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机体包括呈方形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左右两端的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方设置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上镶嵌有多个装料盘,所述第五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液压减震器,多个所述第二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凸轮机构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冲压铆合,第一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冲压杆对零件进行冲压铆合,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属于冲压式铆合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是一种能将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的零件冲压铆合成完整的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的模具,在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获得所需零件,然后将所需的零件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铆接,实现零件之间的紧密组合。但是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液压或者气压传动的形式对零件完成冲压铆合的过程,凸轮机构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可以实现高速自动化。在自动机械中,虽然也可以使用气动装置,但气动动作结束时冲击较大,当改变速度时,需要对节流阀进行调节,当生产速度提高较大时,气缸装置显然无能为力,效率较低;而且现有技术大多不能实现自动对未加工零件上料和对加工完成后的零件进行下料的过程,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此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第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体包括呈方形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左右两端的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方设置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上镶嵌有多个装料盘,所述第五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液压减震器,多个所述第二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多个所述第二滚轮均在所述滑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的第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呈方形设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左右两端的第四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方设置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上镶嵌有多个装料盘,所述第五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液压减震器,多个所述第二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多个所述第二滚轮均在所述滑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第四支撑板内镶嵌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螺纹杆与滑杆上安装有多个第一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气缸,多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块,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气缸,多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真空吸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器冲压式铆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中部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咸浩张林松蒋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烁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