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所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溶解原料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为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其中DMSO溶解助剂占混合溶剂总质量的10%‑90%,该DMSO溶解助剂的纯度为90wt%以上,该TBAH有机碱溶剂为浓度40wt%以上的TBAH水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纺丝液制备过程中的溶剂为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的混合溶剂,通过匹配凝固浴可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纺速快、质量优及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工艺具有极高的产业化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包括粘胶法的生产工艺存在流程长、能耗大、污染环境严重、费用高等缺点,严重制约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发展,此外,为了解决石油等资源枯竭寻找可再生替代资源的研发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目前,将甲种纤维素原料直接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和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混合溶剂中处理后进行制备的工艺得到了发展,但是,对DMSO和TBAH混合溶剂的混合比例对凝固浴的组成、温度和纺丝的速度以及甲种纤维素的溶解度均有影响,但目前对其比例与具体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方法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通过改进DMSO和TBAH溶剂的混合配比,从而大幅改善纤维素的溶解效果,提升溶解效率,改善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和可纺性;同时可有效降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有利于纤维素溶液在常温下的远距离输送,降低传输能耗和成本;随着DMSO溶解助剂的加入,纤维素溶液的碱含量相对降低,可进一步优化凝固浴中酸的配比,大幅减少酸的使用量,减少化学污染,同时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溶解原料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为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其中DMSO溶解助剂占混合溶剂总质量的0%-90%,所述DMSO溶解助剂的纯度为90wt%以上,该DMSO溶解助剂用于充分浸润纤维素结构中的非晶区和亚结晶区,极力避免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溶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扩散,实现溶剂扩散与纤维素溶解之间平衡的调控,从而实现纤维素更加高效溶解,其次DMSO溶解助剂用于提升所获得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该DMSO溶解助剂能够稳定吸附于已溶解纤维素分子表面,从而有效抑制已溶解纤维素的再生团聚,同时DMSO溶解助剂可有效降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有利于纤维素溶液在常温下的远距离输送,所述TBAH有机碱溶剂为浓度40wt%以上的TBAH水溶液。进一步限定,所述原料甲种纤维素浆粕的来源为木材、棉花、棉短绒、麦草、秸秆、稻草、芦苇、麻、桑皮、楮皮或甘蔗渣。进一步限定,所述原料纤维素浆粕的溶解过程包括:先混合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再加入原料纤维素浆粕进行溶解;或者先使用DMSO溶解助剂浸润原料纤维素浆粕,再加入TBAH有机碱溶剂进行溶解;或者先使用DMSO溶解助剂浸润原料纤维素浆粕,再加入剩余DMSO溶解助剂和TBAH有机碱溶剂的混合溶液进行溶解。进一步限定,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再生纤维素纤维连续式纺丝工艺、离心式纺丝、短丝纺丝、玻璃纸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干喷湿纺。进一步限定,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甲种纤维素浆粕和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混合→溶解→过滤→脱泡→螺杆泵输送→计量泵→喷丝头前过滤→挤出成形→牵伸→水洗→上油→烘干→卷绕→成品纤维,其中DMSO溶解助剂占混合溶剂总质量的80%,DMSO溶解助剂的纯度为95wt%,甲种纤维素浆粕在纺丝液中的含量为10wt%,TBAH有机碱溶剂为浓度50wt%的TBAH水溶液,凝固浴参数:硫酸浓度150g/L,温度40℃,在恒定140m/min的纺速下制得高品质成品再生纤维素纤维。本专利技术制备纺丝液过程中所选用的溶剂为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此处,DMSO溶解助剂的作用并非仅仅是溶解纤维素制备纺丝液的常规溶剂,也并非将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简单组合,其中DMSO溶解助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DMSO溶解助剂能够增加纤维素的可及性,从而能够让溶剂能够渗入纤维素内部,并继而溶解纤维素。纤维素溶解过程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聚集态聚合物的溶胀,即溶剂向纤维素晶体的扩散。纤维素在TBAH有机碱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边溶解、边扩散的过程;纤维素的溶解会造成溶解区域溶液粘度的显著上升,从而不利于溶剂进一步向纤维素内部继续扩散,因此该溶剂体系的溶解效率偏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与纤维素的聚合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本专利技术通过溶解助剂的引入,能够充分浸润纤维素结构中的非晶区和亚结晶区,促进溶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扩散,实现溶剂扩散与纤维素溶解之间平衡的调控,从而令纤维素更高效地溶解。