬运到林地、树荫下办公室、客厅、阳台、宾馆、饭店等背阴的空闲地方进行出芝培养每隔3-4天向子实体喷水一次即可。另一部分发好菌的培养袋按常规芝房培养法进行出芝培养。结果表明利用图2的保湿容器进行出芝培养的灵芝的子实体表面光滑,无杂质灰尘,尤其是回收的灵芝孢子粉无任何杂物、灰尘,加工时不需沉淀,不需过滤,优质商品率为90%-92%。而未用图1的保湿容器而用常规出芝培养方法培养的灵芝的优质商品率为40%。实施例3、平菇的出菇培养该栽培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1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2组成。盒盖2是可拆卸的,盒体1的底部与盒盖2的顶部的垂直距离为45cm。盒体1和盒盖2均为长方体。盒体1的长、宽、高分别为60cm、40cm、20cm;盒盖2的长、宽、高分别为60cm、40cm、25cm。盒体1由不透明的塑料制成。为增强透光效果,盒盖2由透明的聚氯乙烯塑料制成。为了增加通气量,盒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与盒体匹配的盒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0-8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食用菌的保湿容器,由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与盒体匹配的盒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0-8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湿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与盒盖顶部的最大垂直距离为10-4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湿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可拆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湿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枢设于所述盒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湿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螺接于所述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赵荣张丽梅赵风英赵淑王万旭马彬鸿赵彩萍马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赵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