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加热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88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元加热换热器,在壳体内设有由上下管板连接固定的若干根外管组成的第一加热单元,由穿过每根外管的内管及固定所述内管的上下管板组成的第二加热单元、由第二加热单元的上管板和上罩组成的第三加热单元。该换热器面积大,蒸发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且热能损失少,易清洗。加热器内不会残留药物,用于中药液提取液蒸发浓缩,可保证药品质量符合国际药品生产规范。(*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地说是涉及一种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其固定通道组件仅供一种热交换介质使用的热交换设备,各种介质与通道壁的不同侧面接触,另一种热交换介质以连续膜层形式覆盖在通道上的热交换设备。目前,人们常用的中药提取液蒸发浓缩设备是一种一个加热单元(一元加热)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由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由上、下管板连接多根圆管组成。使用时,壳体内通蒸气加热,物料在圆管腔内通过管壁受热,在管内呈圆柱状上升,随后进入与之相连的蒸发室蒸发。一元加热换热器和与之相连的蒸发室组成一个一效蒸发器,若二个或三个同样的蒸发器相连,便组成二效或三效蒸发器。这种一个加热单元的换热器,虽然壳体内加汽量很大,但圆管外壁受热面积较小,物料蒸发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下,外壳热能损失严重,热效率低,且其结构不合理,不易清洗,焊道内缝残存药物无法清除,影响了药品的质量,难于达到国际药品生产规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节能、高效、易清洗的三个加热单元(三元加热)换热器,进而提高药品的生产质量,使之符合国际药品生产规范。本技术的三元加热换热器,包括一个带有蒸汽进、出口(13)、(23)、物料进口(17)、物料出口(19)、物料回流口(25)、物料喷射口(6)的壳体(1)和装在壳体(1)内的由上、下管板(36)、(15)连接固定的若干根外管(4)组成的第一加热单元,在所述壳体(1)内还包括一个第二加热单元和一个第三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由穿过第一加热单元的每根外管(4)的并与其内壁之间留有适当的用于通过物料的间隙的内管(3)和用于固定所述内管(3)的上管板(12)、下管板(21)、(27)组成,所述上管板(12)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上管板(36)之间留有适当的用于通过物料的间距并用若干个支脚(34)、(35)支撑,所述下管板(21)、(27)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下管板(15)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所述物料进口、出口和回流口(17)、(19)、(25)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下管板(15)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下管板(21)之间,所述第三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上管板(12)的上面,由所述上管板(12)和底边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并罩住所有内管(3)的管口的上罩(2)组成,所述上罩(2)上设有蒸汽进口(7),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有罩住所述第三加热单元的喷射舱(37),在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下管板(27)的下面设有由所述下管板(27)和上周边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并罩住全部内管(3)管口的下罩(28)组成的第二、第三加热单元的冷凝水汽集流舱及其冷凝水汽排出口(29)。本技术的三元加热换热器加热面积大,物料在罐内经三个加热单元同时加热,蒸发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且热能损失少。需清洗时,只要简单地拧下上罩与壳体连接法兰上的螺栓取下上罩,将第二加热单元抽出,即可全面彻底清洗,加热器内不会残留药物,提高了药品的生产质量。本技术的其他细节和优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元加热换热器结构示意图2是沿图1A—A线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三元加热换热器壳体1呈圆筒形,其外壁包有玻璃纤维隔热层33。沿周向在隔热层33中间设有若干根木条32,用于固定最外层的包围玻璃纤维隔热层的装饰板(图中未示出)。在壳体1内的中部设有第一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由若干根竖直等距离布置的较粗的外管4和连接固定外管4上、下端外圆的上下管板36、15及壳体组成。在第一加热单元的壳体上、下部位分别设有蒸汽进口管13及连接法兰盘14,蒸汽出口管23及连接法兰盘24。在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由贯穿第一加热单元的外管4的较细的内管3及连接固定其上、下端外圆的上、下管板的12、21、27组成。上管板12与第一加热单元的上管板36之间留有适当的用于通过物料的空间,上管板12用若干个拧紧在第一加热单元上管板36上的螺栓及固定螺母35、34组成的支脚支撑,下管板21、27与第一加热单元的下管板15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以便在此处的壳体上设置物料进口管17,物料出口管19,物料回流管25,他们各设有相应的连接法兰盘18、20、26。