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选择性地调节或开闭流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向并控制制热或制冷容量,同时使温度偏差为最小,实现热交换介质在热交换器中的均匀分布。该热交换器由以下部分构成:其端部被固定配置在至少一个以上的端板(101)的配管(105、107);设置在所述端板(101)上,向特定配管(105、107)供给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分配单元(110);槽(115),设置在所述介质分配单元(110)的上部,在其一侧面形成介质供给管(120)和介质回收管(125),在内部形成多个分配通道(190),由此向所述介质分配单元(110)的特定部位供给热交换介质;设置在所述槽(115)上,根据控制信号而动作并调节热交换介质的供给的介质调整单元(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讲涉及把供给配管的热交换介质的量调整合适后通过制冷制热负荷进行热交换能力的调节的热交换器,涉及选择性地调节或开闭流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向来控制制热或制冷容量,使热交换介质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热交换器中,同时把流过配管侧的热交换介质的量和流速保持一定,改善左右温度差,并且提高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一般公知的空气调和装置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所述制冷系统构成为通过压缩机的驱动而排出的热交换介质经过冷凝器、接收器干燥器(receiver drier)、膨胀阀和蒸发器,再次进行在压缩机中循环的过程,通过在蒸发器的热交换将汽车的车内制冷,另一方面,所述制热系统构成为通过使热交换介质(发动机冷却水)流入加热器芯中并进行热交换,将室内制热。使所述热交换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及加热器芯等是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起到接受热交换介质的供给,并以合适温度进行热交换后进行循环的作用。所述以往的热交换器构成为,如图1所示,具有其两端部被固定在上下端板(header)1、3上,并彼此隔开规定距离并列设置的多个配管5;与所述上下端板1、3接合,并形成有与各配管5的端部连通的通道的上下部槽(tank)7、9;设置在所述各配管5之间的用于扩大散热表面积的散热片11。这样构成的以往的热交换器在被安装于空气调和装置、特别是汽车用空气调和装置上的状态下,向由所述上部槽7和上部端板1形成的通道供给的热交换介质,一面通过由挡板划分的一侧配管5一面与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在由所述下部槽9和下部端板3形成的通道中进行U式回流,一面通过另一侧的配管5一面再次进行热交换,经过由所述上部槽7和上部端板1形成的通道被排出。进行上述热交换的以往的热交换器与制热或制冷负荷无关地被供给热交换介质(汽车的冷却水),所以另外需要根据制热或制冷负荷任意调整热交换能力的控制单元。例如,在热交换器用作汽车的加热器芯时,为了调节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使用调节鼓风机转数的方法,或使用在热交换器前面设置门来调节通过热交换器的风量的方法。这样,为了通过控制风量来控制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另外需要其他装置,具有不能可靠进行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人在先申请并已注册的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70234号,热交换器如图2和图3所示,由以下部分构成其两端部被固定在上下端板1、3上,按相等间隔配置的配管5;连接所述上部端板1并向特定配管5供给热交换介质的分配供给单元13;连接所述下部端板3并与各配管5的端部连通的下部槽9。所述分配供给单元13由以下部分构成主体17,其形成有与上部端板1接合的各配管5的上端部相连通的多个连接通道15、和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形成所述连接通道15的入口侧的圆筒状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被设置成可以连通形成于所述主体17的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介质供给管21;旋转部件23,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上,在旋转轴25设置选择性地遮断与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连通的连接通道15的入口的遮断叶片27;支撑所述旋转轴25并遮断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的护罩部件29。