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梁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纵梁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架纵梁的设计和制作工艺是车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工字形截面的纵梁,由于工字梁可获得几乎相近于外轮廓一样的矩形截面的惯性矩来抗弯,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也减轻了构件的自身重量,但工字梁不便于在其上装配零部件。对于采用矩形截面的纵梁,刚度较大,承载能力相对较好,但是材料使用量多,自重大,制造成本较大。目前的车架纵梁通常采用槽形钢梁,对于采用槽形截面的纵梁,其工艺一般采用冲压工艺,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但是刚度较小,纵梁材料单一,尺寸调整不灵活,不利于零部件轻量化,且前期模具的投入成本也较大;车架纵梁采用传统的等强度冲压槽形梁结构存在抗扭性能较差,且无法根据实际使用中车架负荷分布不均来实现承载的优化等问题。由此,在考虑纵梁加工成本的前提下,采用单一的槽形截面的纵梁无法满足车架承载需求。综上所述,现有的纵梁为单一截面结构,由于车架各段对于纵梁的强度以及抗扭性能的要求不同,即车架各段的负载分布不均,由此现有的单一截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包括前纵梁段和后纵梁段,所述后纵梁段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梁段、第二梁段和第三梁段,所述前纵梁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梁段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前纵梁段的横截面为槽形截面,所述第一梁段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截面,所述第二梁段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所述第三梁段的横截面为槽形截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包括前纵梁段和后纵梁段,所述后纵梁段包括顺序相连的第一梁段、第二梁段和第三梁段,所述前纵梁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梁段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前纵梁段的横截面为槽形截面,所述第一梁段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截面,所述第二梁段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所述第三梁段的横截面为槽形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段包括后梁腹板和两块平行设置于所述后梁腹板的两侧的后梁翼板,两块所述后梁翼板的第一侧部均垂直连接于所述后梁腹板的第一板面上;
所述后梁腹板上与其第一板面相对的板面为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梁段中,各所述后梁翼板的第一侧部设置有延伸板,各所述延伸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后梁腹板的第二板面上;
与所述后梁翼板的第一侧部相对的侧部为第二侧部,在所述第二梁段中,还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后梁腹板的第一板面上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各所述后梁翼板的第二侧部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均连接有与所述加强板的板面呈倾斜设置的弯折板,所述加强板跨设于所述第一梁段和第三梁段上,且其中一块所述弯折板与所述第一梁段的后梁腹板相连接,另一块所述弯折板与所述第三梁段的后梁腹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在其远离所述加强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英彪,杨权,高旻,张红业,黄新敏,刘紫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