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1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其具有坐垫骨架和包覆在坐垫骨架上的面套,其中,坐垫骨架具有用于容纳插扣的凹槽,面套具有包覆在该凹槽上的口袋,该面套还包括在该凹槽区域连接至口袋的遮挡结构,该遮挡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遮挡片和弹力片,该遮挡片和弹力片分别连接在口袋的相对的两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而且使得座椅的外观的整体性提高。另外,该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设置不仅没有影响插扣从凹槽中伸出的运动行程,而且插扣能够在两个状态下自由切换,均保持良好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
技术介绍
具有靠背折叠下潜功能的汽车座椅,通常在坐垫上设置有从其后侧向前延伸的凹槽(被俗称为老鼠洞),用于容纳安全带插扣(BUCKLE)。如图4所示,在不使用安全带的时候,该插扣3’以躺卧姿势(即翻倒状态)容纳于坐垫的凹槽中,其顶表面与坐垫齐平,从而保证在靠背折叠下潜的过程中不与靠背干涉。如图5所示,在使用安全带的时候,该插扣3’以直立姿势(即站立状态)从凹槽中伸出站立以与安全带配合保护乘客。显然,该凹槽的设置虽然能够避免上述干涉的问题,但是也常常成为藏污纳垢所在,而且该凹槽的裸露(以及凹槽中的金属件的裸露)也使得外观的整体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凹槽裸露所带来的藏污纳垢及外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其具有坐垫骨架和包覆在坐垫骨架上的面套,其中,坐垫骨架具有用于容纳插扣的凹槽,面套具有包覆在该凹槽上的口袋,该面套还包括在该凹槽区域连接至口袋的遮挡结构,该遮挡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遮挡片和弹力片,该遮挡片和弹力片分别连接在口袋的相对的两侧。优选地,当插扣以躺卧姿势容纳于凹槽中时,遮挡结构的遮挡片覆盖在凹槽上与坐垫齐平以保证在靠背折叠下潜的过程中不与靠背干涉。优选地,当插扣以直立姿势从凹槽中伸出站立以与安全带配合时,遮挡结构的弹力片被拉伸并拉紧遮挡片以保持遮挡片至少部分覆盖在凹槽上以提供回复力。优选地,口袋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布和第二侧布,该遮挡片连接在第一侧布上,该弹力片连接在第二侧布上。优选地,第一侧布、第二侧布、遮挡片和弹力片共同限定出插扣的容纳和运动空间。优选地,遮挡片的第一边缘通过拼缝缝合在第一侧布上,遮挡片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通过拼缝缝合在弹力片的第三边缘上,弹力片的与第三边缘相对的第四边缘通过拼缝缝合在第二侧布上。优选地,遮挡片的第一边缘缝合在第一侧布的顶缘上。优选地,弹力片的第四边缘缝合在第二侧布的低于顶缘的位置。优选地,遮挡片为皮质材料片。优选地,弹力片为松紧带。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而且使得座椅的外观的整体性提高。另外,该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设置不仅没有影响插扣从凹槽中伸出的运动行程,而且插扣能够在两个状态下自由切换,均保持良好的外观。特别地,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仅需要与坐垫面套相固定,不需要额外设计的固定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该坐垫涉及的缝制和包覆等步骤均符合量产工艺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在插扣处于躺卧姿势时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在插扣处于直立姿势时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坐垫在插扣处于躺卧姿势时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坐垫在插扣处于直立姿势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具有坐垫骨架1和包覆在坐垫骨架1上的面套2,其中,坐垫骨架1具有用于容纳安全带插扣(BUCKLE)3的凹槽11,面套2具有包覆在该凹槽11上的口袋21和在该凹槽11区域连接至口袋21的遮挡结构22。如图1所示,在不使用安全带的时候,该插扣3以躺卧姿势容纳于凹槽11中,遮挡结构22覆盖在凹槽11上与坐垫齐平,从而保证在靠背折叠下潜的过程中不与靠背干涉。如图2所示,在使用安全带的时候,该插扣3以直立姿势从凹槽11中伸出站立以与安全带配合保护乘客。显然,不论是在图1的状态下还是图2的状态下,凹槽11(特别是凹槽11的后部)均至少部分被遮挡结构22覆盖,其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而且使得座椅的外观的整体性提高。