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组件及其锁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15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组件及其锁模块。锁模块包括:盖体,形成锁模块的外壳;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彼此对称地且能枢转地固定在盖体内;锁舌,位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并且锁舌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传动接合以能够至少部分地从盖体伸出或缩进盖体;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其一端分别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联接;弹力件,设置在盖体内,对锁舌施加推力,以能够通过锁舌以及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带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朝向伸出盖体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模块和锁组件可靠性好,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且运行品质好。

Lock assembly and lock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组件及其锁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模块和锁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箱的锁模块和锁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扶手箱是汽车内用于储存物品的设备,其通常具有一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可承托驾驶员的手,盖板可绕后部的一个轴转动而打开,从而放入或取出物品。汽车扶手箱通常设有锁,以在不需要放入或取出物品时,使扶手箱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扶手箱被不期望地打开。当前,有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且运行品质好的模块化锁模块和锁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锁模块和锁组件,其能够减轻或消除以上所述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锁模块,锁模块包括:盖体,形成锁模块的外壳;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彼此对称地且能枢转地固定在盖体内;锁舌,位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并且锁舌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传动接合以能够至少部分地从盖体伸出或缩进盖体;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其一端分别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联接;弹力件,设置在盖体内,对锁舌施加推力,以能够通过锁舌以及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带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朝向伸出盖体的方向移动。可选地,锁舌的两侧形成有齿条,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的外周部分地形成为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从而使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与锁舌传动接合。可选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形成有C形部分,C形部分套设在盖体内侧的相应的柱体上,从而使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能够分别围绕相应的柱体枢转。可选地,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具有:锁定部,沿第一轴线延伸,且能够向盖体的两侧伸出以实现锁定;连接部,沿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延伸,且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中相应的一者联接;垂直部,沿与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三轴线延伸,且将锁定部与连接部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在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朝向伸出盖体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抵接一盖板而限定锁定部伸出盖板的距离,盖板用于安置锁模块,锁定部和连接部相对于垂直部沿相反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具有从C形部分向外伸出的臂部,臂部上形成有与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的枢转轴线平行地凸出的凸起,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的一端均形成有长形孔,凸起能滑动地配合到长形孔中以使得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的反向枢转能引起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的反向平移运动。可选地,锁模块还包括与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分别对应设置的限位部,限位部固定在盖板上,且围绕锁定部,以限制锁定部的运动方向,垂直部在与锁定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用于缓冲的衬垫。可选地,盖体由两个半体形成,两个半体通过卡合、扣合或螺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弹力件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作用至盖体,扭簧的另一端作用至锁舌;锁舌与一把手的一端接触,把手另一端暴露于盖板。本技术提供一种锁组件,用于安装在盖板的内侧,以使盖板能够与物体锁定或解锁,其特征在于,该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到盖板上的把手和如以上的锁模块,把手的一端抵接锁舌而能在外力作用下推动锁舌缩进盖体,把手的另一端暴露于盖板,以供在盖板的外侧被操作。可选地,支架和锁模块均被直接设置在盖板上。可选地,锁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到盖板上,把手以围绕与锁舌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枢轴能转动的方式被连接到支架上,并且锁模块固定到支架上,支架2形成为近似L形状。可选地,锁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到盖板上,把手以围绕与锁舌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枢轴能转动的方式被连接到支架上,并且锁模块直接固定到盖板上,支架2形成为平直的形状。可选地,把手从盖板的相应开口露出,并且具有与盖板匹配的外轮廓。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把手、锁模块均安装在支架上,能够在锁组件制造的过程中控制整体质量,后期客户安装方便,仅需要插入定位,并紧固即可;通过仅将把手安装在支架,支架的体积较小,从而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客户负担,同时具有较好的安装便利性;通过将把手和锁模块直接安装在盖板上,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减少客户负担;锁模块和锁组件可靠性好,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且运行品质好。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以及其所安装的盖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安装在盖板上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安装在盖板上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其中盖体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其内部;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安装在盖板上的锁定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解锁状态下的正视示意图,其中盖体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其内部;;图9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解锁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在解锁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安装在盖板上的解锁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的第一枢转部或第二枢转部的平面图;图1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的锁舌的平面图;图1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的第一锁杆或第二锁杆的平面图;图1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的第一锁杆或第二锁杆的立体图;图1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锁组件的第一盖体部的立体图;图17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锁组件以及其所安装的盖板的立体分解图;图18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锁组件以及其所安装的盖板的俯视图;图19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锁组件以及其所安装的盖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0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锁组件以及其所安装的盖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把手11枢转轴2支架3锁模块31盖体311第一盖体部3111卡合环312第二盖体部3121卡合柱32第一锁杆321锁定部322垂直部323连接部3231连接孔33第二锁杆331锁定部332垂直部333连接部3331连接孔34锁舌341突伸部342齿条部35第一枢转部351齿轮部352臂部353转动套接部36第二枢转部361齿轮部362臂部363转动套接部37弹力件38限位部4盖板91衬垫92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块(3)包括:/n盖体(31),形成所述锁模块(3)的外壳;/n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彼此对称地且能枢转地固定在所述盖体(31)内;/n锁舌(34),位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所述第二枢转部(36)之间,并且所述锁舌(3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传动接合以能够至少部分地从所述盖体(31)伸出或缩进所述盖体(31);/n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联接;/n弹力件(37),设置在所述盖体(31)内,对所述锁舌(34)施加推力,以能够通过所述锁舌(34)以及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带动所述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朝向伸出所述盖体(31)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块(3)包括:
盖体(31),形成所述锁模块(3)的外壳;
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彼此对称地且能枢转地固定在所述盖体(31)内;
锁舌(34),位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所述第二枢转部(36)之间,并且所述锁舌(3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传动接合以能够至少部分地从所述盖体(31)伸出或缩进所述盖体(31);
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联接;
弹力件(37),设置在所述盖体(31)内,对所述锁舌(34)施加推力,以能够通过所述锁舌(34)以及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带动所述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朝向伸出所述盖体(31)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4)的两侧形成有齿条,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的外周部分地形成为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与所述锁舌(34)传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形成有C形部分,所述C形部分套设在所述盖体(31)内侧的相应的柱体上,从而使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能够分别围绕相应的所述柱体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分别具有:
锁定部(321、331),沿第一轴线延伸,且能够向所述盖体(31)的两侧伸出以实现锁定;
连接部(323、333),沿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中相应的一者联接;
垂直部(322、332),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三轴线延伸,且将所述锁定部(321、331)与所述连接部(323、333)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在所述第一锁杆(32)和第二锁杆(33)朝向伸出所述盖体(3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抵接一盖板(4)而限定所述锁定部(321、331)伸出所述盖板(4)的距离,所述盖板(4)用于安置所述锁模块(3),所述锁定部(321、331)和所述连接部(323、333)相对于所述垂直部(322、332)沿相反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部(35)和第二枢转部(36)分别具有从所述C形部分向外伸出的臂部(352、362),所述臂部(352、36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枢转部(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卫斯凡
申请(专利权)人:索斯科锁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