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7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或7所示。还公开了一种核酸分子,编码所述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一种表达载体,包含所述的核酸分子。还公开了所述的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核酸分子、表达载体在降解Tau蛋白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新型靶向嵌合分子,嵌合分子结合在聚集蛋白Tau的表面,从而将Tau蛋白招募进入细胞自噬小体,促进其通过细胞自噬途径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的蛋白靶向降解技术,有望将这种新技术应用到不同的目标蛋白上,从而克服当前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蛋白靶向降解技术不能高效降解胞内大分子组分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中枢神经元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疾病的总称,因其不可成药性和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而备受关注。其中包括帕金森综合症(PD)、阿尔兹海默症(AD)、亨廷顿舞蹈症(HD)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研究表明,大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都伴随着错误折叠蛋白形成的聚集体在神经细胞中的异常积累,从而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针对这一类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结合靶蛋白的活性位点,抑制靶蛋白活性,从而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然而,单一小分子药物的长期使用会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耐药性及脱靶效应的产生,且靶蛋白必须要有可供小分子药物结合的活性位点。这就决定了目前仍然有一些疾病具有不可“成药性”。近些年来,在翻译水平通过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PROTACs(ProteinTargetingChimeras)蛋白靶向降解技术实现了对目标蛋白水平的调控。PR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或7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或7所示。


2.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噬机制介导Tau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6或18所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民梅礼刚林昌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