为了在上述状态下使用热交换器进行与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首先,通过所述热交换介质供给管21供给热交换介质,同时使可旋转地设置在热交换介质分配部19上的旋转部件23根据施加给热交换器的负荷而旋转。然后,根据所述旋转部件23的旋转,遮断叶片27选择性地开闭连接通道15的入口,由此向一部分或所有配管5供给热交换介质。在所述连接通道15的入口形成于两侧的情况下,设置在旋转部件23两侧的遮断叶片27将各配管5的端部同时打开,由此可以向一部分配管5供给热交换介质,可以利用旋转部件23的旋转调节热交换介质的供给量,所以能够任意调节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能力。这样,为了使热交换介质选择性地流过热交换器的各配管5,可以任意调节其性能,可以容易对应制热或制冷负荷。但是,所述热交换器虽然具有可以选择性地调节热交换介质的量的优点,但由于经由旋转部件23的遮断叶片27引导的热交换介质偏向于热交换器一侧的配管组,所以具有不仅热交换介质的混和性能降低,而且产生热交换器的左右温度差的问题。并且,所述热交换器任意变更/选择供给构造上的配管组的热交换介质的供给顺序和位置非容易之事。专利文献 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702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选择性地调节或开闭流过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向并控制制热或制冷容量,同时使温度偏差为最小,实现热交换介质在热交换器中的均匀分布。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使按照一定个数划分的与配管连通的热交换介质的分配孔的大小为与相应配管的数量成比例的大小,由此使流向配管侧的热交换介质的量和流速保持一定,改善左右温度差,并且提高热交换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其两端部被固定配置在上下端板上的配管;设置在所述上部端板上,向特定配管供给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分配单元;上部槽,设置在所述介质分配单元的上部,在一侧形成介质供给管和介质回收管,在内部形成向介质分配单元的特定部位供给热交换介质的分配通道;设置在所述上部槽上,根据控制信号而动作的介质调整单元;下部槽,接合在所述下部端板上,并与各配管的端部连通,通过回流管连接上部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配管,所开口的出入口侧接合在端板上,下端部具有回流单元,内部具有连接所述出入口的“U”字型通道;设置在所述端板上,向特定配管供给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分配单元;槽,收容所述介质分配单元并接合在所述端板上,在一侧形成介质供给管和介质回收管,在内部形成向介质分配单元的特定部位供给热交换介质的分配通道;设置在所述槽上,根据控制信号而动作的介质调整单元。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其端部被固定配置在端板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配管;设置在所述端板上,向特定配管供给热交换介质的介质分配单元;设置在所述介质分配单元的上部,在其一侧面形成介质供给管和介质回收管,在内部形成多个分配通道,由此向所述介质分配单元的特定部位供给热交换介质的槽;设置在所述槽上,根据控制信号而动作并调节热交换介质的供给的介质调整单元。本专利技术根据所述介质调整单元的动作向特定配管或所有配管供给热交换介质,同时把热交换介质的量调节合适,由此可以根据制冷制热负荷简单地调节热交换能力,并且热交换介质没有移动阻力性地分配流入特定配管或所有配管并进行循环,由此提高混和性能及整体热交换性能。并且,利用橡胶材质或合成树脂材质形成介质分配单元,由此使在配管侧流动的热交换介质和旁通的热交换介质之间的热传导为最小。并且,各个分配通道和引导部件及供给孔以所述引导部为中心在两方延伸,可以向各个配管供给一定的热交换介质,并且可以分阶段地调节热交换介质的量,所以能够进行细微的温度调节。并且,所述分配通道和引导部件及隔壁的位置可以进行多种变更,所以能够自由调整在特定配管流动的热交换介质的通道的数量和形状。并且,使按一定个数划分的与配管连通的热交换介质的分配孔的大小为与相应配管的数量成比例的大小,由此把流向配管侧的热交换介质的量和流速保持一定,改善左右温度差,同时提高热交换性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管(105),其两端部被固定配置在上下端板(101、103)上;介质分配单元(110),设置在所述上部端板(101)上,向特定配管(105)供给热交换介质;上部槽(115),设置在所 述介质分配单元(110)的上部,在一侧形成介质供给管(120)和介质回收管(125),在内部形成向介质分配单元(110)的特定部位供给热交换介质的分配通道(190);介质调整单元(130),设置在所述上部槽(115)上,根据控制信号 而动作;下部槽(134),接合在所述下部端板(103)上,并与各配管(105)的端部连通,通过回流管(140)连接上部槽(11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锡朴泰英
申请(专利权)人: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