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34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气管减震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其排气管通过安装减震装置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和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第一法兰盘组和第一排气管,发动机设置有腔室,发动机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第一法兰盘组设置有减震垫;还包括第二排气管、减震装置、第三排气管和第二法兰盘组,气歧管的右端与减震装置的左端连接,减震装置由弹簧、气缸、工作缸、活塞杆和活塞组成,减震装置的中上方设置有弹簧,减震装置的中下方设置有气缸,气缸设置有腔室,工作缸与气缸的腔室内壁连接,活塞杆的顶端与弹簧的上方连接,活塞杆的底端伸入气缸的腔室内,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气管减震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排气管减震装置是一种用于排气管减震的辅助装置,其在排气管减震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第一法兰盘组和第一排气管,发动机设置有腔室,发动机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排气歧管设置有多组排气歧管,多组排气歧管通过多组出气口与发动机连通,排气歧管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与第一排气管连通,第一法兰盘组设置有减震垫;现有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排气歧管将发动机内的空气或可燃气体,分配到各气道由第一排气管排气即可;现有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使用中发现,排气管通过减震垫减震,导致减震效果较差,会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管通过安装减震装置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和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提高实用性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第一法兰盘组和第一排气管,发动机设置有腔室,发动机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排气歧管设置有多组排气歧管,多组排气歧管通过多组出气口与发动机连通,排气歧管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与第一排气管连通,第一法兰盘组设置有减震垫;还包括第二排气管、减震装置、第三排气管和第二法兰盘组,第二排气管的左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与排气歧管连通,排气歧管的右端与减震装置的左端连接,减震装置的右端与第三排气管的左端连接,第三排气管的右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与第一排气管连通,减震装置由弹簧、气缸、工作缸、活塞杆和活塞组成,减震装置的中上方设置有弹簧,减震装置的中下方设置有气缸,气缸设置有腔室,工作缸与气缸的腔室内壁连接,活塞杆的顶端与弹簧的上方连接,活塞杆的底端伸入气缸的腔室内,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三元催化器、第三法兰盘组、第四法兰盘组和第四排气管,三元催化器的左端通过第三法兰盘组与第二排气管的右端连通,三元催化器的右端通过第四法兰盘组与第四排气管连通,第四排气管的右端与减震装置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空气净化器、第五法兰盘组、第六法兰盘组和第五排气管,空气净化器的左端通过第五法兰盘组与第四排气管连通,空气净化器的右端通过第六法兰盘组与第五排气管的左端连通,第五排气管的右端与减震装置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次消音器、第七法兰盘组、第八法兰盘组和第六排气管,次消音器的左端通过第七法兰盘组与第五排气管连通,次消音器的右端通过第八法兰盘组与第六排气管连通,第六排气管的右端与减震装置的左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主消音器和第九法兰盘组,主消音器的左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与第三排气管连通,主消音器的右端通过第九法兰盘组与第一排气管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安装在三元催化器上,并且温度调节器与三元催化器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排气歧管、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三排气管、第四排气管、第五排气管和第六排气管为铸铁制成。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29,29安装在空气净化器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排气管通过安装减震装置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和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减震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发动机;2、排气歧管;3、第一法兰盘组;4、第一排气管;5、第二排气管;6、减震装置;7、第三排气管;8、第二法兰盘组;9、弹簧;10、气缸;11、工作缸;12、活塞杆;13、活塞;14、三元催化器;15、第三法兰盘组;16、第四法兰盘组;17、第四排气管;18、空气净化器;19、第五法兰盘组;20、第六法兰盘组;21、第五排气管;22、次消音器;23、第七法兰盘组;24、第八法兰盘组;25、第六排气管;26、主消音器;27、第九法兰盘组;28、温度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包括发动机1、排气歧管2、第一法兰盘组3和第一排气管4,发动机1设置有腔室,发动机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排气歧管2设置有多组排气歧管,多组排气歧管通过多组出气口与发动机1