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隔声测试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压板、压板边界密封垫片、增强隔声层和测试窗口密封环,其中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夹具主体和第二夹具主体,第一夹具主体螺栓连接第二夹具主体前方,且第一夹具主体和第二夹具主体之间设置有增强隔声层和测试窗口密封环,第一夹具主体、第二夹具主体和测试窗口密封环上均开设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通孔,三个通孔构成测试窗口,压板销孔连接在第一夹具主体前方,且压板与第一夹具主体之间设有压板边界密封垫片;解决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样件侧边声音泄漏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装夹样件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
本技术属于隔声测试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
技术介绍
当前隔声量测试,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主要分为混响室-消声室材料隔声量测量和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量。混响室-消声室材料隔声量测量目前采用混响室-消声室夹具进行测量,但该类夹具对于样件边界漏声没有严格处理;而在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时,测试样件侧面声音泄漏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目前尚未有针对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的夹具,为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要求此类夹具装夹样件时能对样件的边界漏声进行严格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解决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样件侧边声音泄漏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且该夹具对不同厚度及材料的样件均适用,装夹样件效率高,样件装夹状态边界条件一致性好,有效提高试验精度和一致性,也适用于混响室-消声室材料隔声测试。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压板3、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增强隔声层5和测试窗口密封环6,其中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第一夹具主体1螺栓连接第二夹具主体2前方,且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设置有增强隔声层5,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上均开设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夹具通孔11,增强隔声层5上设有通孔12,测试窗口密封环6固定连接在增强隔声层5的通孔12内,且测试窗口密封环6内的通孔与夹具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通孔与两个夹具通孔11构成测试窗口,压板3销孔连接在第一夹具主体1前方,且压板3与第一夹具主体1之间设有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所述的压板(3)上设有形状和尺寸均与测试窗口相同的通孔,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上设有与测试样件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通孔。所述的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为厚度为1mm的边界密封垫片,或者在厚度为1mm、2mm、4mm、8mm、16mm和32mm的边界密封垫片中任意选取多个组合而成。所述的测试窗口密封环6分别与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压板边界密封垫片实现对测试样件边界漏声的封堵,可以确保单人独立操作,且该夹具对不同厚度及材料的样件均适用,装夹样件效率高,样件装夹状态边界条件一致性好,有效提高试验精度和一致性,也适用于混响室-消声室材料隔声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第二夹具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增强隔声层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测试窗口密封环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压板边界密封垫片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第一夹具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夹具主体;2第二夹具主体;3压板;4压板边界密封垫片;5增强隔声层;6测试窗口密封环;7压板固定螺栓孔;8边界密封垫片和压板定位销安装孔;9试件临时支撑销固定孔;10第二夹具主体连接孔;11夹具通孔;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压板3、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增强隔声层5和测试窗口密封环6,其中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第一夹具主体1螺栓连接第二夹具主体2前方,且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设置有增强隔声层5,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上均开设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夹具通孔11,增强隔声层5上设有形状和夹具通孔11相同但尺寸大于夹具通孔11的通孔12,测试窗口密封环6密封连接在增强隔声层5的通孔12内,且测试窗口密封环6内的通孔与夹具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通孔与两个夹具通孔11构成测试窗口,压板3销孔连接在第一夹具主体1前方,且压板3与第一夹具主体1之间设有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所述的压板(3)上设有形状和尺寸均与测试窗口相同的通孔,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上设有与测试样件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通孔。所述的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为厚度为1mm的边界密封垫片,或者在厚度为1mm、2mm、4mm、8mm、16mm和32mm的边界密封垫片中任意选取多个组合而成。所述的厚度为1mm、2mm、4mm、8mm、16mm和32mm的边界密封垫片上均设置有与测试样件形状和尺寸相同的通孔。如图7所示,第一夹具主体1由金属制成,中间方形的通孔为试件测试窗口,通过其外侧法兰面与混响室墙壁所开测试窗口侧面相连,中间分布有若干螺栓孔,包括压板固定螺栓孔7、边界密封垫片和压板定位销安装孔8、试件临时支撑销固定孔9、与第二夹具主体2连接孔10;如图2所示,第二夹具主体2与第一夹具主体1对称,由金属制成,其上设有与第一夹具主体1连接的孔。如图3所示,增强隔声层5由多层PUR发泡和胶皮组成的,夹在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增强非测试窗口处的隔声性能,其外廓尺寸与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一致,内侧矩形的通孔与测试窗口中部的测试窗口密封环6外部轮廓尺寸一致。如图4所示,测试窗口密封环6,由金属制成,增强试件测试窗口周边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的隔声性能,其外廓尺寸与增强隔声层5的矩形通孔尺寸一致,内部矩形的通孔尺寸与测试窗口尺寸一致,厚度与增强隔声层5一致。使用时,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用螺栓连接,中间夹着增强隔声层5和测试窗口密封环6,测试窗口密封环6与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涂抹密封胶,保证非测试窗口区域的隔声性能满足要求。待密封胶干燥后,把夹具主体用混凝土固定在混响室墙壁所开测试窗口上,确保夹具主体与混响室墙壁所开测试窗口侧壁之间无泄漏。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如图5所示,由橡胶制成,上部在使用时临时固定在第一夹具主体1上部设置的定位销上,且其外缘尺寸与压板3外缘尺寸一致,内部矩形的通孔为测试样件安放区,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为厚度为1mm的边界密封垫片,或者在厚度为1mm、2mm、4mm、8mm、16mm和32mm的边界密封垫片中任意选取多个组合而成;通过组合,用6块边界密封垫片即可以实现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厚度从0-63mm之间以1mm为间隔的共64种厚度调整。压板3如图6所示,由金属制成,上部使用时临时固定在第一夹具主体1上部设置的定位销上,其外缘尺寸比夹具主体测试窗口大,内部矩形的通孔尺寸与夹具主体上试件的测试窗口一致。压板3在装夹时,通过螺栓与夹具主体连接,压板3内侧部分与夹具主体压紧试件边缘,压板3外侧部分与夹具主体之间夹紧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在样件装夹时,首先根据样件厚度选择合适的边界密封垫片进行组合,临时固定在夹具主体上部设置的定位销上,再把样件放置在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中间的通孔中,通过夹具主体下部设置的临时支撑销临时固定,最后放上压板3,用螺栓连接压板3和夹具主体,压紧试件和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待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压板(3)、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增强隔声层(5)和测试窗口密封环(6),其中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第一夹具主体(1)螺栓连接第二夹具主体(2)前方,且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设置有增强隔声层(5),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上均开设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夹具通孔(11),增强隔声层(5)上设有通孔(12),测试窗口密封环(6)固定连接在增强隔声层(5)的通孔(12)内,且测试窗口密封环(6)内的通孔与夹具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通孔与两个夹具通孔(11)共同构成测试窗口,压板(3)销孔连接在第一夹具主体(1)前方,且压板(3)与第一夹具主体(1)之间设有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响室-混响室材料隔声量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压板(3)、压板边界密封垫片(4)、增强隔声层(5)和测试窗口密封环(6),其中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第一夹具主体(1)螺栓连接第二夹具主体(2)前方,且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之间设置有增强隔声层(5),第一夹具主体(1)和第二夹具主体(2)上均开设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夹具通孔(11),增强隔声层(5)上设有通孔(12),测试窗口密封环(6)固定连接在增强隔声层(5)的通孔(12)内,且测试窗口密封环(6)内的通孔与夹具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通孔与两个夹具通孔(11)共同构成测试窗口,压板(3)销孔连接在第一夹具主体(1)前方,且压板(3)与第一夹具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宏,潘殿龙,李登山,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