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69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驱动总成、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支架总成和具有纵轴的丝杆,丝杆连接于驱动总成和支架总成之间以通过驱动总成来带动支架总成沿着纵轴移动,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横梁,支架总成还包括通过阻尼结构安装在横梁中的第一螺母,丝杆和第一螺母配合实现第一螺母沿纵轴的直线运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借助于阻尼结构,丝杆被浮动安装,其不仅能够减震吸能,而且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丝杆卡滞的情况。而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配备电动可调节头枕是已知的。通常,座椅靠背上固定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螺母套在丝杆上以通过电机驱动螺母在丝杆上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头枕的上下调节。实践表明,现有的相应调节机构容易出现丝杆卡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存在的丝杆卡滞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驱动总成、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支架总成和具有纵轴的丝杆,丝杆连接于驱动总成和支架总成之间以通过驱动总成来带动支架总成沿着纵轴移动,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横梁,支架总成还包括通过阻尼结构安装在横梁中的第一螺母,丝杆和第一螺母配合实现第一螺母沿纵轴的直线运动。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通过阻尼结构和横梁之间的浮动联接,可以吸收系统的安装误差,通过阻尼结构可以实现隔振和降噪功能。优选地,横梁具有用于容纳第一螺母和阻尼结构的框型空间,阻尼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螺母的相对端的两阻尼元件,每个阻尼元件为半封闭结构,阻尼元件的内侧与第一螺母仿形配合。应该理解,每个阻尼元件包容并固定第一螺母,可以防止阻尼结构从第一螺母上脱出,并确保第一螺母和阻尼结构一起浮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阻尼元件的面对第一螺母的端面形成有沉槽,第一螺母的相对两端沉入该沉槽中安装。应该理解,框形空间可以是椭圆形,圆形,矩形,半U形等半封闭空间区域。优选地,丝杆的末端从横梁中伸出并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头枕的低位的第二螺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螺母通过压铆等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丝杆上。优选地,驱动总成包括壳体、马达、蜗杆和齿轮,其中,壳体为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中空结构,马达、蜗杆和齿轮均容置于壳体中,马达具有马达本体和从马达本体沿垂直于纵轴的横轴侧向伸出的可转动的驱动轴,蜗杆固定连接在该驱动轴上,齿轮与蜗杆啮合形成啮合副,丝杆伸入壳体内与齿轮固定连接。优选地,壳体由固定连接的箱体和箱盖组成,马达本体通过形状配合安装于其间。应该理解,马达置于箱体和箱盖的密闭空间内,可以改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噪音性能。优选地,箱体和箱盖的内壁分别具有与马达本体的外形尺寸微过盈配合的薄筋板。优选地,箱体和箱盖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和卡扣孔,箱体和箱盖中的另一个具有伸出的卡扣以沿着导向槽卡接于卡扣孔内。优选地,具有导向槽和卡扣孔的箱体和箱盖中的一个形成为双层壁,箱体和箱盖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扣伸入双层壁中卡接。优选地,箱体和/或箱盖具有用于支撑马达本体的端部的轴环的U形轴环筋板,和用于支撑马达轴的仿形支撑筋板。优选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卡槽,平垫片垂直于马达轴并通过两侧固定在卡槽被卡在该卡槽内安装,马达轴的自由端与平垫片接触以从侧面支撑马达轴。应该理解,该侧面支撑结构能够降低马达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并能降低马达换向时的异音。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借助于阻尼结构,丝杆被浮动安装,其不仅能够减震吸能,而且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丝杆卡滞的情况。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头枕借助于该电动头枕调节机构从高位移动到中间位置再到低位的过程;图2是图1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图4A是图3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3的马达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C是图3的马达和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A示出了图2的壳体;图5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壳体;图5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壳体;图6是图2的安装有马达的箱体的俯视图;图7是图2的安装有马达的箱体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2的安装有马达的箱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汽车座椅上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头枕借助于该电动头枕调节机构从高位依次移动到中间位置再到低位。