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用交流换热器加热气体的过程,这个交流换热器是由以下部分组成的位于两个圆柱形隔栅之间的由颗粒材料组成的环形蓄热器;由内热隔栅围着的通热气体的集热室;和由外冷隔栅和外壁围成的通冷气的集冷室,本专利技术也涉及这类结构的交流换热器。在这种交流换热器中,热气和冷气交互的沿径向穿过蓄热器,与通常使用的空气加热器相反,在加热阶段,热气体是从内部的集热室吹向外部的集冷室,而在鼓风阶段(即供热气体阶段)气流方向相反,要加热的气体可以是混合气体,可以含有蒸汽,特别是可以有水蒸汽。类似的交流换热器在US-A-2,272,108专利中被描述过,根据该专利提供的例子作的一个定量的实验装置(这里没有给出)证明这个美国专利中介绍的交流换热器在实际是绝对无法工作的,另外的一个定性的实验表明气体穿过蓄热层的速度选的太低,同时蓄热体的颗粒状材料的颗粒尺寸太大,由于这两个原因,气体在穿过蓄热器时的压力降就太低了,在集冷室内气压随高度下降(称为烟囱效应),但是这个效应在集热室中是可忽略的,在实验装置中,由烟囱效应引起的压力差几倍于蓄热层中的压力降,因此在加热阶段,加热气体只在蓄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交流换热器中加热气体的过程,这个换热器具有一个由颗粒状材料组成的位于两个同轴的圆柱形隔栅之间的环形蓄热器;一个通热气体的由内热隔栅围成的集热室;一个通冷气体的由外冷隔栅和炉体壁围成的集冷室,其特征是:在加热阶段,压力差增加到ρgH的5倍以上(这里ρ为20℃时气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交流换热器的高度),以及气体通过热隔栅的流量在常压下至少为300m↑[3]/hm↑[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乔治法斯宾德,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克劳德方法的研究开发空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