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805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包括轴桥、通过齿轨轮座安装于轴桥上的齿轨轮、驱动齿轨轮回转的驱动装置,以及限制齿轨轮回转的制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从动齿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制动鼓,所述从动齿轮和制动鼓分设于齿轨轮座的两侧,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轨轮座固定连接;所述齿轨轮座与制动鼓相对的一端朝向所述制动鼓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深入所述制动鼓内并与制动鼓固定连接。由此,可将齿轨轮、从动齿轮、制动鼓连接成一个整体,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从动齿轮带动齿轨轮转动,并借由安装部和制动鼓的配合,可实现安装该齿轨车轮驱装置的可靠制动。

A driving and braking device for rai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
本技术齿轨车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轨车是借助道床上的齿条与机车上的齿轮实现增加爬坡能力的矿用机车。国外有大量的实物机车运行在不同的山地线路上。国内虽然暂没有在山地线路上运行的齿轨车辆,但是其类似技术在游乐设施和采煤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齿轨车适用于60‰以上的齿轨线路,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要求极高。鼓式制动装置具有制动力矩大的特点,较适应于齿轨车的制动。由于齿轨轮直径较大且外周布齿,制动鼓无法环绕齿轨轮制动。此外,鼓式制动装置构造复杂且零件多,如何将鼓式制动系统集成在齿轨轮驱结构中,是本领域函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驱动和制动可靠性高的齿轨车驱动制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包括轴桥、通过齿轨轮座安装于轴桥上的齿轨轮、驱动齿轨轮回转的驱动装置,以及限制齿轨轮回转的制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从动齿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制动鼓,所述从动齿轮和制动鼓分设于齿轨轮座的两侧,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轨轮座固定连接;所述齿轨轮座与制动鼓相对的一端朝向所述制动鼓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深入所述制动鼓内并与制动鼓固定连接。由此,可将齿轨轮、从动齿轮、制动鼓连接成一个整体,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从动齿轮带动齿轨轮转动,并借由安装部和制动鼓的配合,可实现安装该齿轨车轮驱装置的可靠制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包绕在制动鼓外圆周上的制动带,以及驱动制动带抱紧或松开所述制动鼓的驱动机构。作为驱动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制动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制动缸和第一连杆设于齿轮箱的上端;所述制动缸和第一连杆水平布置;所述制动缸包括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一连杆包括铰接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齿轮箱固定,所述驱动端与活动端相连,所述铰接端与所述齿轮箱铰接,所述制动缸可驱动第一连杆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制动带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齿轮箱的下部。由此,可将鼓式制动装置集成至齿轮箱上,保证制动的可靠运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可绕齿轮箱上的固定轴线转动,传动制动力和制动卸载力,以实现制动力的加载和卸载。为确保制动后各部分复位,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制动缸平行设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齿轮箱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固定。为实现驱动装置和鼓式制动装置的集成,所述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轴桥抱轴安装的齿轮箱,所述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上。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元件、分别与驱动元件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所述齿轮箱上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上设有主动齿轮箱,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箱中;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组均设于所述齿轮箱中。为防止齿轨轮运行中油脂和异物甩入,保证齿轨轮的安全运转,所述齿轮箱上还固定有齿轨轮罩,所述齿轨轮设于所述齿轨轮罩中。所述轴桥包括车轴和安装于车轴上的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空心轴和两个偏心轮,两个偏心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车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车轴上,所述空心轴的两端套装于相应的偏心轮上;所述齿轨轮座、从动齿轮和制动鼓均安装于所述空心轴上。