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1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由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锅筒经管道连接而成。蒸汽发生器由若干个换热管组组成,每个换热管组内的换热管都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每个换热管组均与锅筒独立构成循环系统;蒸汽过热器由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组成;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过热器均设置在主烟道内,软化除氧后的水经给水管直接进入锅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省缺了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和过热器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换热效率高、不爆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翅片和管的接触面大,传热效果好,耐压强度高;使用旁烟道排气,可实现不停产维修;增加了机下形式可提高热回收效率,使工作平稳,且利于维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烧结工序能耗在钢铁企业中仅次于炼铁而居第二位,在烧结总能耗中,冷却机废气带走的显热约占总能耗的20~28%,可见,回收利用冷却机废气带走的余热成为烧结工序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烧结矿在烧结机上烧成后,进入冷却机,在鼓风机或引风机的作用下,使冷空气穿过热矿层将热矿冷却。一般冷却机有多个风罩,冷却热矿的废气通过风罩排空,通常在机上风罩处安装余热回收装置。目前烧结厂冷却机废气余热回收都用于生产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的设备形式为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汽包。蒸汽发生器有热管式和焊接的翅片管式。设备的布置均为机上形式,因为烧结冷却机废气排放温度正常为300℃±50,而烧结机生产时常出现“二次烧结”,此时废气温度高达600℃,热管很容易爆管。一旦蒸汽发生器和过热器出现事故,无旁烟道的机上布置形式必须停产检修,这就影响了烧结机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便于维修,既适用于机上形式,又适用于机下形式的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该装置主要由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锅筒经管道连接而成,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由若干个换热管组组成,每个换热管组内的换热管都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每个换热管组均与锅筒独立构成循环系统;蒸汽过热器由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组成;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过热器均设置在主烟道内,软化除氧后的水经给水管直接进入锅筒。本技术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组由进水联箱、出汽联箱、蒸汽发生器箱体和1~3排镶嵌式螺旋翅片管所组成,镶嵌式螺旋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发生器箱体在外面与进水联箱和出汽联箱焊接而成;所述蒸汽过热器由进汽联箱、过热器箱体、出汽联箱和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所组成,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过热器箱体与进汽联箱和出汽联箱焊接而成。本技术余热锅炉的主烟道可以是一个,此时,所有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过热器都依次串联排列在主烟道内,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与水平的夹角为9°~90°,在所述的主烟道旁还并联一个旁烟道,并在主烟道和旁烟道内都安有阀门;所述的主烟道也可以为多个并联,此时,在每个主烟道内各设置一个蒸汽发生器,其内的换热管与水平的夹角为9°~15°,在多个主烟道旁只设有一个旁烟道,并在旁烟道和每个主烟道内都安有阀门。本技术余热锅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直接将除氧后的水送入锅筒,省缺了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和过热器的换热管分别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和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换热效率高、不爆管,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翅片和管的接触面大,传热效果好,耐压强度高;一旦换热管出现故障,可使用旁烟道排气,实现不停产维修;由于增加了机下形式,使设备的适用性大大增强,不仅适用于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生产蒸汽,同样也适用于其它型式的余热回收生产蒸汽的场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余热锅炉机下形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余热锅炉机上形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换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过热器的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从附图1和2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翅片管式余热锅炉主要是由蒸汽发生器3、过热器2和锅筒6经管道连接而组成的。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由若干个换热管组组成,换热管组的数量根据具体应用场合而定。换热管组包括进水联箱17、出汽联箱16、蒸汽发生器箱体15和1~3排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发生器箱体15后,在外面与进水联箱17和出汽联箱16焊接(参见附图3)。每个换热管组均通过各自的下降管4和上升管5与锅筒6独立构成循环系统。蒸汽过热器2由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组成。蒸汽过热器2包括进汽联箱20、过热器箱体19、出汽联箱21和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18,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18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过热器箱体19后,与进汽联箱20和出汽联箱21焊接(参见附图4)。蒸汽过热器2通过管路7与锅筒6相连。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过热器2均设置在主烟道1内。本技术机上形式和机下形式的区别在于主烟道1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以及蒸汽发生器3的布置形式。机下形式采用一个主烟道1,横向设置,如附图1所示,所有蒸汽发生器3包括蒸汽过热器2都依次串联排列在主烟道1内,蒸汽发生器3内的换热管,也即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与水平的夹角应在9°~90°的范围内,这样有利于循环,并在主烟道1的旁边还并联一个旁烟道9。机上形式采用多个主烟道1,矗立设置,如附图2所示,每个主烟道1内各安有一个蒸汽发生器3,其内的换热管与水平的夹角应在9°~15°的范围内,这样有利于循环,蒸汽过热器2安在高温段第一个蒸汽发生器3的下方,在多个并联的主烟道1的旁边仅设一个旁烟道9。本技术余热锅炉正常生产时,旁烟道9的阀门8关闭,主烟道1的阀门10打开,烟气经主烟道1内蒸汽发生器3和过热器2换热后由主烟道1的烟筒12排出。除氧后的软水先经给水管11直接进入锅筒6,再由下降管4进入蒸汽发生器3,加热形成饱和蒸汽,然后再由上升管5进入锅筒6,在锅筒6内经汽水分离后通过管路7进入过热器2,过热后的蒸汽经管道13便可送往用户。若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出现事故,则关闭主烟道1的阀门10,打开旁烟道9的阀门8,烟气便经旁烟道9由旁烟道9的烟筒12排出。这样,对余热锅炉进行检修时,烧结机仍可继续生产。本技术翅片管式余热锅炉根据生产情况可以采用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由蒸汽发生器(3)、过热器(2)和锅筒(6)经管道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3)由若干个换热管组组成,每个换热管组内的换热管都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每个换热管组均与锅筒(6)独立构成循环系统;蒸汽过热器(2)由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组成;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过热器(2)均设置在主烟道(1)内,软化除氧后的水经给水管(11)直接进入锅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的换热管组由进水联箱(17)、出汽联箱(16)、蒸汽发生器箱体(15)和1~3排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所组成,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发生器箱体(15)在外面与进水联箱(17)和出汽联箱(16)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过热器(2)由进汽联箱(20)、过热器箱体(19)、出汽联箱(21)和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18)所组成,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18)的两端分别穿过蒸汽过热器箱体(19)与进汽联箱(20)和出汽联箱(21)焊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烟道(1)为一个,所有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过热器(2)都依次串联排列在主烟道(1)内,其内的换热管(14)与水平的夹角为9°~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烟道(1)旁还并联一个旁烟道(9),在主烟道(1)内安有阀门(10),并在旁烟道(9)内安有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冷却机余热回收用的翅片管式余热锅炉,由蒸汽发生器(3)、过热器(2)和锅筒(6)经管道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3)由若干个换热管组组成,每个换热管组内的换热管都采用镶嵌式螺旋翅片管(14),每个换热管组均与锅筒(6)独立构成循环系统;蒸汽过热器(2)由多根镶嵌式螺旋翅片蛇形管组成;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过热器(2)均设置在主烟道(1)内,软化除氧后的水经给水管(11)直接进入锅筒(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晨哲生王淑清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绿冶热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