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50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锁止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动力阻尼器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减小变矩器的整体尺寸,还可以提高动力阻尼器的阻尼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传动装置变矩器的锁止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锁止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动力阻尼器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减小变矩器的整体尺寸,还可以提高动力阻尼器的阻尼能力。
技术介绍
作为将产生自车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的液压传动装置广泛应用具有锁止装置的变矩器。锁止装置是用于将变矩器的前壳体和涡轮机械地连接以传递转矩的装置,并且设置在涡轮和前壳体之间的空间内。通过这种锁止装置将转矩直接从前壳体传递到涡轮,而无需经过泵轮。通常,锁止装置具有活塞和阻尼机构。活塞设置成可沿转轴方向移动,当压在前壳体上时,活塞与前壳体契合通过摩擦力从前壳体接收转矩而旋转。阻尼机构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到前壳体的扭转振动使其衰减后传递到输出部件,阻尼机构包括弹性体,优选为螺旋弹簧,该弹性体将与活塞一体旋转的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弹性连接。另一方面,除了用于扭转振动的吸收和衰减的阻尼机构之外,作为将共振频率降低至实用转速以下以提高振动衰减性能的技术,还开发应用了转矩传递路径上设置惯性质量体的动力阻尼器的相关技术。在这方面,作为在先文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2017-0078607号公开了一种动力阻尼器,该动力阻尼器是惯性质量体通过螺旋弹簧与输出部件的外侧端部连接而成。然而,所述在先文献中公开的动力阻尼器作为扭转阻尼器,相对于外侧螺旋弹簧(相当于第一阻尼机构)在径向外侧设置动力阻尼器,因此存在变矩器的径向尺寸增加的问题。另外,对于所述在先文献中公开的动力阻尼器,因为受到动力阻尼器所占空间的限制,对惯性质量体难以确保充分的尺寸,所以惯性质量体的惯性力不足,因此存在动力阻尼器的阻尼性能不佳的问题。另外,对于所述在先文献中公开的动力阻尼器,将输出部件的径向外侧端部延长,以形成相对于动力阻尼器的连接部,因此输出部件的形状变得复杂,对输出部件的制造成本增加。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2017-007860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将动力阻尼器相对于组成扭转阻尼机构的螺旋弹簧设置在径向内侧,并且将动力阻尼器直接设置在输出部件上,不需要连接部件,以减小变矩器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实现小型化。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通过简化扭转阻尼机构的结构在锁止装置的径向内侧确保附加惯性质量体的设置空间,并且通过使涡轮能够用作惯性质量体,可以改善动力阻尼器的阻尼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通过省略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以及简化作为输出部件的从动板(drivenplate)的形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输入部件,其接收转矩从前壳体通过摩擦力输入;输出部件,其与输出毂连接成一体旋转,并且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输入部件可以相对旋转;第一弹性体,其相对于旋转方向弹性连接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动力阻尼器,其直接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件上,所述动力阻尼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在径向内侧。所述动力阻尼器包括:惯性质量体,其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抵设于所述输出部件;以及第二弹性体,其相对于旋转方向弹性连接所述惯性质量体和所述输出部件,所述惯性质量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设置成从所述径向来看相对于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体至少局部重叠。所述惯性质量体包括:第一质量板,其抵设在所述输出部件的一侧面;以及第二质量板,其抵设在所述输出部件的另一侧面,并且与所述第一质量板一体旋转,所述第一质量板和所述第二弹性体设置成从所述径向来看相对于所述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体整体上重叠。另外,所述动力阻尼器还包括附加质量体,其用于增加惯性,所述附加质量体固定在所述第一质量板上比所述第二弹性体更位于所述径向内侧。所述第二质量板包括向所述涡轮延伸的连接突起,所述第二质量板通过所述连接突起连接于所述涡轮,使得所述第二质量板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另外,所述锁止装置还包括连接板,其用于将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二质量板相互连接成一体旋转,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所述连接突起沿所述转轴方向插入后结合的卡合槽部。另外,所述连接板可以相对旋转地被所述输出毂支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将动力阻尼器相对于组成扭转阻尼机构的螺旋弹簧设置在径向内侧,并且将动力阻尼器直接设置在输出部件上,不需要连接部件,以减小变矩器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实现小型化。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通过简化扭转阻尼机构的结构在锁止装置的径向内侧确保附加惯性质量体的设置空间,并且通过使涡轮能够用作惯性质量体,可以改善动力阻尼器的阻尼性能。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通过省略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以及简化作为输出部件的从动板的形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止装置的变矩器的旋转轴线方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与图1所示变矩器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止装置的从动板和动力阻尼器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止装置的连接板和输出毂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变矩器的转矩传递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本专利技术可加以各种变换以及具有各种实施例,因此例示出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特定实施方式,凡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和技术范围下所作的所有变换、均等物或替代物,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所述组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出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可包括多个相关项目的组合或多个相关项目中的任何项目。当本说明书中被描述为某一组件“连接”或者“结合”到另一组件时,应当理解,所述某一组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者结合到所述另一组件,但所述某一组件和所述另一组件之间也可以存在其他组件。当本说明书中被描述为某一组件“直接连接”或者“直接结合”到另一组件时,应当理解,所述某一组件和所述另一组件之间不存在其他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显不同的含义,否则单数表达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表达形式。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或“具有”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其设置在连接于发动机输出侧的前壳体和涡轮之间,所述锁止装置包括:/n所述输入部件,其接收转矩从前壳体通过摩擦力输入;/n输出部件,其与输出毂连接成一体旋转,并且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输入部件可以相对旋转;/n第一弹性体,其相对于旋转方向弹性连接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以及/n动力阻尼器,其直接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件上,/n所述动力阻尼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在径向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KR 10-2018-0171783;20190605 KR 10-2019-001.一种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其设置在连接于发动机输出侧的前壳体和涡轮之间,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所述输入部件,其接收转矩从前壳体通过摩擦力输入;
输出部件,其与输出毂连接成一体旋转,并且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输入部件可以相对旋转;
第一弹性体,其相对于旋转方向弹性连接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以及
动力阻尼器,其直接设置在所述输出部件上,
所述动力阻尼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在径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其中,
所述动力阻尼器包括:
惯性质量体,其相对于所述输出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抵设于所述输出部件;以及
第二弹性体,其相对于旋转方向弹性连接所述惯性质量体和所述输出部件,
所述惯性质量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设置成从所述径向来看相对于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体至少局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矩器的锁止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柱锡杨尚旼权仪燮申淳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法雷奥凯佩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