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座椅、配备该机动车座椅的机动车以及用于调整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52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为了改善机动车座椅(10)的舒适性,所述机动车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垫体(15)、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遮盖该垫体的座套(35)和至少一个牵拉装置(25、50),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一端部(25‑1)与座套(35)作用连接并且设置用于调整该座套的座套张力,规定:所述牵拉装置(25)借助第二端部(25‑2)固定在张紧装置(40)上,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改变和固定牵拉装置(25、50)从其第一端部(30‑1)至其第二端部(30‑2)的距离,并且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在机动车座椅(10)制造完成之后被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座椅、配备该机动车座椅的机动车以及用于调整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座椅、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备该机动车座椅的机动车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调整这种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DE102005060481A1已知一种机动车座椅,所述机动车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垫体、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遮盖该垫体的座套以及至少一个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一端部与座套作用连接并且设置用于调整该座套的座套张力。该调整用于避免由材料膨胀和缝制公差引起的座套的褶皱或波纹形成并且在机动车座椅的制造期间进行一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如下技术手段,制造完成的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可尤其是通过该机动车座椅的使用者借助所述技术手段而任意地提高、保持恒定或减小。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座椅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座椅具有至少一个垫体、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遮盖该垫体的座套和至少一个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一端部与座套作用连接并且设置用于调整该座套的座套张力。该机动车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二端部固定在张紧装置上,借助该张紧装置可改变牵拉装置从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的距离、即改变牵拉装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或长度并且可将牵拉装置固定在改变后的位置中。对张紧装置的操作在机动车座椅制造完成之后进行。有利地,能借助相对不耗费的手段实现:通过改变牵拉装置的相对长度来将座套的张力调整为大于、等于或小于基准。该调整本身可通过机动车座椅的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来进行,由此可随时间或根据人员来匹配座椅舒适性。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张紧装置构造为转动张紧装置或牵拉张紧装置。由此,可有利地实现:针对每种应用情况、期望的机动车座椅设计、张紧装置在机动车座椅上的期望的安装位置或同一张紧装置的可接近性而设置优化的张紧装置。如果所述转动张紧装置具有:围绕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的张紧卷筒,所述牵拉装置构造成可部分地卷绕在该张紧卷筒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张紧卷筒;以及卡锁装置,所述卡锁装置设置用于借助力锁合、形锁合和/或摩擦锁合在期望的位置中锁止或释放所述张紧卷筒,则有利地实现了转动张紧装置的一种简单的结构。如果所述张紧卷筒具有至少一个锁止齿并且卡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止杆,所述锁止杆在卡锁位置中与至少一个锁止齿接合并且在拉动位置中(座套在该拉动位置中未被张紧)与锁止齿脱离接合,则这更加地适用。要说明的是,上文公开的转动张紧装置的实施方式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有利地,也可行的是,使用其他已知的转动张紧装置,如尤其是例如由WO2014/082652A1、WO2017/059875A1、DE29701491U1和DE4240916C1已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并且替代于或累加于转动张紧装置,可设有具有至少一个卡锁装置的牵拉张紧装置,所述卡锁装置构造成可力锁合和/或形锁合和/或摩擦锁合地接纳在相对应的接纳装置中。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特别简单的可操作性,有利地规定,所述张紧装置设置在机动车座椅的背侧上。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牵拉装置固定在座套上和/或固定在与座套固定在一起的非织造物型材上,由此,大量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座椅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得到配备。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牵拉装置构造为套环,所述套环延伸穿过座套和/或延伸穿过与座套固定在一起的非织造物型材并且借助所述套环的相应端部固定在张紧装置上。由此,有利地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座椅,所述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可借助简单的手段在大的面积区域上进行调整。上文阐述的任务也通过具有至少一个上文公开的类型的机动车座椅的机动车来解决。相应的优点适当地适用。原则上可手动进行座套张力的调节。但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设有电驱动器,所述电驱动器与位于机动车中的车载电子设备作用连接。