转动偏心轮,偏心轮绕车轴中心旋转的同时,可带动空心轴上的齿轨轮组件相对轮对抬高,从改变了齿轨轮和轮对的相对高度。通过多次抬高齿轨轮,可延长轮对的车轮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实现了齿轨驱动和鼓式制动功能的集成,可一套装置实现驱动或制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齿轮箱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齿轮箱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齿轨轮罩的立体图。图例说明:1、电机;2、主动齿轮箱;21、主动齿轮;22、介轮;23、二级齿轮;24、限滑联轴节;3、齿轮箱;31、电机安装座;32、齿轮箱本体;321、第四支座;322、第五支座;323、小抱轴孔;324、大抱轴孔;33、固定座;331、固定环;332、第一支座;333、第二支座;334、第三支座;325、第六支座;34、安装梁;343、第七支座;35、主动齿轮箱安装座;4、制动装置;41、制动带;42、制动缸;421、固定端;422、驱动端;43、第一连杆;431、铰接端;432、活动端;45、复位弹簧;46、导向块;44、第二连杆;5、齿轨轮罩;51、第八支座;52、第九支座;6、车轴;7、车轮;8、偏心轮;9、制动鼓;10、从动齿轮;11、空心轴;12、齿轨轮;13、调节环;131、调节孔;14、连接板;15、齿轨轮座;151、安装部;152、左半齿轨轮座;153、右半齿轨轮座;16、空心轴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包括齿轮箱3、轴桥、齿轨轮12、齿轨轮座15、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4。为方便说明,参照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以车轴的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以垂直于车轴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进行阐述。如图2所示,轴桥包括车轴6、安装于车轴6上的偏心机构,偏心机构包括空心轴11和两组偏心调节组件。车轴6的两端安装有车轮7,齿轮箱3与空心轴11抱轴安装。空心轴11套设于车轴6上,齿轨轮座15、驱动装置的从动齿轮10和制动装置4的制动鼓9均安装于空心轴11上,从动齿轮10和制动鼓9分设于齿轨轮座15的两侧。齿轨轮座15通过轴承安装于空心轴11上,齿轨轮座15包括固连的左半齿轨轮座152和右半齿轨轮座153,左半齿轨轮座152和右半齿轨轮座153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槽,两个容纳槽之间形成齿轨轮12的安装空间,齿轨轮12固定于该安装空间内。偏心调节组件包括偏心轮8、空心轴头16、调节环13和连接板14。两个空心轴头16分别固定于空心轴11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偏心轮8通过轴承套装于车轴6上,空心轴头16套装于偏心轮8上。调节环13套设于空心轴头16的外端部,调节环13与偏心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包括轴桥、通过齿轨轮座(15)安装于轴桥上的齿轨轮(12)、驱动齿轨轮(12)回转的驱动装置,以及限制齿轨轮(12)回转的制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从动齿轮(10),所述制动装置(4)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制动鼓(9),所述从动齿轮(10)和制动鼓(9)分设于齿轨轮座(15)的两侧,所述从动齿轮(10)与所述齿轨轮座(15)固定连接;所述齿轨轮座(15)与制动鼓(9)相对的一端朝向所述制动鼓(9)延伸形成安装部(151),所述安装部(151)深入所述制动鼓(9)内并与制动鼓(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包括轴桥、通过齿轨轮座(15)安装于轴桥上的齿轨轮(12)、驱动齿轨轮(12)回转的驱动装置,以及限制齿轨轮(12)回转的制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从动齿轮(10),所述制动装置(4)包括安装于轴桥上的制动鼓(9),所述从动齿轮(10)和制动鼓(9)分设于齿轨轮座(15)的两侧,所述从动齿轮(10)与所述齿轨轮座(15)固定连接;所述齿轨轮座(15)与制动鼓(9)相对的一端朝向所述制动鼓(9)延伸形成安装部(151),所述安装部(151)深入所述制动鼓(9)内并与制动鼓(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轴桥抱轴安装的齿轮箱(3),所述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4)均安装于所述齿轮箱(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4)还包括包绕在制动鼓(9)外圆周上的制动带(41),以及驱动制动带(41)抱紧或松开所述制动鼓(9)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轨车驱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制动缸(42)、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所述制动缸(42)和第一连杆(43)设于齿轮箱(3)的上端;所述制动缸(42)和第一连杆(43)水平布置;所述制动缸(42)包括固定端(421)和驱动端(422),所述第一连杆(43)包括铰接端(431)和活动端(432);
所述固定端(421)与齿轮箱(3)固定,所述驱动端(422)与活动端(432)相连,所述铰接端(431)与所述齿轮箱(3)铰接,所述制动缸(42)可驱动第一连杆(43)在水平面内转动;
所述第二连杆(44)与所述制动带(41)相连,所述第二连杆(4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杆(43)相连,所述第二连杆(44)的下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又孔李振华易兴利李春赖舒平祝贺谢加辉何烨洪常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