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52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包括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通长的柔性条形件,所述连接条的一侧与座椅面套固定,所述连接条的另一侧间隔或连续地形成有多个供与汽车座椅上的对手件连接的连接孔。其中,所述连接条包括一织带,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织带的一侧设置,所述织带的另一侧与座椅面套的边缘通过缝纫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柔性条形件作为连接条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同时通过在连接条上形成连接孔来适配各类的对手件,从而使连接条同时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和适配于各类对手件。

Fixed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装配
,特指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面套连接件通常是在座椅面套的边缘缝纫固定硬质或软质的辅料,如塑料型条、无纺布钢丝等硬质辅料和软质塑料条、海绵条等的软质辅料。对于硬质辅料,通常能较好地适配于各类汽车座椅对手件完成固定,但其弯折性能较差,若大角度弯折容易发生变形;而对于软质辅料,虽然弯折性能较好,但仍无法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且由于质软而不能适配于各类汽车座椅对手件,在具有多种不同对手件的情况下需要配合硬质辅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可以解决现有的硬质软质型条存在缺陷,不能同时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和适配于各类对手件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包括: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通长的柔性条形件,所述连接条的一侧与座椅面套固定,所述连接条的另一侧地形成有多个供与汽车座椅上的对手件连接的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柔性条形件作为连接条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同时通过在连接条上形成连接孔来适配各类的对手件,从而使连接条同时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和适配于各类对手件。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条包括一织带,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织带的一侧设置,所述织带的另一侧与座椅面套的边缘通过缝纫固定。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条包括一织带和波浪形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侧边与所述织带的侧边固定并形成间隔的固定点,每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连接绳与织带围合形成所述连接孔。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织带上间隔地开设形成所述连接孔。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形孔、圆形孔或异形孔。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条包括一织带和间隔地固定于所述织带侧边的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一柔性片状件绕成环形而形成,所述连接孔形成于所述连接环内。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手件为一通长的钢丝且与所述连接条平行;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C形件,所述C形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勾设于所述钢丝,从而将所述连接条与汽车座椅连接。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手件为垂直于所述连接孔的钢丝,通过使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连接孔,从而使所述连接条勾挂于所述钢丝上,将所述连接条与汽车座椅连接。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手件为挂钩,通过使所述挂钩穿过对应的连接孔,从而使所述连接条勾挂于所述挂钩上,将所述连接条与汽车座椅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条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条的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另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另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连接条在另一平面内弯折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汽车座椅面套缝纫固定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平行的钢丝连接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平行的钢丝连接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垂直的钢丝连接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垂直的钢丝连接的剖视图。图15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金属挂钩连接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塑料挂钩连接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与塑料挂钩连接的剖视图。图18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条同时与不同对手件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既能够进行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又能够适配于各类对手件以便于面套的连接固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用于将汽车座椅面套固定在座椅上,该固定结构包括一连接条10。连接条10为通长的柔性条形件,连接条10的一侧与座椅面套固定,连接条10的另一侧间隔或连续地形成有多个供与汽车座椅上的对手件连接的连接孔20。如图10所示,该连接条10包括一织带11,连接孔20靠近织带11的一侧设置,织带11的另一侧与座椅面套90的边缘通过缝纫固定。连接孔在织带的侧边间隔或连续分布。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条10包括一织带11和波浪形的连接绳12,连接绳12的侧边与织带11的侧边固定并形成间隔的固定点,每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连接绳与织带围合形成连接孔20,此时连接孔连续分布在织带侧边。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连接绳12也可以分成多段,多段连接绳12间隔地与织带11固定,且每段连接绳12与织带11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接孔20,此时每段连接绳对应的连接孔间隔分布在织带侧边。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连接条包括一织带11,织带11上间隔地开设形成连接孔20。连接孔20为长条形孔、圆形孔或异形孔,而较佳地,该连接孔20为长条形孔,且形状为长方形,该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织带11。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条10包括一织带11和间隔地固定于织带11侧边的多个连接环13,连接环13通过一柔性片状件绕成环形而形成,连接孔20形成于连接环13内。在上述三种实施例中,连接条10采用柔性的织带制作,从而在X方向上(如图2、图5和图8)和Y方向上(如图3、图6和图9)实现无角度限制的弯折,在任意曲率、任意角度进行形变,可以实现弧形区域、异形区域等特殊固定区域面套固定,也使得固定对手件的位置布局没有限制,可以布局成圆弧形,也可以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下面对连接条与不同类型的对手件的连接进行说明。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对手件为一通长的钢丝81且与连接条10平行时,本技术的固定结构还包括C形件30,C形件30穿过连接孔20并勾设于钢丝81,从而将连接条10与汽车座椅连接。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对手件为垂直于连接孔的钢丝82时,通过使钢丝82穿过对应的连接孔20,从而使连接条10勾挂于钢丝82上,将连接条10与汽车座椅连接。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通长的柔性条形件,所述连接条的一侧与座椅面套固定,所述连接条的另一侧形成有多个供与汽车座椅上的对手件连接的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通长的柔性条形件,所述连接条的一侧与座椅面套固定,所述连接条的另一侧形成有多个供与汽车座椅上的对手件连接的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包括一织带,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织带的一侧设置,所述织带的另一侧与座椅面套的边缘通过缝纫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还包括波浪形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侧边与所述织带的侧边固定并形成间隔的固定点,每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连接绳与织带围合形成所述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上间隔地开设形成所述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形孔或圆形孔。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笑莹张磊林劲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