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8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调心轴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滚子,所述轴承滚子安装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润滑油供油槽,还包括封堵塞,轴承外圈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润滑油供油槽的环形槽,封堵塞与润滑油供油槽可拆卸连接,且封堵塞背离润滑油供油槽的一端处于环形槽内;这种调心轴承,其润滑油供油槽被封堵,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减小了润滑油供油槽被灰尘堵塞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心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的
,特别涉及一种调心轴承。
技术介绍
调心轴承,是指套圈滚道是球面形的,能适应内外两滚道轴心线间的有角偏差运动的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负荷,也可以承受少量的双向轴向负荷。公告号为CN2079751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调心轴承,由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轴承滚子、润滑油甩油槽和润滑油供油槽组成;所述轴承滚子安装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润滑油甩油槽位于轴承内圈上,所述润滑油供油槽位于轴承外圈上,所述润滑油供油槽通过轴承外圈向轴承滚子提供润滑油。这种调心轴承虽然能够通过润滑油供油槽向轴承滚子提供润滑油,但是由于润滑油供油槽直接暴露出来,没有被封堵,灰尘容易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将润滑油供油槽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心轴承,其润滑油供油槽被封堵,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减小了润滑油供油槽被灰尘堵塞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调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滚子,所述轴承滚子安装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润滑油供油槽,还包括封堵塞,轴承外圈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润滑油供油槽的环形槽,封堵塞与润滑油供油槽可拆卸连接,且封堵塞背离润滑油供油槽的一端处于环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塞的设置能够将润滑油供油槽封堵,使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从而减小了润滑油供油槽被灰尘堵塞的可能性,且环形槽的设置能够容纳封堵塞处于润滑油供油槽外的部分,避免封堵塞处于润滑油供油槽外的部分从轴承外圈的外侧壁凸出。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堵塞包括塞柱和塞帽,塞帽设置在塞柱上,塞柱与润滑油供油槽可拆卸连接,塞帽的面积大于润滑油供油槽槽口的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塞帽的面积大于润滑油供油槽槽口的面积,在将塞柱塞到润滑油供油槽内时,能够避免塞帽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内,同时,塞帽处于润滑油供油槽外,也方便将塞柱取出,为使用者带来方便。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套在轴承外圈上并处于环形槽内,且塞帽与弹性套抵触,弹性套处于张紧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的设置能够对塞帽进行限位,将塞帽紧箍在环形槽内,避免塞帽的位置发生变化,提高了塞帽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槽槽底还设有弧形垫块,所述弧形垫块与弹性套抵触并处于弹性套与环形槽槽底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垫块的设置能够对弹性套进行支撑,使弹性套处于张紧状态,提高弹性套紧箍塞帽时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塞柱与润滑油供油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塞柱与润滑油供油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与将塞柱直接插入到润滑油供油槽内相比,提高了塞柱与润滑油供油槽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塞帽上设有刀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槽的设置便于拆卸或者安装塞柱,方便工具(比如螺丝刀)对塞帽施力,在使用时,将工具(比如螺丝刀)的刀头插入到刀槽内,以便拧动塞帽。进一步设置:所述刀槽为十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槽设置为十字形,能够使刀槽适用刀头为十字形的工具(比如螺丝刀),也能够使刀槽适用刀头为一字形的工具(比如螺丝刀),适用范围较宽。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为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套具有弹性,将橡胶套套在轴承外圈上后,橡胶套处于环形槽并将塞帽紧紧箍定,从而实现对塞帽进行限位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套上设有拆卸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弹性套从轴承外圈上拆卸下来时,借助针状工具(比如细小的铁柱),将针状工具插入到拆卸孔内,将弹性套挑起,拉住弹性套,从而将弹性套拆卸下来,拆卸孔的设置为拆卸弹性套带来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封堵塞的设置能够将润滑油供油槽封堵,使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从而减小了润滑油供油槽被灰尘堵塞的可能性;2、环形槽的设置能够容纳封堵塞处于润滑油供油槽外的部分,避免封堵塞处于润滑油供油槽外的部分从轴承外圈的外侧壁凸出;3、弹性套的设置能够对塞帽进行限位,将塞帽紧箍在环形槽内,避免塞帽的位置发生变化,提高了塞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弹性套与轴承外圈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轴承滚子与轴承内圈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封堵塞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弧形垫块与环形槽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用于体现刀槽与塞帽之间位置关系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1中用于体现拆卸孔与弹性套之间位置关系的C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轴承滚子;4、封堵塞;5、弹性套;6、球面形滚道;7、环形圆弧凹槽;8、润滑油供油槽;9、塞柱;10、塞帽;11、刀槽;12、弧形垫块;13、拆卸孔;14、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调心轴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轴承滚子3、封堵塞4(见图3)和弹性套5。如图3所示,轴承滚子3为两排,两排轴承滚子3安装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上均设有滚道,轴承外圈1的滚道为球面形滚道6,周层内圈的滚道上设有两个环形圆弧凹槽7,轴承滚子3较近轴承内圈2的一端处于环形圆弧凹槽7内,轴承滚子3较近轴承外圈1的一端处于球面形滚道6内。如图3所示,轴承外圈1上设有润滑油供油槽8,润滑油供油槽8为圆形通孔,润滑油供油槽8贯穿轴承外圈1,以便实现注入润滑油的目的。如图3和图4所示,封堵塞4包括塞柱9和塞帽10,塞帽10焊接在塞柱9上,轴承外圈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润滑油供油槽8的环形槽14,封堵塞4的塞柱9与润滑油供油槽8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润滑油供油槽8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塞柱9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塞柱9与润滑油供油槽8之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封堵塞4背离润滑油供油槽8的一端处于环形槽14内,即塞帽10处于环形槽14内,且塞帽10的面积大于润滑油供油槽8槽口的面积,避免塞帽10进入到润滑油供油槽8内,如图5所示,塞帽10上设有刀槽11,以便使用者借助工具(比如螺丝刀)拧动塞帽10,刀槽11为十字形。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套5为橡胶套,弹性套5套在轴承外圈1上并处于环形槽14内,且塞帽10与弹性套5抵触,弹性套5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将塞帽10紧箍,环形槽14槽底还设有弧形垫块12,弧形垫块12与环形槽14槽底之间通过胶水连接,弧形垫块12与弹性套5抵触并处于弹性套5与环形槽14槽底之间,以便对弹性套5进行支撑,提高弹性套5的稳定性,如图6所示,弹性套5上设有拆卸孔13,拆卸孔13为贯穿弹性套5的通孔。实施过程:在安装封堵塞4时,将塞柱9插到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和轴承滚子(3),所述轴承滚子(3)安装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所述轴承外圈(1)上设有润滑油供油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塞(4),轴承外圈(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润滑油供油槽(8)的环形槽(14),封堵塞(4)与润滑油供油槽(8)可拆卸连接,且封堵塞(4)背离润滑油供油槽(8)的一端处于环形槽(1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和轴承滚子(3),所述轴承滚子(3)安装在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所述轴承外圈(1)上设有润滑油供油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塞(4),轴承外圈(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润滑油供油槽(8)的环形槽(14),封堵塞(4)与润滑油供油槽(8)可拆卸连接,且封堵塞(4)背离润滑油供油槽(8)的一端处于环形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塞(4)包括塞柱(9)和塞帽(10),塞帽(10)设置在塞柱(9)上,塞柱(9)与润滑油供油槽(8)可拆卸连接,塞帽(10)的面积大于润滑油供油槽(8)槽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套(5),所述弹性套(5)套在轴承外圈(1)上并处于环形槽(14)内,且塞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军吴典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延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