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49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包括右侧盖板、压板、涡轮输出轴、密封圈、法兰盘、右侧轴承、涡轮输出轴长套筒、泵轮轴承支撑座、泵轮轴承、导轮轴承、导轮支撑座、导轮轮毂、泵轮内环、导轮内环、橡胶齿轮、泵轮外壳、涡轮内环、泵轮罩、涡轮外壳、支撑板、扭转减震器、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主动盘、活塞、涡轮法兰、涡轮轮毂、回位弹簧、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涡轮输出轴短套筒和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低速工况,低速工况向高速工况的过渡工况,高速工况三种工况下的降低系统扭转振动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系统的扭振,实现传动平稳,载荷均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力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源,同时也是一个振动源,其振动来自于发动机活塞与油缸之间往复式做功,发动机正常工作转速高达2000rpm左右,油缸将会发生成百上千次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过程,这样会导致曲轴转速出现不规律的扭矩输出,发动机产生的不规律振动会存在于整个传动系统中,严重时会导致传动轴的断裂。通常解决发动机不规律振动的方法是使用扭转减震器,扭转减震器可以通过扭转弹簧将发动机的不规律激励进行存储,然后进行释放,相当于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扭转减震器的扭转弹簧可以将发动机每次点火导致的峰值载荷进行吸收存储,可以大大降低传动轴的扭转变形,从而大大延长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利用液力变矩器之间的传动油将发动机的不规律扭矩振动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流体冲击涡轮,将动能转化成为涡轮的机械能,液力变矩器由于其具有高度扭曲的叶珊形状,这样会使内部流动十分复杂,最终还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扭转振动。这两种减振装置由于其各自安装的位置不同,最终起到减振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扭转减震器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之后,飞轮盘之前,这种减振方式只会起到降低发动曲轴传来的一部分振动,飞轮之后的振动难以降低,利用液力变矩器进行减振可以降低由于发动机飞轮之前的振动,但是无法改变由于不规律载荷产生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包括右侧盖板、压板、涡轮输出轴、密封圈、法兰盘、右侧轴承、涡轮输出轴长套筒、泵轮轴承支撑座、泵轮轴承、导轮轴承、导轮支撑座、导轮轮毂、泵轮内环、导轮内环、橡胶齿轮、泵轮外壳、涡轮内环、泵轮罩、涡轮外壳、支撑板、扭转减震器、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主动盘、活塞、涡轮法兰、涡轮轮毂、回位弹簧、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涡轮输出轴短套筒和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右侧盖板套装在涡轮输出轴上,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涡轮输出轴右端面,涡轮输出轴长套筒套装在涡轮输出轴上,法兰盘套装在涡轮输出轴长套筒上,密封圈套装在右侧盖板上,密封圈与法兰盘尾部内径紧贴,右侧轴承套装在涡轮输出轴上,右侧轴承与法兰盘尾部内径紧贴,泵轮轴承支撑座套装在法兰盘上,泵轮外壳固定设置在泵轮轴承支撑座上,泵轮轴承套装在法兰盘上,导轮轴承套装在法兰盘上,导轮支撑座套装在泵轮轴承,导轮支撑座两侧各有一个导轮轴承,导轮轮毂设置在导轮支撑座上,导轮内环设置在导轮轮毂上,泵轮内环套装在导轮内环上,涡轮内环套装在导轮内环上,橡胶齿轮设置在泵轮外壳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套装在法兰盘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右侧与导轮轴承贴紧,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套装在法兰盘上,涡轮轮毂套装在涡轮输出轴上,涡轮轮毂上设置有涡轮法兰,涡轮外壳设置在涡轮轮毂上,扭转减震器设置在涡轮法兰上,离合器从动盘与扭转减震器连接,支撑板设置在泵轮罩上,离合器主动盘设置在支撑板上,涡轮输出轴短套筒套装在涡轮输出轴上,活塞套装在涡轮输出轴短套筒上,活塞与涡轮轮毂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涡轮输出轴上设置有个第一隔板组,每个第一隔板组包括3个第一隔板,每个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均布在涡轮输出轴圆周上,所述涡轮轮毂上第二隔板组,每个第二隔板组包括3个第二隔板,每个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均布在涡轮轮毂轴孔的内表面,每个第一隔板组与第二隔板组在同一圆周,每个在同一圆周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具体的,涡轮轮毂与涡轮输出轴之间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之间交错放置。