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93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包括横梁、与车身安装前支座、摆臂安装支架、纵梁、与车身安装后支座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横梁与纵梁连接的卡孔;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两个横向卡孔内;纵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两个纵向卡孔内;纵梁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摆臂安装支架;摆臂安装支架与车体摆臂连接;纵梁另一端连接有与车身安装后支座。新型副车架占用空间小,为其他零部件布置留出更多空间;整车同平台开发(悬架结构形式不变)时,可根据车宽/车长,仅调整方管型材截取长度即可,其余安装位冲压件可不用重新开发模具,极大程度的节省开发成本与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属于电动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副车架功能类似车架的托架,用来支承前后桥、悬架或动力总成等部件。传统汽车副车架多为冲压件焊接结构,为避让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零部件,通常会设计很多避让结构,型面较为复杂,整体开发周期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缩短开发周期能为企业大大节约开发成本,意味着企业能更好的抢占时机,优先占领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多为小型电动汽车,前舱布置简单,副车架结构可大幅度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可大幅度简化副车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包括横梁、与车身安装前支座、摆臂安装支架、纵梁、与车身安装后支座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所述的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横梁与纵梁连接的卡孔;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两个横向卡孔内;所述的纵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两个纵向卡孔内;所述的位于横梁两侧的纵梁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摆臂安装支架;所述的摆臂安装支架与车体摆臂连接;所述的纵梁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车身安装后支座。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共有两根,一根通过两端固定在与车身安装前支座的两个横向卡孔内;中间一跟横梁固定在两侧纵梁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位于两侧纵梁的之间所固定的横梁上安装有转向器安装支架;所述的转向器安装支架上连接转向器。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侧的纵梁上各安装有两个用于连接摆臂的摆臂安装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和纵梁本体均为方管型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新型副车架占用空间小,为其他零部件布置留出更多空间;2.整车同平台开发(悬架结构形式不变)时,可根据车宽/车长,仅调整方管型材截取长度即可,其余安装位冲压件可不用重新开发模具,极大程度的节省开发成本与开发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座与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1、卡孔,2-1-1、横向卡孔,2-1-2、纵向卡孔,3、摆臂安装支架,4、纵梁,5、与车身安装后支座,6、转向器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包括横梁1、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摆臂安装支架3、纵梁4、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6;所述的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横梁1与纵梁4连接的卡孔2-1;所述的横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横向卡孔2-1-1内;所述的纵梁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纵向卡孔2-1-2内;所述的位于横梁两侧的纵梁4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摆臂安装支架3;所述的摆臂安装支架3与车体摆臂连接;所述的纵梁4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所述的横梁1共有两根,一根通过两端固定在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横向卡孔2-1-1内;中间一跟横梁1固定在两侧纵梁4的之间,整车同平台开发(悬架结构形式不变)时,可根据车宽/车长,仅调整方管型材截取长度即可,其余安装位冲压件可不用重新开发模具,极大程度的节省开发成本与开发周期。所述的位于两侧纵梁4的之间所固定的横梁1上安装有转向器安装支架6;所述的转向器安装支架6上连接转向器,副车架与车身安装支座对横/纵梁形成包裹结构,整车同平台开发(悬架结构形式不变)时,可根据车宽/车长,仅调整方管型材截取长度即可。所述的两侧的纵梁4上各安装有两个用于连接摆臂的摆臂安装支架3,新型副车架占用空间小,为其他零部件布置留出更多空间。所述的横梁1和纵梁4本体均为方管型材,抗弯能力强,整体框架无需开模,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摆臂安装支架(3)、纵梁(4)、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6);/n所述的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横梁(1)与纵梁(4)连接的卡孔(2-1);所述的横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横向卡孔(2-1-1)内;所述的纵梁(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纵向卡孔(2-1-2)内;位于横梁两侧的所述的纵梁(4)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摆臂安装支架(3);所述的摆臂安装支架(3)与车体摆臂连接;所述的纵梁(4)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副车架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摆臂安装支架(3)、纵梁(4)、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以及转向器安装支架(6);
所述的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横梁(1)与纵梁(4)连接的卡孔(2-1);所述的横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横向卡孔(2-1-1)内;所述的纵梁(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与车身安装前支座(2)的两个纵向卡孔(2-1-2)内;位于横梁两侧的所述的纵梁(4)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摆臂安装支架(3);所述的摆臂安装支架(3)与车体摆臂连接;所述的纵梁(4)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车身安装后支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副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