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幼祥专利>正文

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6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旋转放射型翅片及其由此构成的换热器。所说的换热翅片为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上有与换热件相结合的结合面,换热翅片以压入的方式与换热件结合,在换热件上可设置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与管相结合则可组成旋转放射换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其形态新颖,换热面积大,并能从工艺上保证其换热翅片的内表面紧密地贴包在管壁上,能有效提高传热速度和增大换热系数。(*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元件类,为一种旋转放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的应用领域较广,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制冷、炼钢、化工、冶金、建材、矿山、船舶和环保等领域或部门。以炼油为例,其中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25%,所以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对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等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换热器管是换热器的核心部件,而换热管通常是由换热片组合而成。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管的类型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是绕簧翅片管形式的换热器。但绕簧翅片管存在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绕簧翅片的换热面积较小,换热系数亦较小,因此影响换热器的传热量;二是绕簧翅片是用锡焊接到钢管上,随着换热管的增长,焊接的质量难以保证,从而也会影响到换热器的传热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换热面积大,换热速度快,换热系数大的换热翅片,以及由此换热翅片组成的换热管。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的构成形式为,所说的换热翅片1为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换热翅片1上有与换热件4相结合的结合面3,换热翅片1可以压入的方式与换热件4结合,在换热件4上可设置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换热翅片1。若换热翅片1与管相结合则即可组成旋转放射换热管。所说的换热翅片1的整体形状及其结合面3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其换热件4或所需结合的管的形状而各异。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等等。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其形态新颖,换热面积大,并能从工艺上保证其换热翅片的内表面紧密地贴包在管壁上,所以能有效地提高传热速度和增大换热系数。从对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构成的换热管所作的“翅片传热管的传热特性测定试验报告”中可以看出对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构成的换热管和现有技术中的绕簧翅片换热管,利用相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所作的对比试验结果,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换热管的换热系数明显高于绕簧翅片换热管的换热系数。见附图8中所给出的风速和换热系数关系试验数据曲线。附附图说明图1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示意图;附图2椭圆形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示意图;附图3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剖视示意图之一附图4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剖视示意图之二;附图5各条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均相互不在同一平面的形式示意图;附图6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安装在三极管上应用的实施例示意图;附图7由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组成的换热管;附图8旋转放射翅片换热管与绕簧翅片换热管换热系数关系的试验数据对比曲线。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给出的是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示意图。在所说的换热翅片1上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其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的条数可根据其换热翅片的大小、材质、强度和需要而确定。附图2是椭圆形旋转放射换热翅片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A-A向剖视图示意图,该视图显示各片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均在同一平面上,其结合面3出为∏型。附图4给出的是剖视图与附图2基本一样,只是在结合面3处为L形状。附图5是各条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均相互不在同一平面的形式示意图。从侧面看,每相邻的两条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均偏离有一定的距离,如此对整个圆周而言,第一条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与最后一条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之间所相差的距离可以是结合面3的高度,使得当若干片旋转放射换热翅片1叠合在一起时,从外沿看其换热翅片构成为螺旋状态。附图6给出的是一种将旋转放射换热翅片1安装在以三极管5为换热件4上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附图7是由附图3所示的旋转放射换热翅片1设置在换热件4上组成的换热管实施例。附图8旋转放射翅片换热管与绕簧翅片换热管换热系数的试验数据对比曲线。图中的曲线a所示的为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构成的换热管的风速与换热系数的关系曲线;曲线b所示的为现有技术绕簧翅片换热管的风速与换热系数的关系曲线。图中的X坐标,“V”表示试验管垂直迎风风速;Y坐标,“α”表示以基管外表面积为核算面积计算得出的换热系数,其中Y坐标为对数坐标。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相应的关系式。从图中可看出,相对于基管作为计算换热面积,其旋转放射翅片管的换热系数明显大于绕簧管的换热系数。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翅片(1)为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换热翅片(1)上有与换热件(4)相结合的结合面(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换热翅片(1)可以压入的方式与换热件(4)结合;在换热件(4)上可设置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换热翅片(1)。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旋转放射型翅片及其由此构成的换热器。所说的换热翅片为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上有与换热件相结合的结合面,换热翅片以压入的方式与换热件结合,在换热件上可设置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与管相结合则可组成旋转放射换热管。本技术所说的旋转放射翅片其形态新颖,换热面积大,并能从工艺上保证其换热翅片的内表面紧密地贴包在管壁上,能有效提高传热速度和增大换热系数。文档编号F28F1/12GK2372653SQ99237410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文幼祥 申请人:文幼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放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翅片(1)为旋转放射形状的换热翅片(2),换热翅片(1)上有与换热件(4)相结合的结合面(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幼祥
申请(专利权)人:文幼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