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58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偶合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机体以及位于机体顶端的机盖,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位于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轮,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固定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勺管,所述油泵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安装有冷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器可以在冷却工作油的过程中,对工作油进行过滤,避免含有杂质的工作油造成了泵轮和涡轮受损,通过冷却器对工作油进行冷却,避免了工作油温度过高,造成了耦合器内部配件受损,通过不少于五根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组件,可以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作油渗漏,提高了冷却器的安全性。

A kind of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本技术涉及偶合器
,具体是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技术介绍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是以液体为介质传递动力,并实现无级调速的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偶合器主要由与输入轴相联的泵轮,与输出轴联接的涡轮以及把涡轮包容在其中的转动外壳组成,可提高电机的起动能力、减少冲击和振动,协调多机驱动的负荷分配,易于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并可大量节约电能。现在的市场上存在各种型号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但是普遍存在工作油的冷却效果不佳,冷却过程中容易导致工作油渗漏,且不能在冷却时,多工作油进行过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机体以及位于机体顶端的机盖,所述机体的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且机体的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机体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出轴,且机体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位于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轮,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机体的内部靠近涡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勺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安装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一端与进油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勺管的上端位于机体的外侧,且勺管的顶端与外部的循环泵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器包括筒壳,所述筒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筒盖,且筒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盖,所述筒壳的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出水口,且筒壳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筒壳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第一筒盖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第二筒盖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内部靠近换热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外部的循环冷却系统固定连接,所述进油口与出油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油口与进油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二法兰盘,且换热管的另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不少于五根,且换热管成环形均匀布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法兰盘和第一法兰盘分别与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内部的固定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过滤器可以在冷却工作油的过程中,对工作油进行过滤,避免含有杂质的工作油造成了泵轮和涡轮受损,提高了泵轮和涡轮的使用寿命,通过冷却器对工作油进行冷却,避免了工作油温度过高,造成了耦合器内部配件受损,通过不少于五根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组件,可以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作油渗漏,提高了冷却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俯视剖图;图3为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中冷却器的爆炸图;图4为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中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输入轴;3、机盖;4、油泵;5、过滤器;6、冷却器;61、筒壳;62、进水口;63、第一筒盖;64、出油口;65、固定环;66、出水口;67、进油口;68、第二筒盖;69、换热组件;691、换热管;692、第一法兰盘;693、第二法兰盘;7、泵轮;8、固定壳;9、涡轮;10、勺管;11、输出轴;12、出油管;13、进油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机体1以及位于机体1顶端的机盖3,机体1的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2,机体1的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油管13,机体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出轴11,机体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入轴2,输入轴2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轮7,输出轴11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9,机体1的内部靠近涡轮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固定壳8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勺管10,出油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泵4,油泵4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5,过滤器5的一端安装有冷却器6,冷却器6的一端与进油管13固定连接。在图2中:勺管10的上端位于机体1的外侧,勺管10的顶端与外部的循环泵连接,从而可以改变固定壳8内工作油的厚度,对涡轮9的转速进行调节。在图3中:冷却器6包括筒壳61,筒壳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筒盖63,筒壳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盖68,筒壳61的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出水口66,筒壳61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进水口62,筒壳6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换热组件69,第一筒盖63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64,第二筒盖68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67,第一筒盖63和第二筒盖68的内部靠近换热组件69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65,从而可以对机体1内的工作油进行降温冷却。在图1和图3中:出水口66和进水口62分别与外部的循环冷却系统固定连接,进油口67与出油管12固定连接,出油口64与进油管13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走冷却器6内工作油的热量。在图4中:换热组件69包括换热管691,换热管691的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二法兰盘693,换热管691的另一端嵌入设置有第一法兰盘692,换热管691的数量不少于五根,换热管691成环形均匀布置,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在图3和图4中:第二法兰盘693和第一法兰盘692分别与第一筒盖63和第二筒盖68内部的固定环6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换热组件69与第一筒盖63和第二筒盖68连接紧密,避免漏油事故发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机体1内充入工作油,然后,把输入轴2与外部的电机连接在一起,把输出轴11与外部的减速机连接在一起,当电机启动后,其通过输入轴2带动泵轮7高速旋转,进入泵轮7的工作油因离心力的作用,由泵轮7内侧流向外缘,形成高压高速流冲向涡轮9,使涡轮9跟随泵轮7作同向旋转,涡轮9带动输出轴11旋转,输出轴11带动外部的减速机旋转,从而泵轮7将外部的电机的机械能转变成工作油的动能和势能,涡轮9则将工作油的动能和势能又转变成输出轴11的机械能,进而实现能量的柔性传递,当需要进入调速时,开启与勺管10的顶端与循环泵,循环泵通过勺管10从固定壳8的内部抽入一部分工作油,减少固定壳8内工作油的厚度,从而可以降低涡轮9的转速,实现无级调速;工作油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中将会升温发热,且产生杂质,油泵4通过出油管12把机体1内的工作油抽入过滤器5中过滤杂质后,再送入冷却器6内,在进入冷却器6时,工作油依次流入进油口67、第二筒盖68、换热管691、第一筒盖63、出油口64的内部,再通过进油管13重新进入机体1内,工作油在换热管691内流动时,从进水口62流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筒壳61内,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从换热管691的外壁带走工作油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水从出水口66流出,从而完成工作油的降温。以上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机体(1)以及位于机体(1)顶端的机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2),且机体(1)的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油管(13),所述机体(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出轴(11),且机体(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入轴(2),所述输入轴(2)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轮(7),所述输出轴(11)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9),所述机体(1)的内部靠近涡轮(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勺管(10),所述出油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泵(4),所述油泵(4)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的一端安装有冷却器(6),所述冷却器(6)的一端与进油管(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机体(1)以及位于机体(1)顶端的机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2),且机体(1)的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油管(13),所述机体(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出轴(11),且机体(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入轴(2),所述输入轴(2)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泵轮(7),所述输出轴(11)的一端位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涡轮(9),所述机体(1)的内部靠近涡轮(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勺管(10),所述出油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泵(4),所述油泵(4)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的一端安装有冷却器(6),所述冷却器(6)的一端与进油管(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勺管(10)的上端位于机体(1)的外侧,且勺管(10)的顶端与外部的循环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6)包括筒壳(61),所述筒壳(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筒盖(63),且筒壳(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筒盖(68),所述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禹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