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窑炉墙多层复合耐火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2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业窑炉墙多层复合耐火保温结构属于工业窑、炉墙隔热节能保温技术。使用最佳经济厚度原理优化设计的,内层为轻质耐火砖,中层为硅酸铝纤维毡,外层为矿棉毡构成的耐震性能佳的软、硬质多层复合耐火材料代替易破损的浇注混凝土;用小型轻量的卡钉代替苯重的钢柱式挂钩固定耐火砖;新颖轻量高强托砖钢板的使用既节约了钢材,又大大减少热短路现象,提高了保温效果,明显地减少了炉墙的表面热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际使用的结果表明:炉墙表面热损下降40%左右,提高了窑炉的能源利用率,达到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保温隔热节能水平。(*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类,系一种以上炉、窑的设备和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期运行工业窑炉炉墙,石油乙烯裂介炉炉墙耐火保温节能的多层复合保温结构。现有常规的工业窑炉炉墙一般采用内衬耐火砖(轻质或重质)外砌普通砖,中间或衬有厚度不等硅酸铝纤维,其保温效果较差,能耗较大。在全国石化行业中拥有约二百台大型石油乙烯裂介炉均采用七十年代初日本三菱株式会社专利(日本特许昭47-44139)的炉墙,该结构内衬轻质耐火砖,外墙为钢板炉壳,中间衬以铁丝网格并灌入浇注混凝土。在石油乙烯裂介炉长期使用脉动情况下起主要保温层作用的浇注混凝土极易破碎,使本来保温效果不佳的炉墙保温性能降低,能耗增大。为增加保温节能性能,对常规工业窑炉炉墙通常做法是增加保温层厚度。但对石油乙烯裂介炉炉墙而言是不可行的。因石油乙烯裂介炉外壳是固定的钢板结构,增加保温层厚度势必减少裂介炉内的有效尺寸,影响裂介炉正常运行工况。唯一有效方法是采用一种新型多层复合炉墙的保温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现有石化行业大量拥有的大型石油乙烯裂介炉及常用工业窑炉炉墙的多层复合耐火保温结构,用以克服目前常用炉、窑保温结构的缺点,提高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窑炉墙多层复合耐火保温结构,包括炉壳钢板[1]、托砖钢板[9],其特征在于:A、在炉壳钢板[1]内侧每隔0.5米左右间距点焊卡钉[2],将矿棉毡[3]、硅酸铝纤维毡[4]错缝贴向钢板(1)为炉墙内衬保温材料,套上轻质耐火砖固定钩 [5],压上卡帽[6],将轻质耐火砖[7]依次在镂孔[8]的托砖钢板[9]上堆砌,直至砌到上一层的托砖钢板为止,其间隙作为膨胀缝,内填嵌并塞紧硅酸铝纤维棉[10];B、多层复合耐火保温层[11]由三层(或多层)构成,其中各层是:内层 :硬质轻量耐火保温砖[7]中层:软质硅酸铝纤维毡[4]外层:软质矿棉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同庚李明华黄光忠倪鹤林谷华森王贞尧朱大震段炼高永根王圣妹李兆和陆燕静陶士均章宗德许金林孟梅芳密崇林张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炼化部化工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