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49477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导热管及散热鳍片组;其成型步骤为:首先,将已冲压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穿套在导热管上,其次,通过治具在最上层的散热鳍片上施加向下抵压的力量,然后,将抵止板穿套在最外侧的散热鳍片上方,并同时移开治具,最后即能通过该抵止板实现定位抵止功能,使每一个散热鳍片相互穿套在一起,从而防止散热鳍片组在组装运送过程中松脱变形,并使之与导热管形成面接触,以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令散热鳍片组能稳固地定位安装在导热管上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为使散热鳍片组散热速率增加,会在散热鳍片组上穿设有导热管,导热管内会设有毛细组织或工作流体,以利用该毛细组织或工作流体与散热鳍片组上的热源进行热交换,令散热鳍片组能快速地冷却散热。而要将散热鳍片组穿设在导热管上,首先需要冲压出多个散热鳍片,在散热鳍片的穿孔外缘形成环墙,再将导热管穿入穿孔以完成穿设动作,并使后一散热鳍片的环墙嵌入前一散热鳍片的环墙与导热管表面之间,将多个散热鳍片一一往上堆压从而完成穿设动作。但是,上述散热鳍片在与导热管穿设完成后,当不再往上堆压散热鳍片时,由于不再向导热管上穿设散热鳍片,因此已穿设在热管上的散热鳍片将形成往上撑开的回复力,造成每一散热鳍片间不够紧密,从而在组装或运送过程中受到碰撞或挤压时,常会使散热鳍片的表面因碰撞而变形,甚至在导热管上产生松脱的现象,使散热鳍片与导热管之间仅有点或线的接触,而降低整个散热效率。因此,为改善上述缺点,一种方法是在导热管与散热鳍片之间涂布辅助介质,例如以锡膏热熔接合,但这种方法势必多增加一道成型步骤。鉴于上述传统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根据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由此产生了本专利技术“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的定位结构,该散热模块由散热鳍片组构成,在每一个散热鳍片上对应导热管的位置处设有穿孔,穿孔上形成有环墙,该环墙具有连接于其穿孔孔缘上的锥状部、以及由该锥状部口径较小处延伸而出的夹紧部,从而使所述散热鳍片穿套在导热管上时,前散热鳍片的夹紧部嵌入在后散热鳍片的锥状部与该导热管表面之间。其中,该导热管在散热鳍片组最外侧安装有抵止板,该抵止板的厚度大于散热鳍片的厚度,而抵止板上也设有供导热管穿设的贯穿孔。由此,使抵止板定位抵止在散热鳍片组上方,从而使散热鳍片组定位抵止在导热管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将已冲压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穿套在导热管上;其次,将治具贴附在最上层的散热鳍片上,并施加向下抵压的力量,使前散热鳍片的夹紧部嵌入在后散热鳍片的锥状部与该导热管表面之间;然后,将抵止板穿套在最外侧的散热鳍片上方,并同时移开治具;最后,使抵止板定位抵止在散热鳍片组上方,从而使散热鳍片组定位抵止在导热管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模块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将散热鳍片组穿套在导热管上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部份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治具在散热鳍片组上施压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将抵止板穿套在导热管上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将抵止板穿套在导热管上的剖面图;图7是图5的部份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散热模块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利用治具在第一散热鳍片组上施压的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将治具移开并穿套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利用治具在第二散热鳍片组上施压的剖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立体外观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立体外观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散热模块 100散热鳍片组10、10’散热鳍片 1、1’ 穿孔 11导热管 2、2’、2”环墙 12、12’锥状部 121、121’ 夹紧部122、122’导热板 3 抵止板4贯穿孔 41 台具 20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详细说明,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其步骤如下a)首先,将已冲压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10穿套在导热管2上;b)其次,将治具20贴附在最上层的散热鳍片1上,并施加向下抵压的力量;c)然后,再将抵止板4穿套在最外侧面处的散热鳍片1上,并同时移开治具20;d)最后,即可令抵止板4定位抵止在散热鳍片组10上方,从而使散热鳍片组10定位抵止在导热管2上。