另外,该遮挡结构22的设置不仅没有影响插扣3从凹槽11中伸出的运动行程,而且插扣3能够在两个状态下自由切换,均保持良好的外观。如图3所示,凹槽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相对应地,包覆在该凹槽11上的口袋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布211和第二侧布212。遮挡结构22包括遮挡片221和弹力片222,其中,遮挡片221的左缘通过拼缝缝合在第一侧布211上,遮挡片221的右缘通过拼缝缝合在弹力片222的顶端,弹力片222的底缘通过拼缝缝合在第二侧布212上。如此,第一侧布211、第二侧布212、遮挡片221和弹力片222共同限定出插扣3(参见图1和图2)的容纳和运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遮挡片221的左缘缝合在第一侧布211的顶缘上,从而使得遮挡片221始终覆盖在凹槽1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弹力片222的底缘缝合在第二侧布212的低于顶缘的位置,从而使得弹力片222具有下拉遮挡片221的右缘使其始终覆盖在凹槽11的上方而且使其具有回复力。在本实施例中,该遮挡片221的材料选择为与面套2的材料相同,例如真皮或人造皮,以维持统一的外观。当然,该遮挡片221的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其他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遮挡片221的形状选择为矩形,以与凹槽11适配。应该理解,该遮挡片22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弹力片222的材料具有弹性,例如选择为松紧布。当然,该弹力片222的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其他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弹力片222的形状选择为梯形,以与第二侧布212适配。应该理解,该弹性片22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例如根据其底端的固定位置的不同而选择为其他形状。回到图1,在不使用安全带的时候,插扣3以躺卧姿势容纳于凹槽11中,遮挡片221覆盖在凹槽11上与坐垫齐平(此时的弹力片处于不受力的自由状态),从而保证在靠背折叠下潜的过程中不与靠背干涉。回到图2,在使用安全带的时候,插扣3以直立姿势从凹槽11中伸出站立以与安全带配合保护乘客,此时的弹力片222(参见图3)受到插扣3的作用力而自适应地从凹槽11中伸出拉伸,遮挡片221的与弹力片222连接的一侧翘起并在弹力片222的拉紧作用下而保持覆盖在凹槽11上。当插扣3在解除与安全带的连接后,该弹力片222提供回复力以使得遮挡片221的翘起的一侧恢复至与坐垫齐平的状态,即回复到图1。显然,根据本技术的遮挡结构22不仅能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而且外观稳定,能够自适应调节,即适应插扣3的运动行程而具有不同的遮挡范围,始终保证良好的外观。而且,根据本技术的遮挡结构22可以在保证良好的外观的前提下进行两个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其具有坐垫骨架和包覆在坐垫骨架上的面套,其中,坐垫骨架具有用于容纳插扣的凹槽,面套具有包覆在该凹槽上的口袋,其特征在于,该面套还包括在该凹槽区域连接至口袋的遮挡结构,该遮挡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遮挡片和弹力片,该遮挡片和弹力片分别连接在口袋的相对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回弹式面套遮挡结构的坐垫,其具有坐垫骨架和包覆在坐垫骨架上的面套,其中,坐垫骨架具有用于容纳插扣的凹槽,面套具有包覆在该凹槽上的口袋,其特征在于,该面套还包括在该凹槽区域连接至口袋的遮挡结构,该遮挡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遮挡片和弹力片,该遮挡片和弹力片分别连接在口袋的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当插扣以躺卧姿势容纳于凹槽中时,遮挡结构的遮挡片覆盖在凹槽上与坐垫齐平以保证在靠背折叠下潜的过程中不与靠背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当插扣以直立姿势从凹槽中伸出站立以与安全带配合时,遮挡结构的弹力片被拉伸并拉紧遮挡片以保持遮挡片至少部分覆盖在凹槽上以提供回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口袋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布和第二侧布,该遮挡片连接在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张保银戴洁林劲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