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及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72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及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设有头部、身体、两手部以及两腿部,所述头部、所述两手部以及所述两腿部均与所述身体活动连接;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身体内部的控制器、语音识别电路、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设于所述两手部的多个舵机、设于所述身体与所述头部连接处的第一直流电机、设于所述身体和所述两腿部连接处的第二直流电机、设置所述两腿部关节连接处的第三直流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控制机器人变形,提高机器人的动作灵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人形智能机器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主要以人形步态行走及人体动作姿态为主的仿生机器人;另一类主要以轮子行走为主的玩具机器人。其中,不管是仿生机器人还是玩具机器人,均不具有变形功能,且动作灵活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及机器人,旨在解决目前的机器人不能变形、且动作灵活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应用于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设有头部、身体、两手部以及两腿部,所述头部、所述两手部以及所述两腿部均与所述身体活动连接;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身体内部的控制器、语音识别电路、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设于所述两手部的多个舵机、设于所述身体与所述头部连接处的第一直流电机、设于所述身体和所述两腿部连接处的第二直流电机、设置所述两腿部关节连接处的第三直流电机;其中,所述语音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多个控制端与所述多个舵机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可选的,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八个舵机,所述八个舵机中的其中四个舵机设于所述机器人的左手部,所述八个舵机中的另外四个舵机设于所述机器人的右手部。可选的,所述变形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叶片开关和第二叶片开关;所述第一叶片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叶片开关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叶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叶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系统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还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均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还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均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第三驱动芯片、第三电容以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七引脚,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所述系统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还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均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语音识别电路包括咪头、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以及第十七电容;所述咪头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九引脚、并连接至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十引脚;所述咪头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十一引脚;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十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还包括蓝牙模块,客户端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可选的,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还包括2.4G模块,遥控设备通过所述2.4G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语音识别电路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根据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输出对应的语音交互控制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语音交互控制指令产生对应的PWM脉冲信号并输出至分布于机器人头部与身体连接处的第一直流电机、分布与机器人身体和两腿部连接处的第二直流电机、以及分布于两腿部关节连接处的第三直流电机,以控制机器人变形。并且,通过在机器人两手部设置多个舵机,利用多个舵机控制机器人的手部执行对应的动作,以增加机器人的动作灵活性。如此设置,既能够控制机器人变形,也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和动作灵活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中控制器的引脚定义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多个舵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变形位置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一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第三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应用于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设有头部、身体、两手部以及两腿部,所述头部、所述两手部以及所述两腿部均与所述身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n设于所述身体内部的控制器、语音识别电路、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设于所述两手部的多个舵机、设于所述身体与所述头部连接处的第一直流电机、设于所述身体和所述两腿部连接处的第二直流电机、设置所述两腿部关节连接处的第三直流电机;其中,/n所述语音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n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控制器的多个控制端与所述多个舵机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应用于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设有头部、身体、两手部以及两腿部,所述头部、所述两手部以及所述两腿部均与所述身体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身体内部的控制器、语音识别电路、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设于所述两手部的多个舵机、设于所述身体与所述头部连接处的第一直流电机、设于所述身体和所述两腿部连接处的第二直流电机、设置所述两腿部关节连接处的第三直流电机;其中,
所述语音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形位置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多个控制端与所述多个舵机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包括八个舵机,所述八个舵机中的其中四个舵机设于所述机器人的左手部,所述八个舵机中的另外四个舵机设于所述机器人的右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叶片开关和第二叶片开关;
所述第一叶片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叶片开关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叶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叶片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系统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还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均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
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博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