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6069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板、雾化器、导管、导气斗、主加湿管、温控器、连接线以及冷凝器,所述雾化器安装在箱体内底部位置,所述主加湿管安装在支撑板中间位置,所述导管穿过支撑板延伸至主加湿管内,所述导气斗安装在导管上端面上,该设计提高了加湿效果与加湿均匀度,实现了菌棒的均匀化加湿,所述温控器安装在箱体内右侧端面上,所述冷凝器装配在箱体右端面上,所述连接线左端连接温控器,所述连接线右端连接冷凝器,该设计实现了自动降温功能,保证了箱体内温度的稳定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艺合理,加湿效果佳,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属于食用菌培育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培育装置加湿效果不佳,加湿不均匀,极大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长,进而影响食用菌的产能;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培育装置无法自动进行降温,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温度过高极易造成食用菌的死亡,所以急需要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雾化加湿机构以及自动降温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由箱体、菌棒、端盖以及支撑板组成,所述箱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所述端盖安装在箱体上端面上,且端盖通过铰链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箱体内下部位置,所述菌棒装配在支撑板上端面上,所述雾化加湿机构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雾化加湿机构由雾化器、导管、导气斗、主加湿管以及出气口组成,所述雾化器安装在箱体内底部位置,所述主加湿管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导管穿过支撑板延伸至主加湿管内,所述导气斗安装在导管上端面上,所述出气口设有六组以上,六组以上所述出气口等距设置在主加湿管上,所述自动降温机构由温控器、连接线、通孔以及冷凝器组成,所述温控器安装在箱体内右侧端面上,所述冷凝器装配在箱体右端面上,所述连接线左端连接温控器,所述连接线右端连接冷凝器,所述通孔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通孔等距安装在箱体右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端面上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上加工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装配有四个定位销,且四个定位销呈环形等距安装在主加湿管四周。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斗内安装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表面安装有遮光网。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与冷凝器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雾化器、导管、导气斗以及主加湿管,该设计提高了加湿效果与加湿均匀度,实现了菌棒的均匀化加湿,保证了食用菌的产能,解决了原有食用菌培育装置加湿效果不佳,加湿不均匀,影响食用菌产能等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温控器、连接线、通孔以及冷凝器,该设计实现了自动降温功能,保证了箱体内温度的稳定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原有食用菌培育装置无法自动进行降温,箱体内温度稳定性差,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把手以及防滑纹,该设计方便作业人员打开端盖,另添加了四个定位销,该设计便于菌棒的安装,因本技术添加了过滤网,该设计保证了雾化水的洁净度,另添加了遮光网,该设计避免了强光进入箱体内,本技术结构新颖,工艺合理,加湿效果佳,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中雾化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中自动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雾化加湿机构、2-自动降温机构、3-箱体、4-端盖、5-菌棒、6-支撑板、11-雾化器、12-导管、13-导气斗、14-出气口、15-主加湿管、21-温控器、22-连接线、23-通孔、24-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雾化加湿机构1以及自动降温机构2,装置主体由箱体3、菌棒5、端盖4以及支撑板6组成,箱体3为空心长方体结构,端盖4安装在箱体3上端面上,且端盖4通过铰链与箱体3相连接,支撑板6固定在箱体3内下部位置,菌棒5装配在支撑板6上端面上。雾化加湿机构1设置在箱体3内,雾化加湿机构1由雾化器11、导管12、导气斗13、主加湿管15以及出气口14组成,雾化器11安装在箱体3内底部位置,主加湿管15安装在支撑板6上端面中间位置,导管12穿过支撑板6延伸至主加湿管15内,导气斗13安装在导管12上端面上,出气口14设有六组以上,六组以上出气口14等距设置在主加湿管15上,该设计提高了加湿效果与加湿均匀度,实现了菌棒5的均匀化加湿,保证了食用菌的产能。自动降温机构2由温控器21、连接线22、通孔23以及冷凝器24组成,温控器21安装在箱体3内右侧端面上,冷凝器24装配在箱体3右端面上,连接线22左端连接温控器21,连接线22右端连接冷凝器24,通孔23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通孔23等距安装在箱体3右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自动降温功能,保证了箱体3内温度的稳定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端盖4上端面上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上加工有防滑纹,支撑板6上装配有四个定位销,且四个定位销呈环形等距安装在主加湿管15四周,导气斗13内安装有过滤网,箱体3外表面安装有遮光网,温控器21与冷凝器24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作业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前,作业人员输入一个温度范围值至温控器21中,使用时,作业人员首先将水加注在雾化器11内,然后运行雾化器11,雾化器11将水进行雾化处理,形成雾化水,雾化水通过导管12进入导气斗13,导气斗13内的过滤网对雾化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后的雾化水输送至主加湿管15,主加湿管15将雾化水通过出气口14输送至箱体3内,并将雾化水均匀喷洒在菌棒5上,从而实现对菌棒5的加湿功能。温控器21对箱体3内的温度信息进行采集,当箱体3内的温度高于输入的温度范围值时,温控器21接通冷凝器24的电源,从而使冷凝器24运行,冷凝器24通过通孔23将箱体3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热量排出箱体3外,从而对箱体3内进行降温,当箱体3内温度降低至温度范围值时,温控器21断开冷凝器24电源,从而停止冷凝器24运行,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雾化加湿机构(1)以及自动降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由箱体(3)、菌棒(5)、端盖(4)以及支撑板(6)组成,所述箱体(3)为空心长方体结构,所述端盖(4)安装在箱体(3)上端面上,且端盖(4)通过铰链与箱体(3)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固定在箱体(3)内下部位置,所述菌棒(5)装配在支撑板(6)上端面上;所述雾化加湿机构(1)设置在箱体(3)内,所述雾化加湿机构(1)由雾化器(11)、导管(12)、导气斗(13)、主加湿管(15)以及出气口(14)组成,所述雾化器(11)安装在箱体(3)内底部位置,所述主加湿管(15)安装在支撑板(6)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导管(12)穿过支撑板(6)延伸至主加湿管(15)内,所述导气斗(13)安装在导管(12)上端面上,所述出气口(14)设有六组以上,六组以上所述出气口(14)等距设置在主加湿管(15)上;所述自动降温机构(2)由温控器(21)、连接线(22)、通孔(23)以及冷凝器(24)组成,所述温控器(21)安装在箱体(3)内右侧端面上,所述冷凝器(24)装配在箱体(3)右端面上,所述连接线(22)左端连接温控器(21),所述连接线(22)右端连接冷凝器(24),所述通孔(23)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通孔(23)等距安装在箱体(3)右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专用培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雾化加湿机构(1)以及自动降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由箱体(3)、菌棒(5)、端盖(4)以及支撑板(6)组成,所述箱体(3)为空心长方体结构,所述端盖(4)安装在箱体(3)上端面上,且端盖(4)通过铰链与箱体(3)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固定在箱体(3)内下部位置,所述菌棒(5)装配在支撑板(6)上端面上;所述雾化加湿机构(1)设置在箱体(3)内,所述雾化加湿机构(1)由雾化器(11)、导管(12)、导气斗(13)、主加湿管(15)以及出气口(14)组成,所述雾化器(11)安装在箱体(3)内底部位置,所述主加湿管(15)安装在支撑板(6)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导管(12)穿过支撑板(6)延伸至主加湿管(15)内,所述导气斗(13)安装在导管(12)上端面上,所述出气口(14)设有六组以上,六组以上所述出气口(14)等距设置在主加湿管(15)上;所述自动降温机构(2)由温控器(21)、连接线(22)、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婉如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慧康溢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