隔板之间连接有6段第一减震弹簧,用于吸收涡轮轮毂的不规律振动,这6段第一减震弹簧轴向等距放置了3组共计18组第一减震弹簧,可以大大降低涡轮轮毂传来的冲击载荷;所述扭转减震器包括扭转减震器主动盘、两个扭转减震器从动盘和六组第二减震弹簧,离合器从动盘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离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通过肋板与涡轮轮毂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通过钩爪拉住第二减震弹簧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连接;具体的,扭转减震器包括、六组第二减震弹簧、两个扭转减震器从动盘,离合器从动盘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通过肋板与涡轮轮毂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通过钩爪拉住第二减震弹簧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连接,当扭转减震器从动盘冲击载荷到来时,可以通过六组第二减震弹簧进行吸收进而将稳定的载荷传递至涡轮输出轴;所述泵轮罩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的模数与齿数与橡胶齿轮相同;具体的,泵轮罩上加工有齿槽,具有相同齿数和模数的橡胶齿轮与其连接,将泵轮罩上的载荷传递至泵轮,由飞轮盘传递来的冲击载荷很大,需要变形量比较小材质的橡胶齿轮对其进行吸收,然后将载荷传递泵轮外壳,在第一阶段对冲击载荷进行吸收,实现了整个液力装置的一级减振;所述右侧轴承右侧设置有右侧轴承垫片;所述涡轮输出轴与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涡轮输出轴密封圈;所述法兰盘与泵轮轴承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法兰盘密封圈;所述泵轮轴承设置有泵轮轴承右侧密封圈;所述导轮轴承与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之间设置有导轮轴承密封圈;所述泵轮轴承支撑座与泵轮外壳之间设置有泵轮密封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本技术与发动机飞轮连接的泵轮外壳引起泵轮内的流体高速旋转,甩出泵轮,实现了机械能向流体动能的转化,流体高速冲击涡轮叶片引起涡轮旋转,实现了流体动能向涡轮壳机械能的转化,涡轮内的流体经过固定不动的导轮,回到泵轮实现了流体的循环流动,液力变矩器内部会产生油温升高的现象,所以液力变矩器配置了与外部相连的油路。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动力传递的方向也就是扭矩传递的方向分为三种情况:(1)闭锁之前即液力变矩器出口油路的压力不足以抵消回位弹簧的预紧压力,活塞不发生移动,这种情况下,飞轮盘的扭矩传递到泵轮,经过传动油的循环流动传递至涡轮,涡轮外壳带动涡轮轮毂旋转,涡轮轮毂带动离合器从动盘空转,涡轮轮毂另一端通过在同一圆周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和第一减震弹簧传递至涡轮输出轴,涡轮输出轴将扭矩传递至变速箱。(2)闭锁过程中,出口油压通过回位弹簧的油孔流动至活塞,活塞一侧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压紧离合器从动盘和离合器主动盘,离合器从动盘和离合器主动盘处于一种滑动摩擦的状态,扭矩的一部分从第二减震弹簧传递至涡轮轮毂,另外一部分从泵轮传递至流体,接着传递至涡轮外壳及涡轮轮毂,最后由涡轮输出轴传递至变速箱。(3)闭锁之后,活塞将离合器从动盘和离合器主动盘紧紧压在一起,这个时候泵轮外壳和涡轮外壳成为了刚性连接,扭矩从飞轮盘直接传递至第二减震弹簧,进而直接传递到涡轮轮毂,由在同一圆周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和第一减震弹簧传递至涡轮输出轴,接着传递至变速箱。当发动机启动时,动力由飞轮盘传递至泵轮外壳,通过泵轮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盖板(1)、压板(2)、涡轮输出轴(3)、密封圈(4)、法兰盘(5)、右侧轴承(7)、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泵轮轴承支撑座(10)、泵轮轴承(13)、导轮轴承(15)、导轮支撑座(17)、导轮轮毂(18)、泵轮内环(19)、导轮内环(20)、橡胶齿轮(21)、泵轮外壳(22)、涡轮内环(23)、泵轮罩(24)、涡轮外壳(25)、支撑板(26)、扭转减震器(27)、离合器从动盘(28)、离合器主动盘(29)、活塞(30)、涡轮法兰(31)、涡轮轮毂(32)、回位弹簧(33)、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涡轮输出轴短套筒(35)和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36),右侧盖板(1)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压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涡轮输出轴(3)右端面,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法兰盘(5)套装在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上,密封圈(4)套装在右侧盖板(1)上,密封圈(4)与法兰盘(5)尾部内径紧贴,右侧轴承(7)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右侧轴承(7)与法兰盘(5)尾部内径紧贴,泵轮轴承支撑座(10)套装在法兰盘(5)上,泵轮外壳(22)固定设置在泵轮轴承支撑座(10)上,泵轮轴承(13)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轴承(15)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支撑座(17)套装在泵轮轴承(13),导轮支撑座