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对于下肢膝关节受到伤害的病患而言,临床治疗后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而膝关节屈伸练习为康复训练中一项必要的环节,屈伸时下肢进行反复的弯曲和伸直,促进膝关节的恢复,现有的方法一般为下肢仰卧屈膝法,但此种方法需要借助腿部力量,长时间腿部屈膝比较费力,影响膝部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本技术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矩形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滑杆、两个推拉杆,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通过两个合页与底板的边沿铰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滑杆铰接,滑杆下表面垂直固定有两个连杆,底板的上表面上开口两条“T”形滑槽,每个“T”形滑槽内设有在其内部滑动的轴承,每个连杆下部外表面与正下方轴承内表面固定,两个推拉杆分别通过两个活动点与滑杆连接,推拉推拉杆使滑杆下表面紧贴底板上表面滑动。第二支撑板上表面两边沿处设有两对绑带,有利于对下肢小腿部的固定。推拉杆端部具有防滑层。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患者躺卧,下肢放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其中膝部置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铰接轴的上方,用绑带将下肢小腿绑住,下肢的膝关节以上部位贴着第一支撑板,下肢的膝关节以下部位贴着第二支撑板,两手握住两个推拉杆往复推拉,即可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铰接处的角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下肢膝部的不同角度的弯曲,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板(1)、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4)、滑杆(3)、两个推拉杆(8),第一支撑板(6)的一端通过两个合页(10)与底板(1)的边沿铰接,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7)与第二支撑板(4)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滑杆(3)铰接,滑杆(3)下表面垂直固定有两个连杆(12),底板(1)的上表面上开口两条“T”形滑槽(2),每个“T”形滑槽(2)内设有在其内部滑动的轴承(13),每个连杆(12)下部外表面与正下方轴承(13)内表面固定,两个推拉杆(8)分别通过两个活动点(11)与滑杆(3)连接,推拉推拉杆(8)使滑杆(3)下表面紧贴底板(1)上表面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板(1)、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4)、滑杆(3)、两个推拉杆(8),第一支撑板(6)的一端通过两个合页(10)与底板(1)的边沿铰接,第一支撑板(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7)与第二支撑板(4)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滑杆(3)铰接,滑杆(3)下表面垂直固定有两个连杆(12),底板(1)的上表面上开口两条“T”形滑槽(2),每个“T”形滑槽(2)内设有在其内部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