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包括固定手套、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关节连接件;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通过柔性金属传动条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并且驱动机构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关节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手背位置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设计更加合理,实用性强,根据人体仿生学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在设计中采用的运动方式以及各外骨骼手指的布置方式适合人手的结构特点,患者穿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可以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客观量化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患者康复效果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
技术介绍
康复理论与医学证明,对于意外伤害、手术后遗症、中风偏瘫等引起的手部运动功能损伤的患者,一定强度的科学康复训练治疗对于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运动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治疗师手把手的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式康复疗法,这种方法不仅劳动量大、费用昂贵,而且训练效率和强度难以保证,缺乏评价训练参数和康复效果关系的客观数据,难以对训练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装置都是患者的一些大关节的运动,且设备比较大不易携带,操作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为此,我公司提出过一种便携式可穿戴手指康复仪,专利号为2018115688934;在这种康复仪中通过驱动机构主动的引导手指运动,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但是在这个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手指固定件直接与手指连接,这样患者在穿戴的时候需要将手指固定件连接在手指上的时候需要连接多个,非常麻烦;同时有些时候会出现,手指固定件连接在手指上的时候出现连接过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因脑中风、手术后遗症或者外伤等造成的手部运动功能受损患者在使用以前的便携式可穿戴手指康复仪时,出现穿戴不方便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包括固定手套、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关节连接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柔性金属传动条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并且驱动机构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所述关节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手背位置的背面。在本技术中,用固定手套代替以前的手指固定件,这样就不存在手指固定件连接手指的时候连接过紧的情况;并且使用手套,患者在使用的时候穿戴方便,不用像以前的手指固定件一样,需要将每个手指固定件固定在手指上固定的位置;而现在只需要将手套戴在手上即可。在本技术中,固定手套上大拇指和小指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关节连接件,其他手指的位置设置有三个关节连接件,这个是与手指的关节相对应的。上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优选的,所述关节连接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底座,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底座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栓连接,所述上固定件上设置有连接柔性金属传动条的固定槽,所述下底座呈弧形设置并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在本技术中,下底座呈弧形设置采用了人体仿生学设计,使得患者的手指在关节连接件的位置尽可能的舒适。上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优选的,所述下底座通过魔术贴、胶水粘黏或者缝制固定在固定手套上。上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固定座、电机、传动组件、丝杆、滑块和柔性金属传动条;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丝杆通过传动组件与电机连接,所述滑块连接在丝杆上并且随着丝杆的转动前后移动,所述柔性金属传动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滑道内。上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小齿轮连接在丝杆的一端,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上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座上。在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器上的按键使得电机启动或者停止,电机启动的时候带动大齿轮旋转,大齿轮啮合小齿轮,这个时候小齿轮上的丝杆就旋转,而通过丝杆上的螺纹连接的滑块就会向前或者向后滑动,从而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在本技术中,电机可以正向旋转也可以反向旋转,分别对应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和向后收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设计更加合理,实用性强,根据人体仿生学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在设计中采用的运动方式以及各外骨骼手指的布置方式适合人手的结构特点,患者穿戴本技术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可以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客观量化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患者康复效果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按键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关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驱动结构与柔性金属传动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带动柔性金属条伸长让手指屈曲时手套形态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带动柔性金属条缩短让手指背伸时手套形态示意图。图例说明1、固定手套;2、按键控制器;3、驱动机构;4、关节连接件;5、数据线;6、手腕固定带;7、连接底座;8、集成控制电路板;9、面板;10、按键;11、上固定件;12、下底座;13、固定槽;14、柔性金属传动条;15、外壳;16、固定座;17、减速直流电机;18、丝杆;19、滑块;20、大齿轮;21、小齿轮;22、轴承块;23、锂离子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包括固定手套1、按键控制器2、驱动机构3和关节连接件4;按键控制器2通过数据线5与驱动机构3连接;驱动机构3通过柔性金属传动条14与关节连接件4连接,并且驱动机构3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14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关节连接件4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1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驱动机构3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1上手背位置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控制器2固定连接在手腕固定带6上,手腕固定带6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手套1上,连接在固定手套1上的时候,需要将固定手套1的背面延长,然后将手腕固定带6固定连接在延长的固定手套1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键控制器2包括连接底座7、集成控制电路板8和面板9,连接底座7固定连接在手腕固定带6上,集成控制电路板8固定设置在连接底座7上,集成控制电路板8上设置有功能按键10,面板9连接在连接底座7上后,功能按键10突出面板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关节连接件4包括上固定件10和下底座12,上固定件10和下底座1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上固定件10上设置有连接柔性金属传动条14的固定槽13,柔性金属传动条14穿过固定槽13并且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套、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关节连接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柔性金属传动条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并且驱动机构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所述关节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手背位置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套、控制器、驱动机构和关节连接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柔性金属传动条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并且驱动机构使得柔性金属传动条向前伸出或者向后收回;所述关节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手套上手背位置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连接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底座,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底座之间通过卡扣或者螺栓连接,所述上固定件上设置有连接柔性金属传动条的固定槽,所述下底座呈弧形设置并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手套上指关节位置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手指康复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通过魔术贴、胶水粘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鹏,唐军,徐一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能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