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中部结构与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73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中部结构与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包括车架内分置于两侧的纵梁,以及连接于两侧的纵梁之间的横梁结构,且该横梁结构被设置为由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构成;另外,本实施例的车架中部结构还包括于两侧的纵梁上分别设置的若干悬置安装支架,并于各悬置安装支架中装设有悬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通过由与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构成车架横梁,不仅可满足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安装要求,同时也可省去车架横梁的设置,而减轻车架整体重量,从而可利于车辆轻量化设计,并可使得车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中部结构与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中部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架中部结构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车架通常同时具有纵梁和横梁,且通常将作为动力源的动力电池包装设于车架横梁上,从而导致车架整体重量较大,不利于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导致电动汽车的能耗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架中部结构,以可减轻车架的整体重量,而利于车辆轻量化设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架中部结构,包括车架内分置于两侧的纵梁,所述车架中部结构还包括:横梁结构,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纵梁之间,且所述横梁结构被设置为由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的所述纵梁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构成;悬置总成,包括于两侧的所述纵梁上分别设置的若干悬置安装支架,并于各所述悬置安装支架中装设有悬置。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及构成与所述底壳间的连接、以封盖所述容置腔的盖体,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的模组放置区,和布置与所述电池模组相连的线束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并排设置有多道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的隔断,各所述隔断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所述隔断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模组放置单元,并于所述底壳或所述盖体上设有构成所述线束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底壳上、并环所述底壳的边沿设置的若干固定孔,对应于各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纵梁上的连接孔,以及连接设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连接孔中的螺栓副,且靠近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布置的各所述固定孔分别为对应于所述隔断的端部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模组放置区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两侧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安放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的模块放置区;所述线束与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进一步的,于所述模组放置单元内设有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上的模组固定机构,所述模组固定机构具有贴靠于所述隔断布置、并由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隔断顶部的固定板,且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构造有以抵压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抵压端。进一步的,所述管线通道包括支撑固定于所述隔断顶部的具有容纳槽的通道底板,以及沿所述通道底板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管线固定座,且所述管线固定座通过构造于自身底部的固定支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上。进一步的,于所述隔断的顶部可拆卸的固定有若干连接支架,所述盖体由穿设该盖板设置的固定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上,且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底壳之间设有密封垫。进一步的,于各所述模组放置单元内固定安放有电池模组,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各电池模组内的电源端及冷却单元连接的线束和冷却管路,且所述线束和冷却管路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进一步的,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所述线束和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及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位于所述盖体上的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纵梁与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连接的部分具有位于中部的为平直状的中部梁体,以及与该平直状的中部梁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呈弯曲状的端部梁体;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的两侧边沿随形于所述纵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纵梁的截面呈口字形,并由相扣合且点焊连接的上板体与下板体构成,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的厚度在1.6-3.0mm之间,且于所述纵梁内部设有连接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的加强板体。进一步的,所述悬置包括压装于所述悬置安装支架中的外套管,及穿设于所述外套管中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由设于两者之间的橡胶衬套固连于一起,且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外套管外设置;还包括扣置于所述内套管一端的垫片,以及穿设该垫片与所述内套管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螺头卡置于所述垫片一侧,且所述螺杆的杆身由所述内套管中伸出,并于所述垫片和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限制所述垫片相对于所述内套管转动的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内套管的靠近于所述垫片一端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垫片上、并嵌设于所述限位槽中的限位凸起;且沿至靠近于所述垫片的一端,所述内套管的内径渐小设置,所述限位槽为沿所述内套管的径向内凹成型于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通过由与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构成车架横梁,不仅可满足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安装要求,同时也可省去车架横梁的设置,而减轻车架整体重量,从而可利于车辆轻量化设计,并可使得车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如权上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汽车,通过采用上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可降低车架的整体重量,而利于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使车架具有较好的横向强度和刚度,从而可使得本电动汽车具有较好的侧碰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底壳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模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管线固定座与固定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5中Ⅱ部分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外套管与内套管的连接状态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B-B线的剖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垫片及垫圈的装配状态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螺杆与垫片及垫圈的装配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电池包壳体结构;11-底壳,111-模组放置单元,112-隔断,113-通道底板,114-管线固定座,115-固定孔;116-模组固定机构,1161-固定板,1162-翻边,1163-连接耳;117-电池模组,118-线束,119-固定支腿,1110-连接支架,11101-主体,11102-第三螺纹孔;12-盖体,121-安装孔,122-缺口;2-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中部结构,包括车架内分置于两侧的纵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中部结构还包括:/n横梁结构,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纵梁(2)之间,且所述横梁结构被设置为由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的所述纵梁(2)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1)构成;/n悬置(3)总成,包括于两侧的所述纵梁(2)上分别设置的若干悬置安装支架,并于各所述悬置安装支架中装设有悬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中部结构,包括车架内分置于两侧的纵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中部结构还包括:
横梁结构,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纵梁(2)之间,且所述横梁结构被设置为由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的所述纵梁(2)固定连接的动力电池包壳体(1)构成;
悬置(3)总成,包括于两侧的所述纵梁(2)上分别设置的若干悬置安装支架,并于各所述悬置安装支架中装设有悬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1)包括构造有容置腔的底壳(11),及构成与所述底壳(11)间的连接、以封盖所述容置腔的盖体(12),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以安放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区,和布置与所述电池模组(117)相连的线束(118)及冷却管路的管线通道(113),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并排设置有多道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的隔断(112),各所述隔断(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两相对侧内壁相接,且所述隔断(112)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内分隔出若干固定所述电池模组(117)的模组放置单元(111),并于所述底壳(11)或所述盖体(12)上设有构成所述线束(118)与冷却管路与外界连接的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底壳(11)上、并环所述底壳(11)的边沿设置的若干固定孔(115),对应于各所述固定孔(115)设置于所述纵梁(2)上的连接孔,以及连接设于相应的所述固定孔(115)和所述连接孔中的螺栓副,且靠近于所述模组放置区布置的各所述固定孔(115)分别为对应于所述隔断(112)的端部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部,于所述模组放置区两侧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安放模组控制模块与冷却控制模块的模块放置区;所述线束(118)与冷却管路分别与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组控制模块和所述冷却控制模块由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模组放置单元(111)内设有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112)上的模组固定机构(116),所述模组固定机构(116)具有贴靠于所述隔断(112)布置、并由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隔断(112)顶部的固定板(1161),且于所述固定板(1161)的顶部构造有以抵压固定所述电池模组(117)的抵压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通道(113)包括支撑固定于所述隔断(112)顶部的具有容纳槽的通道底板,以及沿所述通道底板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管线固定座(114),且所述管线固定座(114)通过构造于自身底部的固定支腿(119)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隔断(1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隔断(112)的顶部可拆卸的固定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可新田秀梅李楠陈康城孙志伟赵征孙印飞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