通过与车载电子设备连接的输入装置可有利地实现:使电驱动器运动,以便按期望增大或减小座套张力。输入本身可借助于按钮、开关、表面传感器或类似物手动进行或可借助于由计算机设备输出的信号进行,所述计算机设备位于机动车本身中或位于同一机动车的外部。尤其,可行的是,借助于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数据来控制或调节电驱动器。上文阐述的任务也通过一种用于调整至少一个上文公开的类型的位于机动车中的机动车座椅的座套张力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优点适当地适用。可有利地简单执行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a)定义代表期望的座套张力的额定值;b)测量在一个时间点时当前存在的座套张力;c)将所述当前存在的座套张力与额定值比较;d)如果测量到的座套张力小于额定值,则减小所述牵拉装置从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的距离;e)如果测量到的座套张力大于额定值,则增大所述牵拉装置从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的距离。根据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代表机动车状态的值来选取额定值。由此,尤其是可根据所选择的或期望的机动车加速度和/或倾斜度或在机动车座椅的使用者上车或下车时有利地选取机动车座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下文参考不按比例的附图详细地、非预判地、尤其是非限制性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A和1B以示意性后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座椅的靠背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图2A至2C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座椅的靠背的三种不同实施方式;图3A和3B分别示出转动张紧装置和牵拉张紧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A中示出机动车1,所述机动车具有示意性地以后视图示出的机动车座椅10的靠背5。靠背5具有由泡沫构造的垫体15,在该垫体中装入有第一非织造物型材20-1和第二非织造物型材20-2。在垫体15和这两个非织造物型材20-1、20-2内设有牵拉装置25,所述牵拉装置以第一套环25-1引导穿过第一非织造物型材20-1并且以第二套环25-2引导穿过第二非织造物型材20-2。第一套环25-1和第二套环25-2在此分别借助第一端部30-1与之后还要描述的座套35作用连接或固定在一起。第一套环25-1和第二套环25-2分别借助第二端部30-2与同样还要描述的张紧装置40作用连接或固定在该张紧装置上。借助机动车座椅10的这种设计可实现的是,在靠背5的镜面区域中调整座套35的座套张力。在图1B中示出机动车座椅10的、图1A中所示实施方式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除了图1A中描述的机动车座椅10的组成部分之外,还设有围绕垫体15设置的另外的非织造物部件45,在该另外的非织造物部件的拐角上分别固定着牵拉装置50的第一端部30-1。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牵拉装置50并非构造为套环,而是构造成拉绳式的并且借助其将与相应第一端部30-1相反的第二端部30-2固定在张紧装置40上。与根据图1A的实施例中不同,由此不是只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动车座椅(10),所述机动车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垫体(15)、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遮盖所述垫体的座套(35)和至少一个牵拉装置(25、50),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一端部(30-1)与所述座套(35)作用连接并且设置用于调整所述座套的座套张力,其特征在于,/n-所述牵拉装置(25、50)借助第二端部(30-2)固定在张紧装置(40)上;/n-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改变和固定所述牵拉装置(25、50)从其第一端部(30-1)至其第二端部(30-2)的距离;并且/n-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在所述机动车座椅(10)制造完成之后被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6 DE 102018202390.51.机动车座椅(10),所述机动车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垫体(15)、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遮盖所述垫体的座套(35)和至少一个牵拉装置(25、50),所述牵拉装置借助第一端部(30-1)与所述座套(35)作用连接并且设置用于调整所述座套的座套张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拉装置(25、50)借助第二端部(30-2)固定在张紧装置(40)上;
-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改变和固定所述牵拉装置(25、50)从其第一端部(30-1)至其第二端部(30-2)的距离;并且
-所述张紧装置(40)设置用于在所述机动车座椅(10)制造完成之后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40)是转动张紧装置(40-1)或牵拉张紧装置(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张紧装置(40-1)具有:围绕转动轴(70)可转动地支承的张紧卷筒(65),所述牵拉装置(25、50)构造成可部分地卷绕在所述张紧卷筒上;驱动装置(120),所述驱动装置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张紧卷筒(65);以及卡锁装置(115),所述卡锁装置设置用于在期望的位置中锁止或释放所述张紧卷筒(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卷筒(65)具有至少一个锁止齿(80),并且所述卡锁装置(115)具有至少一个锁止杆(95),所述锁止杆(95)在卡锁位置中与至少一个锁止齿(80)接合并且在拉动位置中与所述锁止齿(80)脱离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张紧装置(40-2)具有至少一个卡锁装置(115),所述卡锁装置构造成能够力锁合和/或形锁合和/或摩擦锁合地接纳在相对应的接纳装置(125)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布连R·马蒂克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