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第一法兰盘组3设置有减震垫;还包括第二排气管5、减震装置6、第三排气管7和第二法兰盘组8,第二排气管5的左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排气歧管2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减震装置6的右端与第三排气管7的左端连接,第三排气管7的右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8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减震装置6由弹簧9、气缸10、工作缸11、活塞杆12和活塞13组成,减震装置6的中上方设置有弹簧9,减震装置6的中下方设置有气缸10,气缸10设置有腔室,工作缸11与气缸10的腔室内壁连接,活塞杆12的顶端与弹簧9的上方连接,活塞杆12的底端伸入气缸10的腔室内,活塞13安装在活塞杆12的底端;排气管通过安装减震装置6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效果和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三元催化器14、第三法兰盘组15、第四法兰盘组16和第四排气管17,三元催化器14的左端通过第三法兰盘组15与第二排气管5的右端连通,三元催化器14的右端通过第四法兰盘组16与第四排气管17连通,第四排气管17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通过设置三元催化器14可将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空气净化器18、第五法兰盘组19、第六法兰盘组20和第五排气管21,空气净化器18的左端通过第五法兰盘组19与第四排气管17连通,空气净化器18的右端通过第六法兰盘组20与第五排气管21的左端连通,第五排气管21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通过设置空气净化器18,清除空气中的尘土和沙粒。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次消音器22、第七法兰盘组23、第八法兰盘组24和第六排气管25,次消音器22的左端通过第七法兰盘组23与第五排气管21连通,次消音器22的右端通过第八法兰盘组24与第六排气管25连通,第六排气管25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通过设置次消音器22进行消声降噪,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还包括主消音器26和第九法兰盘组27,主消音器26的左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8与第三排气管7连通,主消音器26的右端通过第九法兰盘组27与第一排气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包括发动机(1)、排气歧管(2)、第一法兰盘组(3)和第一排气管(4),发动机(1)设置有腔室,发动机(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排气歧管(2)设置有多组排气歧管,多组排气歧管通过多组出气口与发动机(1)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第一法兰盘组(3)设置有减震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气管(5)、减震装置(6)、第三排气管(7)和第二法兰盘组(8),第二排气管(5)的左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排气歧管(2)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减震装置(6)的右端与第三排气管(7)的左端连接,第三排气管(7)的右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8)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减震装置(6)由弹簧(9)、气缸(10)、工作缸(11)、活塞杆(12)和活塞(13)组成,减震装置(6)的中上方设置有弹簧(9),减震装置(6)的中下方设置有气缸(10),气缸(10)设置有腔室,工作缸(11)与气缸(10)的腔室内壁连接,活塞杆(12)的顶端与弹簧(9)的上方连接,活塞杆(12)的底端伸入气缸(10)的腔室内,活塞(13)安装在活塞杆(12)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包括发动机(1)、排气歧管(2)、第一法兰盘组(3)和第一排气管(4),发动机(1)设置有腔室,发动机(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出气口,排气歧管(2)设置有多组排气歧管,多组排气歧管通过多组出气口与发动机(1)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第一法兰盘组(3)设置有减震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气管(5)、减震装置(6)、第三排气管(7)和第二法兰盘组(8),第二排气管(5)的左端通过第一法兰盘组(3)与排气歧管(2)连通,排气歧管(2)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减震装置(6)的右端与第三排气管(7)的左端连接,第三排气管(7)的右端通过第二法兰盘组(8)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减震装置(6)由弹簧(9)、气缸(10)、工作缸(11)、活塞杆(12)和活塞(13)组成,减震装置(6)的中上方设置有弹簧(9),减震装置(6)的中下方设置有气缸(10),气缸(10)设置有腔室,工作缸(11)与气缸(10)的腔室内壁连接,活塞杆(12)的顶端与弹簧(9)的上方连接,活塞杆(12)的底端伸入气缸(10)的腔室内,活塞(13)安装在活塞杆(12)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元催化器(14)、第三法兰盘组(15)、第四法兰盘组(16)和第四排气管(17),三元催化器(14)的左端通过第三法兰盘组(15)与第二排气管(5)的右端连通,三元催化器(14)的右端通过第四法兰盘组(16)与第四排气管(17)连通,第四排气管(17)的右端与减震装置(6)的左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管减震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德朱前进姜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