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31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包括塑料前端框本体,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对应端部之间的两侧竖梁,所述上横梁与每个侧竖梁之间均通过斜梁相连;所述侧竖梁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螺母,上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机舱盖锁相连的嵌件,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的安装孔。前端框分别通过左右侧梁上的铆螺母与车身连接,散热器通过上下安装点固定在前端框上,整体结构轻盈,力学性能良好,总重控制在了2.5kg以下;前端框为注塑一体结构,生产制造简便,生产周期短,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
技术介绍
前端框是汽车前部给散热器提供安装支撑并为前机舱提供刚度支撑的部件。目前市场大多使用钣金冲压焊接前端框,也有部分塑料前端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伴随着汽车推广对环境的压力,汽车轻量化技术为减少汽车排放做出了很大贡献,使用增强型塑料的前端框技术是轻量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钣金冲压焊接前端由多块冲压成型的钢板焊接组成,包含水箱立柱支撑板、前副车架左前安装外板、水箱上横梁本体、发盖锁安装支架、水箱上安装支架、水箱上横梁加强板、水箱竖板加强板、水箱竖板、前大灯支架、水箱下横梁本体、水箱竖板连接板等。目前市场上钣金冲压焊接前端框重量多在6kg以上,重量大,并且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其重量轻,生产周期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包括塑料前端框本体,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对应端部之间的两侧竖梁,所述上横梁与每个侧竖梁之间均通过斜梁相连;所述侧竖梁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螺母,上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机舱盖锁相连的嵌件,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为整体注塑的一体结构。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为方形框体。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侧竖梁均为中空结构,中空腔体内设有加强筋。所述螺母为铆螺母。所述嵌件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上设有一组环形凹槽。所述嵌件在塑料前端框本体注塑成型时整体嵌入本体内。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的框梁截面呈工字型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结构设计合理,前端框分别通过左右侧梁上的铆螺母与车身连接,散热器通过上下安装点固定在前端框上,整体结构轻盈,力学性能良好,总重控制在了2.5kg以下;前端框为注塑一体结构,生产制造简便,生产周期短,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端框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嵌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铆螺母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前端框本体、1-1.盖锁连接嵌件、1-2.车身连接铆螺母、1-3.散热器下安装点、1-4.散热器上安装点、3.嵌件、4.铆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该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包括塑料前端框本体1,塑料前端框本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对应端部之间的两侧竖梁;上横梁与每个侧竖梁之间均通过斜梁相连,两个斜梁形成八字梁结构,保证前端框本体的结构强度。侧竖梁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螺母,上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机舱盖锁相连的嵌件3,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的安装孔,上横梁上设有两个上安装孔形成两个散热器上安装点1-4,下横梁上设有两个下安装孔形成两个散热器下安装点1-3,散热器固定可靠。螺母为铆螺母4,固定可靠。每个侧竖梁上均设有两个车身连接铆螺母,两个车身连接铆螺母1-2上下布置;上横梁的中部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一组盖锁连接嵌件1-1,斜梁的上端与凸台侧面对应相连。塑料前端框本体1为整体注塑的一体结构。嵌件为金属嵌件,嵌件在塑料前端框本体注塑成型时整体嵌入本体内。嵌件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上设有一组环形凹槽,嵌件在前端框本体中固定可靠。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侧竖梁均为中空结构,中空腔体内设有加强筋。优选的,塑料前端框本体为方形框体;塑料前端框本体的框梁截面呈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中可设有各种加强筋,以增强前端框架的刚强度,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增厚补强的设计。前端框分别通过左右侧梁上的铆螺母与车身连接,散热器通过上下安装点固定在前端框上,整体结构轻盈,力学性能良好,总重控制在了2.5kg以下;前端框为注塑一体结构,生产制造简便,生产周期短,降低了成本。表一:本技术塑料前端框与传统钣金前端框性能对比表本技术前端框合理布置,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该前端框的轻量化与平台化设计,重量控制在了2.5kg以下。上述仅为对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前端框本体,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对应端部之间的两侧竖梁,所述上横梁与每个侧竖梁之间均通过斜梁相连;所述侧竖梁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螺母,上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机舱盖锁相连的嵌件,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的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前端框本体,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对应端部之间的两侧竖梁,所述上横梁与每个侧竖梁之间均通过斜梁相连;所述侧竖梁上设有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螺母,上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机舱盖锁相连的嵌件,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散热器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为整体注塑的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轻量化车身塑料前端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前端框本体为方形框体。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鑫高银峰石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