在下管板15和设有物料进口管、出口管、回流管17、19、25的法兰盘之间装有密封垫片16。在下管板21、27之间装有防止蒸汽向外泄漏的密封垫片38。又为了防止下文将要阐述的冷凝水气集流舱内的气体进入待提取的物料中,在每根细管3上位于下管板21和27之间的位置上装有耐热密封圈22。上述的外管4和内管3与各管板之间均可用焊接使其连接固定在一起。在第二加热单元的上管板12的上面设有第三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由上管板12和底边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并罩住所有细管3的管口的上罩2组成。该上罩可制成图示的六角锥体形状或圆锥形、半球形。在上罩2上设有第二和第三加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管7,其上装有快开接头9,管端设有法兰盘10用于与锅炉供汽管道相连。在外壳1的上部设有罩住上述第三加热单元的物料喷射舱37,其形为截锥体形,其喷射管位于舱的顶部,管口大于90°上扬,用法兰与蒸发室相连。在外壳1的下部,位于第二加热单元下管板27的下面设有第二和第三加热单元的冷凝水汽集流舱。该集流舱由下管板27和上周边与其焊接在一起的并罩住全部细管3的管口的下罩28组成,下罩28呈圆锥形,其下端设有冷凝水汽口管29及连接法兰30。为了安装方便,在外壳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支脚31。本技术三元加热换热器和蒸发室相连便组成一个单效蒸发器,两个或三个甚至多个三元加热换热器与两个或三个或多个蒸发室串联便组成两效、三效甚至多效蒸发器。一效蒸发器的余热,经汽液分离后抽入二效三元加热换热器作为它的热源。二效蒸发器的余热气体经汽液分离后被抽入三效三元加热换热器,作为它的热源,以此类推。本技术的三元加热换热器配以蒸发室可根据需要做成系列产品,其蒸发能力为500,1000,1500,2000千克/小时,甚至更大。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料管17阀门,使物料进入外壳1内,经外管4和内管3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入喷射舱37,当装满喷射舱37并与本三元加热换热器相连的蒸发室有一定装量后,即可打开进汽管7的阀门,使蒸汽进入第三加热单元加热,当第三加热单元内的压力大于常压后,蒸汽进入第二加热单元加热。在打开进汽管7的阀门的同时打开进汽管13的进汽阀门,使蒸汽进入第一加热单元加热。当喷射枪37内温度达到大约98℃时,物料即沸腾蒸发。此时,启动连接本三元加热换热器和蒸发室的物料泵,蒸发室内的物料即可通过回流管25进入本三元加热换热器的外壳1内受热,受热后的物料经喷射管6进入蒸发室蒸发,从而实现循环蒸发过程,如此循环蒸发,直至物料被蒸发浓缩至所需要的浓度,经排料管19排出本三元加热换热器外,完成蒸发浓缩工作。第三、第二加热单元冷凝水汽经管29排出。本三元加热换热器由于蒸发速度快,用于单效蒸发浓缩时为定量(间断)蒸发,用于两效或三效乃至多效时可实现连续蒸发,从而实现大批量生产的目的。本三元加热换热器在大清洗时,拆下法兰5和8,取下喷射舱罩39,再打开快开法兰卡子11,拆开并取下法兰21和27及下罩28及第二加热单元内管上的橡胶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加热换热器,包括一个带有蒸汽进、出口(13、23)、物料进口(17)、物料出口(19)、物料回流口(25)、物料喷射口(6)的壳体(1)和装在壳体(1)内的由上、下管板(36、15)连接固定的若干根外管(4)组成的第一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还包括一个第二加热单元和一个第三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由穿过第一加热单元的每根外管(4)的并与其内壁之间留有适当的用于通过物料的间隙的内管(3)和用于固定所述内管(3)的上管板(12)、下管板(21、27)组成,所述上管板(12)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上管板(36)之间留有适当的用于通过物料的间距并用若干个支脚(34、35)支撑,所述下管板(21、27)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下管板(15)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所述物料进口、出口和回流口(17、19、25)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下管板(15)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下管板(21)之间,所述第三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上管板(12)的上面,由所述上管板(12)和底边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并罩住所有内管(3)的管口的上罩(2)组成,所述上罩(2)上设有蒸汽进口(7),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有罩住所述第三加热单元的喷射舱(37),在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下管板(27)的下面设有由所述下管板(27)和上周边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并罩住全部内管(3)管口的下罩(28)组成的第二、第三加热单元的冷凝水汽集流舱及其冷凝水汽排出口(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练姚万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先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