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452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弧形支撑架和弧形支撑架两端连接的一对地脚管;所述弧形支撑架上设有罩壳,罩壳两侧中心位置设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与罩壳转动连接的踏板转轴和转轴两端均连接的踏板装置;所述弧形支撑架上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微型电机和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动力控制装置,动力控制装置连接有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阻力装置,阻力装置包括一对阻力飞轮和与阻力飞轮相配合的U型永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装置功能单一、操作繁琐,不能控制训练强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适量的训练对身体恢复有显著效果。但是由于患者的手术本身涉及下肢骨科,使得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训练增加了难度。因此,现在的康复训练大多是由康复护理装置辅助患者完成训练。然而,目前的康复装置虽有不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训练过程不可控制训练强度、训练过程不可控制活动范围等,这对康复训练是极其不方便的。综上所述,现有的康复护理装置所提供的康复训练较为单一,不能适应大范围康复训练强度。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综合性能强的骨科下肢康复护理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康复装置综合性能差、不可控制训练强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弧形支撑架和弧形支撑架两端连接的一对地脚管;所述弧形支撑架上设有罩壳,罩壳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弧形支撑架(2)和弧形支撑架(2)两端连接的一对地脚管(1);所述弧形支撑架(2)上设有罩壳(3),罩壳(3)两侧中心位置设有踏板组件(4),踏板组件(4)包括与罩壳(3)转动连接的踏板转轴(6),踏板转轴(6)两端均连接有踏板调节装置(8),踏板调节装置(8)另一端设有踏板(10);所述弧形支撑架(2)上设有微型电机(24),微型电机(24)输出端连接有动力控制装置(13),动力控制装置(13)连接有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连接踏板转轴(6);所述罩壳(3)内设有阻力装置(5),阻力装置(5)包括踏板转轴(6)上套接的一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弧形支撑架(2)和弧形支撑架(2)两端连接的一对地脚管(1);所述弧形支撑架(2)上设有罩壳(3),罩壳(3)两侧中心位置设有踏板组件(4),踏板组件(4)包括与罩壳(3)转动连接的踏板转轴(6),踏板转轴(6)两端均连接有踏板调节装置(8),踏板调节装置(8)另一端设有踏板(10);所述弧形支撑架(2)上设有微型电机(24),微型电机(24)输出端连接有动力控制装置(13),动力控制装置(13)连接有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连接踏板转轴(6);所述罩壳(3)内设有阻力装置(5),阻力装置(5)包括踏板转轴(6)上套接的一对阻力飞轮(7),罩壳(3)内设有与阻力飞轮(7)配合的U型永磁铁(48),U型永磁铁(48)连接有阻力调节装置(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调节装置(8)包括与踏板转轴(6)垂直连接的踏板曲柄(17),踏板曲柄(17)远离踏板转轴(6)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踏板调节杆(18);所述踏板调节杆(18)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延伸杆(19),踏板曲柄(17)和延伸杆(19)安装踏板调节杆(18)的端部侧面设有与踏板调节杆(18)配合的紧固螺钉(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与微型电机(24)输出端固接的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啮合有从动齿轮(25);所述微型电机(24)上设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上滑动连接有从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梅段雪峰赵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