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训练台的表面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坐板,训练台表面上异于坐板的一侧开设有移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锻炼者可坐在训练台上的坐板中,利用绑带上的魔术贴将绑带与锻炼者的腿部绑接在一起,而后锻炼者可手部握着连动板上的轨槽内的握把,将定位螺钮与定位盘相互分离,在进行移动拉力伸腿锻炼的同时,手部也可进行圆周规律性的内外侧画弧摆动,从而解决原有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具有一定是用局限性的问题,可将定位螺钮旋接进定位盘上的螺孔内,依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上肢部分的运动或是固定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治疗骨科疾病也逐渐被人们所追捧,骨伤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活动训练,而现有的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效果差,结构简单,功能较差,并且多半只能锻炼身体的具体的部分部位,无法实现全身的协调性锻炼,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根据病人具体的锻炼康复状况对训练的装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强度调整,使得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在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功能性较为单一,不能够起到较好的骨科康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具有对患者躯干骨骼进行协调性锻炼恢复和可进行一定程度上训练强度调节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训练台的表面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坐板,训练台表面上异于坐板的一侧开设有移槽,移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移块,移块的上方设置有连动板,连动板与移块通过转杆转接在一起,连动板的表面上开设有轨槽,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把,训练台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转钮转接有衔接片,衔接片异于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绑带,衔接片靠近绑带的一端熔接有连接壳,连接壳与绑带之间嵌接有拉带。优选的,连动板异于轨槽一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块,移块表面上与连接块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定位盘,定位盘的表面上半环形分布有多个螺孔,定位盘与连接块之间通过螺纹旋接有定位螺钮,绑带与连接壳之间靠近拉带的位置处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镶接绑带的内部,拉簧的另一端镶接有方形块。优选的,移槽内部的底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圆孔,移块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插杆,插杆穿过移块的内部插接进圆孔中。优选的,绑带的表面上通过针线缝合有魔术贴,坐板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连接有棉层。优选的,握把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杆,连杆异于握把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动板转接在一起。优选的,握把的上下两侧均嵌合有皮绳,皮绳为弹性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锻炼者可坐在训练台上的坐板中,利用绑带上的魔术贴将绑带与锻炼者的腿部绑接在一起,而后锻炼者可手部握着连动板上的轨槽内的握把,将定位螺钮与定位盘相互分离,在进行移动拉力伸腿锻炼的同时,手部也可进行圆周规律性的内外侧画弧摆动,两者相互协调对锻炼者的全身骨骼都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从而解决原有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具有一定是用局限性的问题,在锻炼的过程中,可将定位螺钮旋接进定位盘上的螺孔内,依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上肢部分的运动或是固定调节,可将在连接壳与绑带之间扣接不同数量的拉簧,以此改变对患者下肢部分拉伸运动时的阻碍拉力,增加了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运动调节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动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动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训练台;2、坐板;3、移槽;4、移块;5、连动板;6、固定块;7、衔接片;8、绑带;9、定位螺钮;10、定位盘;11、插杆;12、连接块;13、拉簧;14、拉带;15、连接壳;16、连杆;17、握把;18、皮绳;19、轨槽;20、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1,训练台1的表面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坐板2,训练台1表面上异于坐板2的一侧开设有移槽3,移槽3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移块4,移块4的上方设置有连动板5,连动板5与移块4通过转杆转接在一起,连动板5的表面上开设有轨槽19,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把17,训练台1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通过转钮转接有衔接片7,衔接片7异于固定块6的一侧设置有绑带8,衔接片7靠近绑带8的一端熔接有连接壳15,连接壳15与绑带8之间嵌接有拉带14,利用相对应的协调训练构件,对锻炼者的全身骨骼都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从而解决原有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具有一定是用局限性的问题,增加了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功能性效果。具体的,连动板5异于轨槽19一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2,移块4表面上与连接块12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定位盘10,定位盘10的表面上半环形分布有多个螺孔20,定位盘10与连接块12之间通过螺纹旋接有定位螺钮9,绑带8与连接壳15之间靠近拉带14的位置处设置有拉簧13,拉簧13的一端镶接绑带8的内部,拉簧13的另一端镶接有方形块,通过相应的转动调节和拉力调节构件,增加了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运动调节性。具体的,移槽3内部的底面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圆孔,移块4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插杆11,插杆11穿过移块4的内部插接进圆孔中,可根据运动者整体身体躯干的不同情况,将插杆11穿过移块4的内部插接在圆孔中,对锻炼者进行固定性上肢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稳固性。具体的,绑带8的表面上通过针线缝合有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可将绑带8与锻炼者的腿部较好绑接在一起,坐板2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连接有棉层,使得锻炼者坐在坐板2上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具体的,握把1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杆16,连杆16异于握把17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动板5转接在一起,握把17在连杆16与转轴的配合作用下,可稳定的进行画弧摆动锻炼,保证了握把17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的,握把17的上下两侧均嵌合有皮绳18,皮绳18为弹性构件,在进行上下肢协调运动的过程中,可用手指将皮绳18向外侧撑开,以此过程来反复锻炼训练者手指部分的骨骼运动恢复过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锻炼者可坐在训练台1上的坐板2中,坐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保证了坐板2在训练台1上能够正常的进行相应的横向移动,利用绑带8上的魔术贴将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1),其特征在于:训练台(1)的表面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坐板(2),训练台(1)表面上异于坐板(2)的一侧开设有移槽(3),移槽(3)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移块(4),移块(4)的上方设置有连动板(5),连动板(5)与移块(4)通过转杆转接在一起,连动板(5)的表面上开设有轨槽(19),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把(17),训练台(1)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通过转钮转接有衔接片(7),衔接片(7)异于固定块(6)的一侧设置有绑带(8),衔接片(7)靠近绑带(8)的一端熔接有连接壳(15),连接壳(15)与绑带(8)之间嵌接有拉带(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1),其特征在于:训练台(1)的表面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坐板(2),训练台(1)表面上异于坐板(2)的一侧开设有移槽(3),移槽(3)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移块(4),移块(4)的上方设置有连动板(5),连动板(5)与移块(4)通过转杆转接在一起,连动板(5)的表面上开设有轨槽(19),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把(17),训练台(1)上表面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通过转钮转接有衔接片(7),衔接片(7)异于固定块(6)的一侧设置有绑带(8),衔接片(7)靠近绑带(8)的一端熔接有连接壳(15),连接壳(15)与绑带(8)之间嵌接有拉带(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连动板(5)异于轨槽(19)一侧表面的底部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2),移块(4)表面上与连接块(12)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定位盘(10),定位盘(10)的表面上半环形分布有多个螺孔(20),定位盘(10)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鹏,
申请(专利权)人: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