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阿魏菇二茬出菇的一种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阿魏菇亦称白灵菇,其子实体既具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极具有开发生产前景的食药用菌类。野生阿魏菇经人工驯化栽培后,一次性出菇已有一套成熟的栽培方法,并进行了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一次出菇后,菌棒营养物质转化率一般不超过60%,将菌棒中的营养物质充分转化已为人们所重视。2003年《中国食用菌》杂志报导了甘肃省通渭县职教中心杨学云等进行的白灵菇二潮出菇技术的初步研究,该研究采用石灰水浇湿地面、多菌灵喷洒空间、地膜和报纸覆盖、温差刺激等方法,使二潮菇蕾形成,出菇率达85%;2004年第10期《中国农村小康科技》又报导了北京春满园绿化有限公司大棚栽培二茬阿魏菇的研究,该研究采用菌棒去皮、覆土栽培于土壤中,二茬出菇率达75%左右。以上二研究的出菇率还相对较低,菌棒营养物质的转化还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二茬出菇率高、方法简便易于为农牧民掌握的阿魏菇二茬出菇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阿魏菇的菌棒处理、菌棒栽植、二次发菌和出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阿魏菇二茬出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菌棒处理、菌棒栽植、二次发菌和出菇管理四个生产环节组成:(1)对出过一次菇的菌棒剥去塑料袋、剔净菇蕾、挑出无污染菌棒及将有污染的菌棒去除污染部分;(2)畦底平整,畦深为菌棒长度的1/4~1/2,畦底均匀撒生石灰消毒,将无污染菌棒和去除污染部分的对接菌棒依次相挨竖放于畦内,然后向畦内按每平方米1.1±0.1公斤水的水量均匀撒水,再用粉碎过的无污染碱性土覆盖填充畦内菌棒缝隙之间,且露出棒头;(3)发菌时间为20~30天,棚内菌棒温度保持在5~8℃,棚内空气应保持清新,光线黑暗,土壤含水量为35~45%;(4)菌丝开始分化为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阿魏菇二茬出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菌棒处理、菌棒栽植、二次发菌和出菇管理四个生产环节组成(1)对出过一次菇的菌棒剥去塑料袋、剔净菇蕾、挑出无污染菌棒及将有污染的菌棒去除污染部分;(2)畦底平整,畦深为菌棒长度的1/4~1/2,畦底均匀撒生石灰消毒,将无污染菌棒和去除污染部分的对接菌棒依次相挨竖放于畦内,然后向畦内按每平方米1.1±0.1公斤水的水量均匀撒水,再用粉碎过的无污染碱性土覆盖填充畦内菌棒缝隙之间,且露出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玉良,黄玉平,程洪杰,李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玛纳斯县科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