(17)两侧各有一个导轮轴承(15),导轮轮毂(18)设置在导轮支撑座(17)上,导轮内环(20)设置在导轮轮毂(18)上,泵轮内环(19)套装在导轮内环(20)上,涡轮内环(23)套装在导轮内环(20)上,橡胶齿轮(21)设置在泵轮外壳(22)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右侧与导轮轴承(15)贴紧,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36)套装在法兰盘(5)上,涡轮轮毂(32)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涡轮轮毂(32)上设置有涡轮法兰(31),涡轮外壳(25)设置在涡轮轮毂(32)上,扭转减震器(27)设置在涡轮法兰(31)上,离合器从动盘(28)与扭转减震器(27)连接,支撑板(26)设置在泵轮罩(24)上,离合器主动盘(29)设置在支撑板(26)上,涡轮输出轴短套筒(35)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活塞(30)套装在涡轮输出轴短套筒(35)上,活塞(30)与涡轮轮毂(32)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33);/n所述涡轮输出轴(3)上设置有3个第一隔板组,每个第一隔板组包括3个第一隔板(323),每个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323)均布在涡轮输出轴(3)圆周上,所述涡轮轮毂(32)上第二隔板组,每个第二隔板组包括3个第二隔板(322),每个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322)均布在涡轮轮毂(32)轴孔的内表面,每个第一隔板组与第二隔板组在同一圆周,每个在同一圆周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323)与第二隔板组内的第二隔板(322)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321);/n所述扭转减震器(27)包括扭转减震器主动盘(271)、两个扭转减震器从动盘(272)和六组第二减震弹簧(273),离合器从动盘(28)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271)离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272)通过肋板与涡轮轮毂(32)固定连接,扭转减震器从动盘(272)通过钩爪拉住第二减震弹簧(273)与扭转减震器主动盘(271)连接;/n所述泵轮罩(24)上设置有齿槽(241),所述齿槽(241)的模数与齿数与橡胶齿轮(21)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综合式减振作用的液力变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盖板(1)、压板(2)、涡轮输出轴(3)、密封圈(4)、法兰盘(5)、右侧轴承(7)、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泵轮轴承支撑座(10)、泵轮轴承(13)、导轮轴承(15)、导轮支撑座(17)、导轮轮毂(18)、泵轮内环(19)、导轮内环(20)、橡胶齿轮(21)、泵轮外壳(22)、涡轮内环(23)、泵轮罩(24)、涡轮外壳(25)、支撑板(26)、扭转减震器(27)、离合器从动盘(28)、离合器主动盘(29)、活塞(30)、涡轮法兰(31)、涡轮轮毂(32)、回位弹簧(33)、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涡轮输出轴短套筒(35)和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36),右侧盖板(1)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压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涡轮输出轴(3)右端面,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法兰盘(5)套装在涡轮输出轴长套筒(9)上,密封圈(4)套装在右侧盖板(1)上,密封圈(4)与法兰盘(5)尾部内径紧贴,右侧轴承(7)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右侧轴承(7)与法兰盘(5)尾部内径紧贴,泵轮轴承支撑座(10)套装在法兰盘(5)上,泵轮外壳(22)固定设置在泵轮轴承支撑座(10)上,泵轮轴承(13)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轴承(15)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支撑座(17)套装在泵轮轴承(13),导轮支撑座(17)两侧各有一个导轮轴承(15),导轮轮毂(18)设置在导轮支撑座(17)上,导轮内环(20)设置在导轮轮毂(18)上,泵轮内环(19)套装在导轮内环(20)上,涡轮内环(23)套装在导轮内环(20)上,橡胶齿轮(21)设置在泵轮外壳(22)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套装在法兰盘(5)上,导轮支撑座左侧定位短套筒(34)右侧与导轮轴承(15)贴紧,导轮支撑座轴承定位套筒(36)套装在法兰盘(5)上,涡轮轮毂(32)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涡轮轮毂(32)上设置有涡轮法兰(31),涡轮外壳(25)设置在涡轮轮毂(32)上,扭转减震器(27)设置在涡轮法兰(31)上,离合器从动盘(28)与扭转减震器(27)连接,支撑板(26)设置在泵轮罩(24)上,离合器主动盘(29)设置在支撑板(26)上,涡轮输出轴短套筒(35)套装在涡轮输出轴(3)上,活塞(30)套装在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子林马文星曲立伟谢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