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面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1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踏面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踏面制动器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踏面制动器包括:制动组件,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以向车轮施加制动力;止挡组件,与制动组件和转向架均连接,以在制动组件向车轮施加制动力时,止挡组件用于止挡制动组件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踏面制动器在转向架上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面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踏面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及部分轨道工程车辆广泛采用踏面制动方式,常见的踏面制动单元在侧面布置有有数个凸台,每个凸台上均有螺栓孔。踏面制动单元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转向架上,当踏面制动单元对车轮产生制动时,所受力全部通过螺栓传递至转向架。由于螺栓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在车辆制动过程中,时常发现有螺栓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安全。为此,出现了在转向架上加装止挡面的技术,来减少螺栓的受力。现有技术中的止挡组件为一个平面,止挡平面与凸台接触,且与闸瓦正压力方向垂直,这样止挡组件可以抵消一部分闸瓦正压力的反作用力F,达到减少螺栓受力的目的。但是,在车辆制动时,踏面制动单元除了受到闸瓦正压力的反作用力F,还受到车轮相对闸瓦转动的摩擦力,该摩擦力约为闸瓦正压力的0.3~0.5倍。单一平面的止挡组件无法抵消摩擦力,紧固螺栓将传递全部的摩擦力,止挡效果有限。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止挡组件位于踏面制动器的远离闸瓦的一端,导致制动力的反作用力围绕止挡组件产生的弯矩较大,不利于踏面制动单元在转向架上紧固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面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踏面制动器在转向架上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踏面制动器,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踏面制动器包括:制动组件,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以向车轮施加制动力;止挡组件,与制动组件和转向架均连接,以在制动组件向车轮施加制动力时,止挡组件用于止挡制动组件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一步地,止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止挡面,相邻两个止挡面之间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止挡组件包括第一止挡面,设置在制动组件的远离车轮的一端,第一止挡面用于止挡第一作用力。进一步地,止挡组件还包括:第二止挡面,第二止挡面与第一止挡面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止挡面,第三止挡面与第一止挡面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当制动组件对车轮施加制动力时,第二止挡面或第三止挡面用于止挡第二作用力。进一步地,第二止挡面与第一止挡面相互垂直,第三止挡面与第一止挡面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止挡组件与转向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制动组件包括连接柱,连接柱与转向架的朝向制动组件的一侧连接,制动组件通过连接柱连接至转向架上。进一步地,止挡组件设置在连接柱的外周,以在制动组件对车轮施加制动力时,止挡组件用于止挡连接柱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一步地,制动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柱,至少一个连接柱设置在转向架的远离车轮的一端,踏面制动器包括至少一个止挡组件,止挡组件设置在远离车轮的连接柱的外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轮、与车轮连接的转向架以及设置在转向架上的踏面制动器,踏面制动器为上述的踏面制动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止挡组件,且止挡组件能够止挡制动组件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从而使止挡组件能够有效止挡制动组件因施加制动力受到的沿车轮径向的第一作用力和沿车轮切向的第二作用力,进而减小了制动组件受到的剪切力,提高了制动组件在转向架上安装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踏面制动器不设置止挡组件,或者止挡组件仅能止挡第一作用力而言,本申请的止挡组件同时止挡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制动组件在转向架上的安装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轨道车辆的踏面制动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的踏面制动器的A-A向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制动组件;11、连接柱;12、闸瓦;20、止挡组件;21、第一止挡面;22、第二止挡面;23、第三止挡面;30、转向架;40、车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中的受力分析所示,第一作用力是指:踏面制动器向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踏面制动器受到的车轮40给的反作用力,即踏面制动器受到沿车轮40径向的的正压力,为了便于理解,在后面的描述中,第一作用力用F表示;第二作用力是指:踏面制动器向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由于车轮40的转动,踏面制动器的闸瓦12与车轮40之间还会产生摩擦力,即踏面制动器受到的沿车轮40切向的摩擦力,为了便于理解,在后面的描述中,第二作用力用Fc表示。由于车轮40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存在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不同的状态,踏面制动器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为了便于区分,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车轮40顺时针旋转(或者具有顺时针旋转趋势时)踏面制动器受到的摩擦力为Fc1,车轮40逆时针旋转(或者具有逆时针旋转趋势时)踏面制动器受到的摩擦力为Fc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踏面制动器,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轮40进行制动,踏面制动器包括制动组件10和止挡组件20。制动组件10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30上,以向车轮40施加制动力;止挡组件20与制动组件10和转向架30均连接,以在制动组件10向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止挡组件20用于止挡制动组件10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止挡组件20,且止挡组件20能够止挡制动组件10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从而使止挡组件20能够有效止挡制动组件10因施加制动力受到的沿车轮40径向的第一作用力和沿车轮40切向的第二作用力,进而减小了制动组件10受到的剪切力,提高了制动组件10在转向架30上安装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踏面制动器不设置止挡组件,或者止挡组件仅能止挡第一作用力而言,本实施例的止挡组件20同时止挡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制动组件10在转向架30上的安装强度。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挡组件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止挡面,相邻两个止挡面之间相互垂直。由于止挡组件2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止挡面,且相邻两个止挡面之间相互垂直,从而使多个止挡面可以同时止挡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减小制动组件10受到的剪切力,保证制动组件10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止挡组件20由多个止挡面依次连接形成,多个止挡面可以分别设置,也可将多个止挡面设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挡组件20包括第一止挡面21,设置在制动组件10的远离车轮40的一端,第一止挡面21用于止挡第一作用力。优选地,第一止挡面21与第一作用力F的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第一止挡面21,从而使得第一作用力F被止挡,抵消了部分或全部第一作用力F对制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面制动器,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轮(40)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制动器包括:/n制动组件(10),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30)上,以向所述车轮(40)施加制动力;/n止挡组件(20),与所述制动组件(10)和所述转向架(30)均连接,以在所述制动组件(10)向所述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所述止挡组件(20)用于止挡所述制动组件(10)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面制动器,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轮(40)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制动器包括:
制动组件(10),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30)上,以向所述车轮(40)施加制动力;
止挡组件(20),与所述制动组件(10)和所述转向架(30)均连接,以在所述制动组件(10)向所述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所述止挡组件(20)用于止挡所述制动组件(10)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止挡面,相邻两个止挡面之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20)包括第一止挡面(21),设置在所述制动组件(10)的远离所述车轮(40)的一端,所述第一止挡面(21)用于止挡所述第一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20)还包括:
第二止挡面(22),所述第二止挡面(22)与所述第一止挡面(21)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止挡面(23),所述第三止挡面(23)与所述第一止挡面(21)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当所述制动组件(10)对所述车轮(40)施加制动力时,所述第二止挡面(22)或所述第三止挡面(23)用于止挡所述第二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面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面(2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晨张小强卞能建陈玲茜张宇宸伍安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