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76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车体上表面的左端铰接左机械臂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左机械臂上,左机械臂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车体上表面的右端铰接右机械臂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右机械臂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为牵引滤板移动的小车,其能代替人工移动板框,减少了人工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酵母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板框过滤器,是一种过滤设备。适用于浓度50%以下粘度较低,含渣量较少的液体作密闭过滤以达到提纯,灭菌、澄清等精滤、半精滤的要求,直接选用微孔滤膜,可不经微孔膜过滤器直接达到无菌过滤之目的,为生产酵母的常用设备。授权公布号为CN10626794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其能实现机械清洗。但是,其滤板的移动还是靠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板框的移动还是靠人工,工作效率低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车体上表面的左端铰接左机械臂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左机械臂上,左机械臂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车体上表面的右端铰接右机械臂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右机械臂上,右机械臂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其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整体为牵引滤板移动的小车,其能代替人工移动板框,减少了人工劳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四)。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五)。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六)。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七)。图9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30,包括车体31,车体31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32、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车体31上表面的左端铰接左机械臂33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35,扭簧35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31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左机械臂33上,左机械臂33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车体31上表面的右端铰接右机械臂34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35,扭簧35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31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右机械臂34上,右机械臂34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牵引车30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其工作原理为:需要使用时,利用两个板框13的挂耳12,达到移动的目的。板框13正常过滤工作时,板框13两侧的挂耳搭在板框轨道上,通过挂耳在板框轨道上的滑动实现板框13的移动。为了移动顺利,最好板框13的两侧都设有一个牵引车30。具体为:第一步,如图2,利用板框动力设备(一般为油缸)将所有的板框压到右侧,然后板框动力设备再复位,一般来讲,最左端的第一个板框固定在板框动力设备上与其一同移动到最左侧,这点与现有技术一样。然后,在第一个与第二个板框之间放入本牵引车30。第二步,如图2,牵引车30的两个扭转臂扭转到最大极限,右机械臂34的上端、左机械臂33的上端都在最高点(下称自由状态),牵引车30向左移动。第三步,如图3,右机械臂34的上表面接触到第二个板框的挂耳12的下表面,右机械臂34受到挂耳12的下表面的挤压(下称挤压状态),右机械臂34逆时针翻转,牵引车30继续向左移动。第四步,如图4,左机械臂33的上端接触到第二个板框的挂耳12的左侧面,右机械臂34脱离了第二个板框的挂耳12的约束、位于第二个板框与第三的挂耳12之间而处于自由状态,此时,牵引车30的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达到极限,通过调整,牵引车30的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开始向左移动,此时,第二个板框位于牵引车30的两个机械臂之间,第二个板框受到右机械臂34的约束,与牵引车30一起移动。第五步,如图5,牵引车30左移动到清洗位置,牵引车30停止,进行清洗作业。清洗作业的内容参见现有技术。第六步,如图6,清洗作业结束后,牵引车30继续左移动,直到左机械臂33的上表面接触到第一个板框的挂耳12的下表面,左机械臂33位于挤压状态。第七步,如图7,牵引车30继续左移,直到第二个板框接触到第一个板框,此时,牵引车30的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达到极限,通过调整,牵引车30的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开始向左移动,此时,牵引车30的左机械臂33继续位于挤压状态。第八步,如图8,牵引车30右移,在左机械臂33的上表面脱离第一个板框的挂耳12的下表面的约束之前,左机械臂33的上表面接触到第二个板框的挂耳12的下表面,左机械臂33继续位于挤压状态。第九步,如图9,牵引车30继续右移,左机械臂33继续位于自由状态,第二个板框移动到位。此时判断一下,如果需要继续清洗,重复第二步到第九步,如果不需要继续清洗,就结束。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包括车体(31),车体(31)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32)、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其特征在于:/n车体(31)上表面的左端铰接左机械臂(33)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35),扭簧(35)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31)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左机械臂(33)上,左机械臂(33)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车体(31)上表面的右端铰接右机械臂(34)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35),扭簧(35)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31)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右机械臂(34)上,右机械臂(34)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板框的挂耳之间的距离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板框过滤器用牵引车,包括车体(31),车体(31)上设有驱动电机与驱动轮(32)、从动轮,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轮,其特征在于:
车体(31)上表面的左端铰接左机械臂(33)的下端,该销轴上穿设扭簧(35),扭簧(35)的两个扭转臂的一个接触车体(31)上表面,另外一个固定在左机械臂(33)上,左机械臂(33)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熊涛李知洪陈红卫张玉东李国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酵母睢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