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6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包括底架、立柱、支撑架、调节杆,支撑杆、座椅、扶手、弹簧柱和支脚;底架前侧两端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上方嵌套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顶端固接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托,支撑杆上方安装有手抓杆,底架后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下方内侧安装有座椅,支撑架中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调节杆和立柱的高度,进而调节支撑杆和弧形支撑托的高度,从而适合各类不同身高人群,弧形支撑托托住患者的手臂,减轻患者使用助行器时双手的支撑力;通过支撑脚轮的滑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行走,当患者需要休息时,患者便可握住扶手护栏,使自身坐在座椅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临床上下肢骨折病人在康复锻炼时大多使用拐杖助行,现有的拐杖结构简单,肢体没有支撑装置,在行走时容易产生疲劳,甚至是造成再次损伤,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目前,传统的骨科助行器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助行效果差的问题。骨科是个大医院常见的科室之一,通常在刚做完下肢手术后是不利于行走的,现在传统的助行器大多只能使患者站立行走,当患者长时间的行走后,便容易产生疲劳,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通过调整调节杆和立柱的高度,进而调节支撑杆和弧形支撑托的高度,从而适合各类不同身高人群,弧形支撑托托住患者的手臂,减轻患者使用助行器时双手的支撑力,解决患者行走时间较长时,肘部、肩部会产生肌肉疲劳的问题;通过支撑脚轮的滑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行走,当患者行走一段时间需要坐下休息时,便可先转身,患者便可握住扶手护栏,使自身坐在座椅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立柱(2)、支撑架(3)、调节杆(4),支撑杆(5)、座椅(10)、扶手(11)、弹簧柱(7)和支脚(8);底架(1)前侧两端固定安装有立柱(2),立柱(2)上方嵌套连接有调节杆(4),调节杆(4)顶端固接支撑杆(5),支撑杆(5)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托(51),支撑杆(5)上方安装有手抓杆(6),底架(1)后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下方内侧安装有座椅(10),支撑架(3)中部两侧安装有扶手(11),支撑架(3)顶部通过支杆(13)连接挂钩(14),底架(1)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柱(7)和支脚(8),底架(1)后端底部固定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立柱(2)、支撑架(3)、调节杆(4),支撑杆(5)、座椅(10)、扶手(11)、弹簧柱(7)和支脚(8);底架(1)前侧两端固定安装有立柱(2),立柱(2)上方嵌套连接有调节杆(4),调节杆(4)顶端固接支撑杆(5),支撑杆(5)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托(51),支撑杆(5)上方安装有手抓杆(6),底架(1)后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下方内侧安装有座椅(10),支撑架(3)中部两侧安装有扶手(11),支撑架(3)顶部通过支杆(13)连接挂钩(14),底架(1)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柱(7)和支脚(8),底架(1)后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鹏
申请(专利权)人: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