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97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软基段落清表、场地整平后铺设宾格网结构体,所述的宾格网结构体采用前后向和左右向构件外伸钢筋插入顶面与底面构件螺柱的方式连接,所述的宾格网顶面与底面之间采用一个顶面与底面构件一侧外伸钢筋插入另一个顶面与底面构件另一侧面螺柱的方式连接,所述宾格网结构体单元区域内部设置有长方体模具,所述的模具用于回填换填材料,回填完成后取出模具,加盖宾格网结构体顶部构件,组成宾格网结构体,所述宾格网结构体上部为垫层、路堤、路面结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软基处理结构在软土表层形成抗拉强度高、整体性较好的人工换填层,不仅能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节省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和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基处理的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不仅可拓展软基换填处理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大幅提高换填材料的整体性及抗拉强度,特别适用于软土厚度3~6米的工程。
技术介绍
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土路基,如处理不当会给交通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主要有路基失稳和沉降过大等病害类型。现行规范规定软土厚度小于3米的浅层软基采用换填法,厚度大于3米的软基采用深层处理法,如深层密实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等方法。然而换填处理方法,一方面由于环保、经济因素制约,另一方面砂、砾、卵石、碎石、片石等无粘性离散的换填材料,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存在向路基两侧滑移造成路基较大沉降,路堤侧面一定距离常出现剪切隆起,制约了换填处理法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往往采用深层软土处理方法,造成工程浪费。因此,针对现有软基换填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施工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能控制路基稳定和沉降的软基换填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螺柱的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和底部拼装构件、宾格网结构体左右向和前后向构件、回填换填材料、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垫层;/n宾格网结构体由拼装构件拼装而成,每个结构体单元区域内部设有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在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内回填换填材料,并整平压实后,采用吊车取出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对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增加宾格网结构体顶部构件;在压实后的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回填碎石垫层,依次施工至路面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基处理拼装式宾格网换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螺柱的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和底部拼装构件、宾格网结构体左右向和前后向构件、回填换填材料、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垫层;
宾格网结构体由拼装构件拼装而成,每个结构体单元区域内部设有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在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内回填换填材料,并整平压实后,采用吊车取出带吊耳的钢材矩形框架模具;对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增加宾格网结构体顶部构件;在压实后的宾格网结构体顶部回填碎石垫层,依次施工至路面顶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的软基处理宾格网换填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放样,划出软土处理区域,排除地表积水;
2)将软基表层流质状态淤泥及耕植土清除,场地平整;
3)取出宾格网结构体构件,将带有螺柱的结构体底部构件按场地横向尺寸以一个底部构件左侧外伸钢筋插入另一底部构件右侧侧壁螺柱的方式拼装,然后将宾格网结构体外缘左侧前后向构件和宾格网结构体外缘后侧左右向构件以下侧外伸钢筋插入底部构件对应竖向螺柱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峰陈修和陈修林赵华宏陈星屠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