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54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包括:第一拉动件,第一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门内把手连接,操作门内把手能够同步拉动第一拉动件;第二拉动件,第二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锁连接,拉动第二拉动件能够同步拉动车门锁解锁;及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与第一拉动件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配合,使得离合机构能够锁合或者分离第一拉动件的另一单与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相较于传统的仅能够从外面开启车门的方式,本方案可根据乘客选择而从车内或车外打开车门,操作便捷性与体验感更好,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并且上述门锁离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简单,利于降低制造及维保成本,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锁
,特别是涉及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未成年乘客在汽车后排单独乘坐时安全、可靠,而避免发生误开启车门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各汽车制造商通常会在汽车后门上配装儿童锁。然而,当车门一旦安装了儿童锁后,车门就只能从车辆外部进行解锁,而从车内是无法正常开启车门的,如此不仅不利于提高操作体验,并且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儿童锁通常为拨杆或旋钮的机械式结构或者带控制电路的电子式结构,结构组成复杂,制造及维保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车门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操作体验与安全性无法兼顾、结构复杂致使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包括:第一拉动件,所述第一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门内把手连接,操作所述门内把手能够同步拉动所述第一拉动件;第二拉动件,所述第二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锁连接,拉动所述第二拉动件能够同步拉动所述车门锁解锁;及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拉动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配合,使得所述离合机构能够锁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拉动件的另一单与所述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上述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应用于汽车车门(较优地应用于后车门)上,除了正常保证车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之外,当车辆停止时,还能够使乘客选择性的从车外或车内开启车门,提高操作便捷性与体验感。具体而言,由于第一拉动件的一端是与门内把手连接的,第二拉动件的一端是与车门锁连接的,当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可操作离合机构与第一拉动件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分离,也即使第一拉动件与第二拉动件断开连接,如此一来,即便乘坐于后排内的未成年乘客误操作门内把手而拉动第一拉动件,动力也不会传递到第二拉动件上,即第二拉动件不会拉动车门锁实现解锁,造成车门意外开启而发生乘客跌落受到人身伤害,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后车门的安全防护性能。此外,当车辆到达目的地而需要下车时,乘客不仅可以正常掰动车门外部把手打开车门,作为可选择地乘客还可以通过驱控离合机构动作而将第一拉动件和第二拉动件锁合,使得车内后排乘客拉动门内把手时,可同步拉动第一拉动件和第二拉动件一起移动,并最终由第二拉动件拉动车门锁解锁,实现车内开启车门。相较于传统的仅能够从外面开启车门的方式,本方案可根据乘客选择而从车内或车外打开车门,操作便捷性与体验感更好,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并且上述门锁离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组成简单,利于降低制造及维保成本,经济性好。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壳座、设置于所述壳座上的驱动组件、及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离合块,所述离合块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拉动件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端头,所述第二拉动件与所述第一拉动件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端头,所述离合块能够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而锁接或从所述卡槽内脱出而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槽口端壁设有第一导入部,或/和所述第一端头和/或所述第二端头的相背侧面设有第二导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传动组件、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槽,所述离合块卡装于所述固定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离合块设有钩杆,所述钩杆插置于所述滑槽内,使得所述离合块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拉动件和所述第二拉动件水平自由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壳座上的传动轴,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轮周面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轮周面紧贴,所述传动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固定件还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段螺接于所述螺纹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轮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弹性抵压件,所述弹性抵压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壳座,所述弹性抵压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端头。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门及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如此便能够兼顾操作便捷性与车辆行驶安全性,防止发生误开启车门而造成人身伤害,且可以使乘客从车外或者车内打开车门,增强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锁接状态);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分离状态);图3为图2中离合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拉动件;11、第一端头;20、第二拉动件;21、第二端头;30、离合机构;31、壳座;32、驱动组件;321、驱动件;322、固定件;323、固定槽;324、第一传动轮;325、第二传动轮;326、传动轴;327、螺纹段;33、离合块;331、卡槽;332、钩杆;34、卡板;40、第一导入部;50、第二导入部;60、弹性抵压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汽车的类型可以是市面上的任何一种,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随着汽车已不断走入寻常百姓家庭中,较多使用场景为一家大小共同驾驶一辆汽车前往目的地。在某些特殊场合,一些年幼的乘客乘坐于后排座位时,会通过安装安全座椅的方式保证年幼乘客安全,但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则只能够借助后车门上预装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来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误开启造成年幼乘客跌落车外而发生人生伤害事故。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安装于车门内部,如此不会暴露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拉动件,所述第一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门内把手连接,操作所述门内把手能够同步拉动所述第一拉动件;/n第二拉动件,所述第二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锁连接,拉动所述第二拉动件能够同步拉动所述车门锁解锁;及/n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拉动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配合,使得所述离合机构能够锁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拉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拉动件,所述第一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门内把手连接,操作所述门内把手能够同步拉动所述第一拉动件;
第二拉动件,所述第二拉动件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锁连接,拉动所述第二拉动件能够同步拉动所述车门锁解锁;及
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拉动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动件的另一端配合,使得所述离合机构能够锁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拉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壳座、设置于所述壳座上的驱动组件、及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离合块,所述离合块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拉动件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端头,所述第二拉动件与所述第一拉动件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端头,所述离合块能够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而锁接或从所述卡槽内脱出而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口端壁设有第一导入部,或/和所述第一端头和/或所述第二端头的相背侧面设有第二导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离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传动组件、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进唐伟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