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风产生的偏瘫,自主行走困难,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坐卧状态,易产生褥疮、肺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了使偏瘫患者下肢早日康复,需要进行锻炼,恢复活动能力,目前现有的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不便于调节,康复助行装置不能满足各种身高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不能依靠康复助行装置进行训练,降低了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具备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不便于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外侧与壳体内腔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套接有轴承座一,且轴承座一的外侧与壳体内腔外侧的 ...
【技术保护点】
1.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辅助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微型电机(201),所述微型电机(201)的外侧与壳体(1)内腔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02),所述蜗杆(202)的外侧套接有轴承座一,且轴承座一的外侧与壳体(1)内腔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02)的表面啮合有蜗轮(203),所述蜗轮(203)的轴心处套接有螺杆(204),所述螺杆(204)的底部套接有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辅助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微型电机(201),所述微型电机(201)的外侧与壳体(1)内腔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02),所述蜗杆(202)的外侧套接有轴承座一,且轴承座一的外侧与壳体(1)内腔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02)的表面啮合有蜗轮(203),所述蜗轮(203)的轴心处套接有螺杆(204),所述螺杆(204)的底部套接有轴承座二,且轴承座二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05),所述螺纹套(20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3)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206),所述螺纹套(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病人康复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萍,罗宗梅,杨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容萍,罗宗梅,杨菊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