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54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平板车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刹车装置;所述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板,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连接片,其底端与所述刹车板远离所述车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顶端与所述平板车的车板的后端铰接;制动杆,其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片的底端,所述制动杆的顶端向上延伸;限位柱,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靠近底端的侧壁相抵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避免了平板车溜车,有效保证了平板车在轨道上的安全平稳运输。

Track flat car for anti slid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
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运输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
技术介绍
平板车在铁路上主要用于运送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占用空间相对较小、重量较大的货物,轨道平板车沿铁路轨道进行货物的运输,现有的轨道平板车的刹车装置一般为在轮子上安装刹车装置,在需要将轨道平板车固定时,需要采用脚踩的方式进行轮子的固定,这一方式对于装载了大量货物的平板车来说,需要用户手部对平板车进行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空出脚部进行轮子的固定,且有时固定不到位或者忘记固定,则会导致平板车滑动,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避免了平板车溜车,有效保证了平板车在轨道上的安全平稳运输。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平板车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刹车装置;所述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板,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连接片,其底端与所述刹车板远离所述车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顶端与所述平板车的车板的后端铰接;制动杆,其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片的底端,所述制动杆的顶端向上延伸;限位柱,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靠近底端的侧壁相抵顶。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所述刹车板设置为与所述车轮的弧度适配的弧形板。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所述刹车板朝向所述车轮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垫层。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车板的铰接方式为:所述车板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片设置为底端开口的U型片;所述连接片以可沿所述固定环摆动的方式穿设在所述固定环内,且所述连接片的底端与所述刹车板和所述制动杆分别焊接固定。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还包括:控制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车轮上的所述制动杆的顶端。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所述车板后部的边缘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支撑杆和把持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车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沿垂直于所述车板的方向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把持杆横向设置于位于所述车板两端的支撑杆之间,且所述把持杆的侧壁与各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把持杆的高度与所述控制杆的高度相同,并与所述控制杆平行布置;所述车板除设置所述把手的一端外均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以可相对于所述车板翻折的方式底端通过合页与所述车板的边缘相连接;且相邻所述围挡的侧边,以及与所述支撑杆相邻的围挡的侧边上均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并固定的卡扣。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还包括:限位机构,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固定设置于位于所述车板两端的支撑杆靠近所述把持杆一端的侧壁上;所述限位环设置为内部具有椭圆形开口的扁圆形片;所述限位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制动杆的侧壁,另一端向所述车板方向延伸,并套设在所述限位钩上。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所述限位柱包括凹字形片、限位柱本体和限位螺母;所述凹字形片以开口朝向所述车轮的方式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轮的两侧同轴连接,所述凹字形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柱本体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螺母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螺母分别套设在所述限位柱本体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上,且所述限位柱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母的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中,通过自动刹车装置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平板车运送物品时,停车后制动杆自动向用户方向倾斜,带动连接片推动刹车板向车轮方向靠近,使得刹车板与车轮相抵顶,进而实现了平板车的自动刹车,避免了脚踩刹车装置的麻烦,且提高了使用安全。该轨道平板车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使用安全易操作,适用于广泛推广使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平板车后部的两个车轮1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刹车装置;所述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板2,其设置于所述车轮1的后方。连接片3,其底端与所述刹车板2远离所述车轮1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3的顶端与所述平板车的车板4的后端铰接。制动杆5,其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片3的底端,所述制动杆5的顶端向上延伸。限位柱,其设置于所述车轮1的后方,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刹车板2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5靠近底端的侧壁相抵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的工作过程为:用户推动平板车在轨道上运动,制动杆在推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握持以及平板车的运动方向使得制动杆与车板呈垂直设置,此时制动杆的底端拉动连接片的底端远离车板,进而使得与连接片连接的刹车板与车轮间具有间隙,车轮能够自由转动,而当平板车停止时,用户松开握持的制动杆,制动杆本身在重力作用下向远离车板的方向倾斜,制动杆底端在限位柱的抵顶下向靠近车板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连接片推动刹车片与车轮的表面相抵顶,进而实现了刹车片对车轮的自动刹车。通过自动刹车装置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平板车运送物品时,停车后制动杆自动向用户方向倾斜,带动连接片推动刹车板向车轮方向靠近,使得刹车板与车轮相抵顶,进而实现了平板车的自动刹车,避免了脚踩刹车装置的麻烦,且提高了使用安全。该轨道平板车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使用安全易操作,适用于广泛推广使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刹车板2设置为与所述车轮1的弧度适配的弧形板。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刹车板呈与车轮弧度适配的弧形板,使得刹车板与车轮的贴合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了刹车时的稳定性。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刹车板2朝向所述车轮1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垫层。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防滑垫层的设置,使得刹车板与车轮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提高了刹车效果。其中防滑垫层可以为橡胶垫层、硅胶垫层等常见的防滑垫层。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片3与所述车板4的铰接方式为:所述车板4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连接片3设置为底端开口的U型片;所述连接片3以可沿所述固定环7摆动的方式穿设在所述固定环7内,且所述连接片3的底端与所述刹车板2和所述制动杆5分别焊接固定。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固定环的设置,使得连接片与车板的连接不仅稳固,同时连接片的摆动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平板车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刹车装置;所述自动刹车装置包括:/n刹车板,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n连接片,其底端与所述刹车板远离所述车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顶端与所述平板车的车板的后端铰接;/n制动杆,其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片的底端,所述制动杆的顶端向上延伸;/n限位柱,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靠近底端的侧壁相抵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平板车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刹车装置;所述自动刹车装置包括:
刹车板,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
连接片,其底端与所述刹车板远离所述车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顶端与所述平板车的车板的后端铰接;
制动杆,其底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片的底端,所述制动杆的顶端向上延伸;
限位柱,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后方,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靠近底端的侧壁相抵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板设置为与所述车轮的弧度适配的弧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板朝向所述车轮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垫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车板的铰接方式为:所述车板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片设置为底端开口的U型片;所述连接片以可沿所述固定环摆动的方式穿设在所述固定环内,且所述连接片的底端与所述刹车板和所述制动杆分别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车轮上的所述制动杆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溜车的轨道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后部的边缘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林胡书勇马浩袁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