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现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将导热管2穿设在厚度小于0.2mm的薄型散热鳍片1上,以提供导热管2冷却端的散热所需,并增进导热管2与各散热鳍片1之间的接合密度,减少空隙的产生,其中导热管2可以为水冷管或热管(Heat Pipe)型态,在本实施例中为热管。散热鳍片组10由多片散热鳍片1冲压堆叠而成,每一散热鳍片1上对应导热管2的位置处设有穿孔11,在各散热鳍片1冲制穿孔11的同时,一并在穿孔11上抽拉出口径渐缩的环墙12,环墙12具有连接于穿孔11孔缘上的锥状部121(如图3所示)、以及由锥状部121口径较小处延伸而出的夹紧部122,当各散热鳍片1一一堆叠在一起时,前一片散热鳍片1的穿孔11套置在后一片散热鳍片1的夹紧部122上;而导热管2竖立在导热板3上,从而形成散热模块100。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散热鳍片组10穿套于导热管2上时,将在散热鳍片组10的顶面处安装抵止板4(如图5所示),抵止板4的厚度须大于各散热鳍片1的厚度,且抵止板4上也设有供导热管2穿设的贯穿孔41。参照图2、图3所示,当欲将已冲压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10穿套在导热管2上时,首先,令上述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10以紧配合方式,使导热管2由环墙12口径较大处穿入各散热鳍片1的穿孔11中,且在穿设的过程中,各散热鳍片1间的间距会略为拉长。此时,散热鳍片1的穿孔11与导热管2之间是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导热管2与各散热鳍片1进行穿设前,可在导热管2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导热介质(图中未示出),该导热介质为高密度细分子结构,如硅油、矿物油或聚丙二醇甲醚(Polyethylene Glycol,PEG)等,并具有润滑的效果,从而可使导热管2与各散热鳍片1穿设时更加容易穿入,且该导热介质为高密度细分子结构,能完全填补导热管2与各散热鳍片1的夹紧部122间的空隙,从而增加接触效果。其次,参照图4所示,将治具20贴附在最上层的散热鳍片1上,并施加向下抵压的力量,使后一片散热鳍片1的夹紧部122嵌入在前散热鳍片1的锥状部121与导热管2表面之间(如图6所示),从而缩小各散热鳍片1间的间距,进而可使各散热鳍片1间的环墙12依序相嵌并使其夹紧于导热管2上,并使各散热鳍片1与导热管2间呈面接触,以提高接触面积和紧密度。然后,参照图5-7所示,将抵止板4穿套在导热管2上,使抵止板4定位抵止在散热鳍片组10的上方,同时移开治具20,从而使散热鳍片组10被定位抵止在导热管2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抵止板4穿设于导热管2上时,可先在贯穿孔41内涂布黏着剂,以增加抵止板4与导热管2间的固持力。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抵止板4除了可以安装在散热鳍片组10的上方外,还可以安装在散热鳍片组10的下方,使整个散热鳍片组10的上、下两侧全部被抵止板4夹持定位在导热管2上。图9、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当在导热管2上套设两个以上的散热鳍片组10、10’时,首先令第一散热鳍片组10以紧配合方式,先穿套在导热管2上,其次,将治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块的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a)首先,将冲压堆叠完成的散热鳍片组穿套在导热管上;b)其次,将治具贴附在最上层的散热鳍片上,并施加向下抵压的力量,以缩小各散热鳍片间的间距;c)然后,将抵止板穿套在最外侧的散热鳍 片上方,并同时移开所述治具;d)最后,使所述抵止板定位抵止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上方,从而使所述散热鳍片组定位抵止在所述导热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星林暄智
申请(专利权)人:禾富热导股份有限公司陈国星林暄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