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一方专利>正文

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55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包括两端开口的金属管筒,其特征为所述的金属管筒的内壁上烧制有搪瓷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所述领域本技术属于热交换
,主要涉及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用于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的换热管,由于流过换热管中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固体携带物及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多种腐蚀物质,普遍存在着上部进风口磨损严重和下部低温腐蚀的问题,这严重影响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金属换热管进风口磨损和出风口低温腐蚀的管式传热元件。管式传热元件的技术方案包括两端开口的金属管筒,其内壁上烧制有搪瓷层。且该搪瓷层厚度在0.1-0.5mm之间,长度可根据金属管筒长度而定一般选在100-6000mm之间;另外在金属管筒的壁面上压制有单线或多线并列的螺旋凹槽;金属管筒也可以是光滑的直管。本技术所提出的管式传热元件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换热管的两端的100-6000mm范围内烧制的一层搪瓷层,具有高耐磨、高抗腐、光滑等特点,使得换热管进风口的抗磨蚀能力大大增强,出风口的低温腐蚀大大降低,并对防积灰效果显著,提高了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图面说明 附图说明图1直管式传热元件的剖面结构图;图2带螺旋凹槽的管式传热元件的剖面结构图;图3具有多线螺旋凹槽的管式传热元件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直管式传热元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有两端开口且为进烟口1和排烟口2的金属管筒3,在该管筒的内壁面上烧制有一层厚度为0.1-0.5mm的光滑的搪瓷层5,其长度L根据金属管的长度而定,一般在100-6000mm之间。该光滑的搪瓷层可以实现通过金属管筒中的烟气同金属管壁的隔离,起到了防磨、防腐蚀、防积灰的作用。如图2所述为带有单线螺旋凹槽的传热元件剖面结构图,即在金属管筒的壁面上压制有螺旋凹槽6,增加了壁面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其中,螺旋凹槽6既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单线凹槽,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在其壁面上压制的多线螺旋凹槽7。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包括两端开口的金属管筒,其特征为所述的金属管筒的内壁上烧制有搪瓷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搪瓷层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所述的厚度在0.1-0.5m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所述的搪瓷层的长度为100-6000mm。4.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所述的金属管为光滑直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在所述的金属管筒的壁面上压制有内外对应的螺旋凹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所述的螺旋凹槽为单线螺旋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传热元件,其特征为所述的螺旋凹槽为多线螺旋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热交换
,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的管式传热元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在直管或内外壁带有压制螺旋槽的金属管的内壁上烧制一层搪瓷。解决了该传热管在使用时其进风口的磨损和出风口的低温腐蚀问题。延长了该传热管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8F1/42GK2513068SQ0127952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一方 申请人:周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一方
申请(专利权)人:周一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