该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总成1、支架总成2和丝杆3,其中,驱动总成1被固定连接在靠背骨架上,支架总成2被固定连接在头枕导杆上,具有纵轴V的丝杆3连接于驱动总成1和支架总成2之间以通过驱动总成1来带动支架总成2的沿着纵轴V的移动,从而驱动头枕的调节。如图2-图3所示,驱动总成1包括壳体11、马达12、蜗杆13和齿轮14,其中,壳体11为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安装)在靠背骨架(参见图1)上的中空结构,马达12、蜗杆13和齿轮14均容置于壳体11中。马达12具有马达本体121和从马达本体121的中心位置沿垂直于纵轴V的横轴H侧向伸出的可转动的驱动轴122,蜗杆13固定连接在该驱动轴122上以同步围绕着横轴H可旋转,齿轮14与蜗杆13啮合形成啮合副以通过马达12带动齿轮14围绕着纵轴V旋转,丝杆3的近端伸入壳体11内与齿轮14固定连接,从而最终实现丝杆3围绕着纵轴V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丝杆3的近端包塑在齿轮中一体成型以实现同步运动。应该理解,丝杆3的近端也可以通过花键/局部长度齿与齿轮14实现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过盈方式压装进齿轮14中。另外,为了降低摩擦系数并提高系统效率,壳体11内通过第一圆环平垫片来支撑围绕着横轴H旋转的驱动轴122,壳体11内通过第二圆环平垫片来支撑围绕着纵轴V旋转的齿轮14。在现有技术中,马达通过自攻钉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以实现半包式固定,这种装配关系不仅使得壳体的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受限于安装螺丝的空间要求通常仅适用于具有较大尺寸的马达。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1由固定连接的箱体111和箱盖112组成,马达本体121通过形状配合安装于其间,这不仅避免了使用自攻钉,优化了制造工艺,结构简单和外形美观,而且可以据此装配具有较小尺寸的马达,使得电动头枕调节机构的总包装具有较小的尺寸,满足骨架连接的多样化要求。具体地,箱体111和箱盖112的内壁可分别具有薄筋板,其与马达本体121的外形尺寸微过盈配合,以防止马达本体121的旋转移动。如图4A-图4C所示,马达本体121具有凹槽1211,箱体111具有凸筋1111,箱盖112具有凸筋1121,马达轴向通过凸筋1111,1121与凹槽1211间隙配合来定位,防止马达本体121在运行时轴向窜动。另外,箱体111还具有凸筋1112,马达周向通过箱体的凸筋1112与马达本体121的周向外形间隙配合来定位,防止马达本体121在运行时周向窜动。另外,箱体111和箱盖112上分别开有两组窗口,以增加马达运行时的散热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1和箱盖112具有一组安装孔,其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固定在靠背骨架上(箱体111和箱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驱动总成、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支架总成和具有纵轴的丝杆,丝杆连接于驱动总成和支架总成之间以通过驱动总成来带动支架总成沿着纵轴移动,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支架总成还包括通过阻尼结构安装在横梁中的第一螺母,丝杆和第一螺母配合实现第一螺母沿纵轴的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驱动总成、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支架总成和具有纵轴的丝杆,丝杆连接于驱动总成和支架总成之间以通过驱动总成来带动支架总成沿着纵轴移动,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连接在头枕上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支架总成还包括通过阻尼结构安装在横梁中的第一螺母,丝杆和第一螺母配合实现第一螺母沿纵轴的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横梁具有用于容纳第一螺母和阻尼结构的框型空间,阻尼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螺母的相对端的两阻尼元件,每个阻尼元件为半封闭结构,阻尼元件的内侧与第一螺母仿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丝杆的末端从横梁中伸出并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头枕的低位的第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总成包括壳体、马达、蜗杆和齿轮,其中,壳体为固定连接在靠背上的中空结构,马达、蜗杆和齿轮均容置于壳体中,马达具有马达本体和从马达本体沿垂直于纵轴的横轴侧向伸出的可转动的驱动轴,蜗杆固定连接在该驱动轴上,齿轮与蜗杆啮合形成啮合副,丝杆伸入壳体内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会王奇陈景辉庄伟清常健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常熟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