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15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锁装置,涉及儿童锁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儿童锁在起作用时,硬拉后门把手易使把手或拉线断裂的问题。其包括安装板和设在安装板上的后门启动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板铰接且驱动后门启动装置开启后门的联动板、与安装板铰接且驱动联动板运动的内开启臂、驱动内开启臂运动的拉线装置和使内开启臂失效且阻止内开启臂驱动联动板使后门开启的儿童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儿童锁处于开启状态时,拉动后门把手,内开启臂能拉动,但处于失效状态,不会使后门把手或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

A child loc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童锁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防止把手或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的儿童锁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儿童锁又称车门锁儿童保险,设置在汽车的后门锁上,打开后车门在门锁的下方有一小拔杆(保险机构),拨向有儿童图标的那端,再关上车门,此时车门在车内就无法打开,而只能在车外打开。其作用是当后排坐上儿童后,可防止好动又不懂事的儿童在行车过程中把门打开,从而避免危险,这样只能等停车后由大人在车外开门。如果车的后门在车内无法打开,但在车外可以打开时,很大的可能是儿童锁在起作用,这是后排的乘客在上下车时触动了保险机构,只需把它复位即可。当儿童锁起作用的时候,拉动后门把手,把手不能被拉动,有些乘客会硬拉,可能会导致把手或者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儿童锁在起作用时,硬拉后门把手易使把手或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锁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锁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设在安装板上的后门启动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板铰接且驱动后门启动装置开启后门的联动板、与安装板铰接且驱动联动板运动的内开启臂、驱动内开启臂运动的拉线装置和使内开启臂失效且阻止内开启臂驱动联动板使后门开启的儿童锁结构。现有儿童锁在开启状态下,拉动后门把手,把手不能被拉动,易导致把手或者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技术的儿童锁装置在关闭状态下,拉动后门把手,拉线装置驱动内开启臂运动,内开启臂驱动联动板运动,联动板驱动后门拉线装置开启后门,车后门打开;当本技术的儿童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下时,拉动后门把手,把手能被拉动但内开启臂处于失效状态,后门不能被打开,避免了现有儿童锁在起作用时,硬拉后门把手易使把手或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儿童锁结构包括与安装板铰接的儿童锁板和与儿童锁板滑动连接的轴,所述儿童锁板上设有滑槽,所述联动板上设有拨槽,所述轴一端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拨槽并与拨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儿童锁板上还设有驱动轴在拨槽内滑动的安全杆,拨动安全杆,使儿童锁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切换。优选地,所述儿童锁板位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联动板和内开启臂位于安装板的另一侧且联动板和内开启臂铰接于安装板上的同一铰接点,所述联动板位于安装板和内开启臂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拉线支架,所述拉线支架与儿童锁板位于安装板的同侧,所述拉线支架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内开启臂的上部,所述拉线装置的外壳卡接于拉线支架的卡接槽。优选地,所述拉线装置的下端与内开启臂铰接且拉线装置的铰接端设有与拉线装置垂直的铰接柱,所述内开启臂上设铰接孔二,所述铰接柱与铰接孔二相配合。优选地,还包括限制拉线装置运动方向的限位装置,所述拉线装置穿过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一端与铰接柱铰接。优选地,所述内开启臂一端铰接连接拉线装置,另一端为与内开启臂一体成型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拉线装置分别位于内开启臂与安装板的铰接点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具有使内开启臂挂上或挂空联动板的儿童锁结构。本技术儿童锁处于开启状态时,拉动后门把手,拉线向上运动带动拉线装置运动,由杠杆原理可知,内开启臂的驱动臂向下运动,由于此时驱动臂与轴不接触,驱动臂无法驱动轴带动联动板向下运动,此时内开启臂处于轮空,即失效状态。因此当儿童锁处于开启状态时,拉动后门把手,内开启臂能拉动,但处于失效状态,不会使后门把手或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2.本技术包括限制拉线装置运动方向的限位装置,所述拉线装置穿过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一端与铰接柱铰接,用于对拉线装置起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儿童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联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内开启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拉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拉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儿童锁板,11-安全杆,12-轴,13-拨动孔,14-滑槽,2-联动板,21-条形槽,22-联动孔,23-驱动端,3-内开启臂,31-铰接孔一,32-铰接孔二,33-驱动臂,4-安装板,41-竖直板,42-安装孔一,43-安装孔二,44-水平板,45-安装孔三,5-拉线装置,51-拉线,52-铰接柱,6-拉线支架,61-固定孔一,62-固定孔二,63-卡接槽,7-限位装置,8-后门启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到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锁装置,包括安装板4和设在安装板4上的后门启动装置8,还包括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后门启动装置8开启后门的联动板2、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联动板2运动的内开启臂3、与内开启臂3铰接且驱动内开启臂3运动的拉线装置5和使内开启臂3失效且阻止内开启臂3驱动联动板2使后门开启的儿童锁结构。现有儿童锁在开启状态下,拉动后门把手,把手不能被拉动,易导致把手或者连接把手的拉线断裂,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技术具有使内开启臂3挂上或挂空联动板2的儿童锁结构。当本技术的儿童锁装置在关闭状态下,儿童锁结构使内开启臂3挂上联动板2,拉动后门把手,把手带动拉线装置5驱动内开启臂3运动,内开启臂3驱动联动板2运动,联动板2驱动后门启动装置8开启后门,车后门打开;当本技术的儿童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下时,儿童锁结构使内开启臂3挂空联动板2,拉动后门把手,把手带动拉线装置5驱动内开启臂3运动,由于内开启臂3挂空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锁装置,包括安装板(4)和设在安装板(4)上的后门启动装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后门启动装置(8)开启后门的联动板(2)、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联动板(2)运动的内开启臂(3)、驱动内开启臂(3)运动的拉线装置(5)和使内开启臂(3)失效且阻止内开启臂(3)驱动联动板(2)使后门开启的儿童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锁装置,包括安装板(4)和设在安装板(4)上的后门启动装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后门启动装置(8)开启后门的联动板(2)、与安装板(4)铰接且驱动联动板(2)运动的内开启臂(3)、驱动内开启臂(3)运动的拉线装置(5)和使内开启臂(3)失效且阻止内开启臂(3)驱动联动板(2)使后门开启的儿童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锁结构包括与安装板(4)铰接的儿童锁板(1)和与儿童锁板(1)滑动连接的轴(12),所述儿童锁板(1)上设有滑槽(14),所述联动板(2)上设有拨槽(21),所述轴(12)一端与弧形滑槽(14)滑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拨槽(21)并与拨槽(2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锁板(1)上还设有驱动轴(12)在拨槽(21)内滑动的安全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儿童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锁板(1)位于安装板(4)的一侧,所述联动板(2)和内开启臂(3)位于安装板(4)的另一侧且联动板(2)和内开启臂(3)铰接于安装板(4)上的同一铰接点,所述联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华王保成张东方刘贺耿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星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