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2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包括床架和控制器,所述床架上设有床板,所述床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每个所述进气电磁阀通过软管与加气装置连通,所述床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电磁阀、所述喷气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改变床垫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部位,从而改变患者身体的受力部位,以预防压疮的产生,通过空气泵对不同位置的喷气嘴进行喷气,避免某些部位的湿度过大,进一步避免压疮的产生,并且能避免产生其他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等原因,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了极多的医药、护理费用.易发部位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在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三步曲病理改变。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为了预防皮肤损伤和压疮的发病,临床中常指导患者躺卧在带有气垫的床上,以预防和缓解压疮的发生。但现有的气垫床采用的形式通常是一整张气囊构成的气垫床,这种气垫床整体的透气性差,预防压疮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预防压疮,减少压疮产生的预防压疮的护理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包括床架和控制器,所述床架上设有床板,所述床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每个所述进气电磁阀通过软管与加气装置连通,所述床板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充气气囊之间,所述通风孔内设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泵;每一个所述充气气囊处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充气气囊与病患之间接触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压力持续时间的时间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电磁阀、所述喷气嘴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电磁阀、所述喷气嘴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时间模块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个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不同部位的凸起,来改变床垫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部位,从而改变患者身体的受力部位,以预防压疮的产生,通过空气泵对不同位置的喷气嘴进行喷气,避免某些部位的湿度过大,进一步避免压疮的产生,并且能避免产生其他疾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床板尾部用于支撑病患腿部以及脚部的第一充气气囊、多个设在所述床板首部用于支撑病患背部以及头部的第二充气气囊、设在所述床板的中部用于支撑病患臀部的第三充气气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人体各个部位与床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同,通过第一充气气囊、第二充气气囊和第三充气气囊实现对不同部位的支撑,以适应不同部位的预防压疮。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为横向设在所述床板尾部的条形气囊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充气气囊平行且间隔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人体腿部的条形结构,采用条形气囊结构能在腿部移动后仍能对腿部进行支撑,通过不同第一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对腿部不同位置的支撑,从而避免腿部压疮的产生。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底部固定设有条形固定板,所述床板的两侧的所述床架上均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固定板滑动设在所述床板上,所述条形固定板的两端通过锁紧装置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床板的尾部设有沿所述床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上的进气电磁阀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条形固定板实现第一充气气囊的位置的调节,以实现通过少量的第一充气气囊即可实现对腿部不同位置的支撑。进一步,所述锁紧装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沿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贯穿所述固定杆的上下端面,所述条形固定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底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孔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松开锁紧螺母,然后沿固定杆长度方向移动条形固定板,当移动至需要位置后,拧紧锁紧螺母,实现条形固定板位置的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为固定在所述床板首部的气囊柱,多个所述气囊柱呈矩阵排布。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气囊柱的设置,减小各个气囊柱与背部的接触面积,通过定时对不同的第二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减少背部压疮的产生。进一步,所述第三充气气囊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中部的第一环形气囊和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内侧的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朝向所述床板首部的一侧上设有置腰凹槽,所述第一环形气囊朝向所述床板尾部的一侧上设有两个置腿凹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设有置腰凹槽和置腿凹槽的第一环形气囊以及设在第一环形气囊内侧的第二环形气囊的更换充气和放气,实现臀部的不同位置的支撑与放松,避免臀部的压疮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尾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喷气嘴和空气泵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气装置与充气气囊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床架,2、控制器,3、床板,4、进气电磁阀,5、排气电磁阀,6、加气装置,7、通风孔,8、喷气嘴,9、空气泵,10、压力传感器,11、时间模块,12、第一充气气囊,13、第二充气气囊,14、第三充气气囊,15、条形固定板,16、固定杆,17、第一条形孔,18、锁紧螺栓,19、锁紧螺母,20、第二条形孔,21、置腰凹槽,22、置腿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床架1和控制器2(用于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器2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其结构以及型号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结构以及型号进行说明),所述床架1上设有床板3,所述床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为了便于移动,可以在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移动轮,所述床板3上均匀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电磁阀4和排气电磁阀5,所述进气电磁阀4和所述排气电磁阀5均设在所述充气气囊的底部,优选的,每个所述充气气囊的底部的床板3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电磁阀4和排气电磁阀5均设在所述通孔内,避免在病患躺在床板3上时外漏的进气电磁阀4和排气电磁阀5对病患造成刺痛的情况,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进气电磁阀4通过软管与加气装置6连通,所述床板3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7,所述通风孔7设在所述充气气囊之间,所述通风孔7内设有喷气嘴8,各个所述喷气嘴8均朝向床板3上方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喷气嘴8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泵9;每一个所述充气气囊处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充气气囊与病患之间接触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0以及用于检测压力持续时间的时间模块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和控制器(2),所述床架(1)上设有床板(3),所述床板(3)上均匀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电磁阀(4)和排气电磁阀(5),每个所述进气电磁阀(4)通过软管与加气装置(6)连通,所述床板(3)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7),所述通风孔(7)设在所述充气气囊之间,所述通风孔(7)内设有喷气嘴(8),所述喷气嘴(8)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泵(9);每一个所述充气气囊处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充气气囊与病患之间接触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0)以及用于检测压力持续时间的时间模块(11);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进气电磁阀(4)、所述排气电磁阀(5)、所述喷气嘴(8)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电磁阀(4)、所述排气电磁阀(5)、所述喷气嘴(8)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器(2)与压力传感器(10)和所述时间模块(1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和控制器(2),所述床架(1)上设有床板(3),所述床板(3)上均匀设有多个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电磁阀(4)和排气电磁阀(5),每个所述进气电磁阀(4)通过软管与加气装置(6)连通,所述床板(3)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7),所述通风孔(7)设在所述充气气囊之间,所述通风孔(7)内设有喷气嘴(8),所述喷气嘴(8)通过管道连通空气泵(9);每一个所述充气气囊处对应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充气气囊与病患之间接触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0)以及用于检测压力持续时间的时间模块(11);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进气电磁阀(4)、所述排气电磁阀(5)、所述喷气嘴(8)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电磁阀(4)、所述排气电磁阀(5)、所述喷气嘴(8)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器(2)与压力传感器(10)和所述时间模块(1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床板(3)尾部用于支撑病患腿部以及脚部的第一充气气囊(12)、多个设在所述床板(3)首部用于支撑病患背部以及头部的第二充气气囊(13)、设在所述床板(3)的中部用于支撑病患臀部的第三充气气囊(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12)为横向设在所述床板(3)尾部的条形气囊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充气气囊(12)平行且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压疮的护理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婷
申请(专利权)人: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