在该过程中除了存在溶解助剂与纤维素之间的竞争作用以及有机碱溶剂与纤维素之间的竞争作用之外,还存在溶解助剂与有机碱溶剂之间的竞争关系。其中,后者不利于纤维素的溶解,因此需要极力避免。这意味着并非所有本领域内常用的溶解助剂都对溶解起到正面作用;若溶解助剂与有机碱溶剂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过强,则会对有机碱溶剂的纤维素溶解性产生负面作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有机碱溶剂与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作为纺丝制备过程中的溶剂,极力避免了溶解助剂与有机碱溶剂之间的竞争关系,有效促进了溶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扩散,实现溶剂扩散与纤维素溶解之间平衡的调控,从而令纤维素更高效地溶解。2)DMSO溶解助剂能够提升所获得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由于该有机碱溶剂为一种非衍生化纤维素溶解,因此纤维素在溶液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即存在已溶解纤维素分子在溶液环境中再生形成团聚物的可能。而单一有机碱溶剂对纤维素的溶解存在纤维素溶液稳定性差的问题。随着溶解助剂的加入,其能够稳定地吸附于已溶解纤维素分子表面,从而有效抑制已溶解纤维素的再生团聚。溶解助剂与有机碱溶剂之间过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也需要避免,以免影响有机碱对纤维素的溶解性。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有机碱溶剂、溶解助剂和纤维素三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最终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的有机碱溶剂和溶解助剂作为混合溶剂用于溶解高聚合度(聚合度400以上)纤维素。3)DMSO溶解助剂可有效降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有助于实现纤维素溶液在常温下的远距离输送,降低传输能耗和成本。同时随着DMSO溶解助剂的加入,纤维素溶液的碱含量相对降低,可进一步优化凝固浴中酸的配比,大幅减少酸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实现节能绿色安全工业化生产。另外,天然纤维素存在复杂的多层次结构。不同来源的纤维素原料,不仅存在聚集态结构和聚合度等显著差异,而且在微量元素含量、非纤维素成分(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其结合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别。因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对不同来源纤维素原料的溶解是具有明显的难易差别的。对于高聚合度的纤维素原料(比如棉浆、木浆等),该有机碱溶剂并不能良好地溶解这些纤维素。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存在溶解助剂关键性的协同作用,混合溶剂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具体表现在混合溶剂能够良好地溶解具有更高聚合度的纤维素原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纺丝液制备过程中的溶剂为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的混合溶剂,通过匹配凝固浴可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溶解原料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为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其中DMSO溶解助剂占混合溶剂总质量的0%-90%,所述DMSO溶解助剂的纯度为90wt%以上,该DMSO溶解助剂用于充分浸润纤维素结构中的非晶区和亚结晶区,极力避免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溶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扩散,实现溶剂扩散与纤维素溶解之间平衡的调控,从而实现纤维素更加高效溶解,其次DMSO溶解助剂用于提升所获得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该DMSO溶解助剂能够稳定吸附于已溶解纤维素分子表面,从而有效抑制已溶解纤维素的再生团聚,同时DMSO溶解助剂能够有效降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有利于纤维素溶液在常温下的远距离输送,所述TBAH有机碱溶剂为浓度40wt%以上的TBAH水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溶解原料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为TBAH有机碱溶剂与DMSO溶解助剂的混合溶剂,其中DMSO溶解助剂占混合溶剂总质量的0%-90%,所述DMSO溶解助剂的纯度为90wt%以上,该DMSO溶解助剂用于充分浸润纤维素结构中的非晶区和亚结晶区,极力避免DMSO溶解助剂与TBAH有机碱溶剂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溶剂向纤维素内部的扩散,实现溶剂扩散与纤维素溶解之间平衡的调控,从而实现纤维素更加高效溶解,其次DMSO溶解助剂用于提升所获得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该DMSO溶解助剂能够稳定吸附于已溶解纤维素分子表面,从而有效抑制已溶解纤维素的再生团聚,同时DMSO溶解助剂能够有效降低纤维素溶液的粘度,有利于纤维素溶液在常温下的远距离输送,所述TBAH有机碱溶剂为浓度40wt%以上的TBAH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杰,刘东奇,闫国祥,苏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