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A549细胞和huh7细胞两种细胞系内,小分子化合物ML‑SA1均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内病毒RNA转录水平和E蛋白的表达水平,表明小分子ML‑SA1在一定浓度梯度范围内对ZIKV和DENV‑2的抑制效应不具有细胞特异性,而且小分子ML‑SA1通过作用早期进入阶段发挥抗病毒效应,其抗ZIKV效应不依赖于病毒的滴度且不影响TRPML2蛋白的转录水平;另外,通过CCK‑8法检测表明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抗病毒活性浓度梯度内无细胞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应用。
技术介绍
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通过虫媒传播,也可通过性交和胎盘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播。自2007年开始,寨卡疫情在大洋洲暴发并迅速蔓延至66国家和地区,除发热、皮疹、关节痛和肌无力等黄病毒所引发的典型症状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寨卡病毒的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症和成人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临床药物用于寨卡病毒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特异性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逐渐被发现,如针对病毒本身蛋白的E蛋白抑制剂、作用于NS5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和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作用于NS2B-NS3复合体的蛋白酶抑制剂等(崔香玲等,2018)。其中,作为复制的关键酶—NS5RdRp是研究病毒抑制剂最有前景的靶点,如ZmurkoJ等用ZIKV感染AG129小鼠,发现7-去氮-2’-C-甲基腺苷(7DMA)能有效抑制寨卡的复制(ZmurkoJetal.,2016);LuG等人发现2’-C-甲基和2’-C-乙炔基取代的5’-三磷酸腺苷能够有效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LuGetal.,2017),如核苷酸类似物NITD008。尽管RNA聚合酶可以作为小分子抑制剂的首选靶标,但由于此类分子的耐药性和细胞毒性,开发新型靶点的抗病毒小分子仍然任重而道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抗病毒小分子具有耐药性和细胞毒性,不利于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病毒为寨卡病毒、登革病毒。进一步的,所述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抗寨卡病毒活性浓度为50~400μM。进一步的,所述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抗登革病毒活性浓度为10~400μM。所述抗病毒药物包括活性成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活性成分包括小分子化合物ML-SA1。本专利技术中小分子化合物ML-SA1(CAS:332382-54-4)为TRPML通道特异性激活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小分子化合物ML-SA1作为宿主细胞TRPML通道特异性激活剂,因为其作用对象并非病毒,所以理论上病毒对该小分子药物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在A549细胞和huh7细胞两种细胞系内,小分子化合物ML-SA1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内病毒(寨卡病毒ZIKV和登革病毒DENV-2)RNA转录水平和E蛋白的表达水平,小分子ML-SA1在一定浓度梯度范围内对ZIKV和DENV-2的抑制效应不具有细胞特异性,并且小分子ML-SA1通过作用早期进入阶段发挥抗病毒效应,其抗ZIKV效应不依赖于病毒的滴度且不影响TRPML2蛋白的转录水平;另外,通过CCK-8法检测表明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抗病毒活性浓度梯度内无细胞毒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A549细胞内小分子ML-SA1对病毒感染的影响效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huh7细胞内小分子ML-SA1对病毒感染的影响效果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小分子ML-SA1对细胞毒性影响效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小分子ML-SA1对不同Zika病毒感染复数的抗病毒效果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小分子ML-SA1在不同阶段的抗病毒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探究了小分子化合物ML-SA1对病毒感染的影响,选取虫媒病毒中的Zika病毒(PRVABC59)和Dengue病毒(DENV-2的TSV01)作为研究对象,在A549细胞系中,将小分子ML-SA1以0、12.5、25、50、100μM不同终浓度分别与MOI为1的Zika病毒混合;另外将0、6.25、12.5、25、50μM不同终浓度小分子ML-SA1分别与MOI为0.1的Dengue病毒混合孵育,感染24h之后,分别对细胞内的病毒RNA转录水平和E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为作用于Zika病毒的mRNA荧光定量PCR(即qRT-PCR)检测结果,b为作用于Zika病毒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c为作用于Dengue病毒的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d为作用于Dengue病毒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图1中a和c的qPCR结果显示,小分子ML-SA1在不同浓度对细胞内病毒RNA的抑制具有浓度依赖效应;b和d的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ML-SA1对细胞内Zika病毒和Dengue病毒的E蛋白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浓度依赖抑制效应。综上所述,在A549细胞系中,小分子ML-SA1在一定浓度梯度范围内对Zika病毒和Dengue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效应。实施例2:本实施例探究了小分子ML-SA1抗病毒效应是否具有细胞特异性,选取huh7细胞系作为研究材料,同时采用同实施例1相同的病毒(Zika病毒和Dengue病毒)分别和不同浓度的小分子ML-SA1共同孵育,小分子浓度梯度设置和同实施例1中A549细胞系中一样,即Zika病毒(0、12.5、25、50、100μM)和Dengue病毒(0、6.25、12.5、25、50),感染24h之后,分别对细胞内的病毒RNA转录水平和E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a为作用于Zika病毒的mRNA荧光定量PCR(即qRT-PCR)检测结果,b为作用于Zika病毒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c为作用于Dengue病毒的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d为作用于Dengue病毒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huh7细胞系跟实施例的A549细胞体系中结果相似,小分子ML-SA1在病毒RNA和蛋白水平都能浓度依赖的抑制Zika病毒和Dengue病毒的复制,这也说明小分子ML-SA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某个生理过程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发挥它的广谱抗病毒活性,其抗病毒效应不具有细胞特异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考察了小分子ML-SA1对细胞的毒性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了A549细胞和huh7细胞的活力,其中设置了0、25、50、100、200、400μM的小分子浓度梯度,分别对A549细胞处理24h和48h;同时设置了0、50、100、200、400μM的浓度梯度,分别对huh7细胞处理24h和48h;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a为A549细胞的活力检测结果,b为huh7细胞的活力检测结果。由图3可以看出,小分子ML-SA1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L-SA1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为寨卡病毒、登革病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ML-SA1的抗寨卡病毒活性浓度为50~4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东刘愈杰曹志贱郑从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珈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